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不能囫圇吞棗的事例

2024-02-10 16:05

好像有個人叫陳什么什么的,是古代的,看書囫圇吞棗,結(jié)果什么也沒學(xué)到,后來改了,求得了真知的事例,誰能告訴我,好的加分
2024-02-10 19:05
宋朝有個讀書人叫陳正之,他看書看得很快,但總是囫圇吞棗。他讀過的書一本又一本,花費 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可是沒留下什么印象。這使他很苦惱,疑心自己是不是記憶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著名學(xué)者朱熹請教。朱熹詢問他的讀書的過程后,給了他一番忠告,說:“以后不要只圖快,哪怕一句話,也要重復(fù)多遍,總比一味往前趕效果好。讀書一定要用腦想,用心記?!?br>
聽了朱熹的忠告,陳正之這才明白,他讀過的書所以記不住,不是因為記憶力不好,而是讀書的目的不明確,方法不對頭。他把讀書多當(dāng)成了目的,忽視了對書籍內(nèi)容的理解和記憶。這樣草草了事般讀書,不但不能消化書的內(nèi)容,而且不能重點地進行記憶,因此讀的效果很差。

陳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讀一段書,就想想這段書講了什么,有幾個要求,并留心把重點內(nèi)容記住。經(jīng)過日積月累,他終于成了一個有學(xué)問的人。



應(yīng)該就是這個,希望對你有用。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