【新春特輯 千年風雅】葫蘆絲塤

8.2萬

葫蘆絲,又稱“葫蘆簫”,是云南少數(shù)民族樂器,主要流傳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葫蘆絲的歷史較為悠久,其淵源可追溯到先秦時代,它是由葫蘆笙演進改造而成的。在構造上仍保持著古代樂器的遺制,簫管數(shù)目正與三管之龠相同,兩支副管不開音孔也和古簫完全一樣,而發(fā)出持續(xù)的五度音程,則與古龠的“以和眾聲”惟妙惟肖。但它的主管已開有7個音孔,與后世的簫笛非常近似云南的葫蘆絲和孔雀,彰顯云南的民族特色,又顯示出它在歷史上的飛躍。
塤是閉口吹奏樂器,音色樸拙抱素獨為地籟,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塤的早期雛形是狩獵用的石頭。有的石頭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當先民們用這樣的石頭投擊獵物時,石上空腔由于氣流的作用而產生哨音。這種哨音啟發(fā)了古代先民制作樂器的靈感,于是早期的塤就產生了。

塤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大約有七千年的歷史。塤是閉口 吹奏樂器,音色樸拙抱素獨為天籟,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占有重要
相傳塤起源于一種叫做" 石流星"的狩獵工具。古時候,人們常常用繩子系上一個 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擊打鳥獸。有的球體中間是空的,掄起來一兜風能發(fā)出聲音。后來人們覺得挺好玩,就拿來吹,于是這種石流星就慢慢地演變成了塤。

聲音75評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