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把文章讀的有感情?

2022-06-23 10:26

2022-06-23 12:38

1.默讀幾遍文章:

在我們開始朗誦之前,可以先不發(fā)出聲音的,默默的念幾遍,這是為什么呢?主要是為了待會朗誦更加流暢,對文章熟悉了,念起來會通順很多,順便看看有沒有我們不認識,或者很難辨認的生字、詞語。

2.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

在我們正式開始朗讀之前,先理解一下文章的思想,講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情,這個事情是好事還是壞事,這決定了我們要用什么樣的情緒去朗誦這一篇文章,很重要。

3.站起來朗讀:

如果不限制的話,我建議你最好站起來朗誦,一方面人站起來了,發(fā)聲會好很多,聲音聽起來會比較的沉穩(wěn)、有力量。另外站著朗誦也比較的正式,比較的端正。

4.注意自己的說話速度:

在朗讀文章的時候,有時候需要有特意的停頓,另外語速也不宜過快,不然人家都聽不懂你在說什么,特別是在句號或者下一個段落,可以停頓一段時間,讓別人知道文章的格式。

5.對話的時候加重語氣:

有時候,有些文章里,會有專門的心理活動,或者人物之間的對話,對這一些,我們要用特殊一點的語氣,心理活動可以特意讀的輕一些,對話則可以稍微大聲一點。

6.平時多進行朗誦:

平時一直有朗誦的習(xí)慣的話,朗誦文章會比較的自然,對一些特別偏僻的生字,也會比較的熟悉,平時要有閱讀的習(xí)慣,有條件的話,就用朗讀替代默讀。

7.練習(xí)自己的普通話發(fā)音:

除了我提到的生字之外,其實朗讀最需要克服的是發(fā)音,如果你的普通話不太標準的話,還是有必要去學(xué)習(xí)一下的,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大家才聽得懂,聽的滿意哦。

8.代入情境:

我們在朗讀的時候,可以自己想象,自己就是這個朗讀文章里面的人物,想象自己就是那樣的場景,自己就是主角,那個時候那樣的心情會怎么說話,會更有feel。

更多回答
想把一篇文章讀得有感情,那就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的,比方說:
首先你要對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要有非常深的了解,先要通讀這篇文章好幾遍,要做到“胸有成竹”,只有成竹在胸的時候,你才能對這篇文章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段落,甚至于作者寫文章的時候為什么用這個詞語,有一個很深的體會。
然后你才逐字逐句的體會每一段文章中每一個詞語的所包含的寓意,把作者想要在這個文章中所表達出來的情感,融匯到自己所讀的文章的語氣中來,比方說:對于比較悲傷的情感的段落,你可以用比較低沉的語氣、語調(diào)來朗讀,也可以用停頓或者是拖長某個語氣詞的音節(jié)來表述自己悲傷的語氣;
對于文章段落中比較高興或者是興奮的段落或者章節(jié),你可以加速自己的語速,用上揚的聲調(diào),來表示這段文章中比較歡快的情感。
而對于講述故事般的語氣,比較適用于朗讀文章章節(jié)中平鋪直敘的某些段落,你可以反復(fù)的在家里自己朗讀,然后用手機或者是錄音機把它錄下來,自己反復(fù)的聽,找出自己的缺點,然后加以改正。你也可以借鑒一下某些朗誦大家的一些所朗讀的技巧,多聽一些他們所朗誦的文章,然后跟自己所讀文章進行對比,再做一些改進,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你多做練習(xí),多聽一些朗誦大家的作品,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多看幾遍,把文章里面的感情,作者想展現(xiàn)的語調(diào)慢慢去領(lǐng)會,無聊的時候就念一念,久而久之就會有感情了,不過不要太過于去糾結(jié)發(fā)音,那樣一字一個腔調(diào)太做作了,也很討厭。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