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納諫的典故是什么?

2023-11-13 04:32

1個回答
此答案由提問者自己選擇,并不代表愛問知識人的觀點 揪錯 ┆ 評論 ┆ 舉報
青山翠谷
[學(xué)妹] 唐太宗納諫

貞觀三年,太宗謂司空裴寂曰:"比有上書奏事,條數(shù)甚多.聯(lián)總粘之屋壁,出入觀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盡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寢.亦望公輩用心不倦,以副聯(lián)懷也."

貞觀(李世民年號)三年,太宗(李世民)對司空(官職)裴寂說:“每當(dāng)有人呈上奏報的折子,內(nèi)容很多,(看不過來時)我總是把折子粘在墻壁上,每天出入都要看看,用這種方法勤勉不懈怠,想方設(shè)法做到了解臣子們要表述的情況。常常思考政事,有時到了三更才休息,也希望你們這些臣工們也用心政事不知疲倦,來報答我的心意。”
相關(guān)問答
唐太宗納諫的故事簡短
1個回答2024-01-24 19:38
唐太宗即位時,630年(貞觀四年)唐太宗籌算大興土木,興建洛陽乾陽殿。給事中張玄素說,在國家還未恢復(fù)元氣的時候,您這樣做的過掉比隋煬帝還大,甚至?xí)@得同桀、紂一樣的下場。對如此鋒利的言辭,唐太宗...
全文
有關(guān)唐太宗善于納諫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3-12 22:53
魏征主張取信于民,不要朝令夕改,讓人無所適從。唐朝原定18歲的男子才能參加征兵服役。一次,為了多征兵鞏固邊境,唐太宗要求16歲以上男子全部應(yīng)征,魏征堅決不同意。他說:“涸澤而漁,焚林而獵,是殺雞取卵的...
全文
有關(guān)唐太宗善于納諫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3-16 17:30
魏征出身卑微,少年時孤苦貧困,曾經(jīng)出家做過道士。他喜歡讀書,用心鉆研古籍,學(xué)識非常豐富。隋朝末年,魏征參加了反對隋朝暴政的起義。后來,他投靠唐高祖李淵創(chuàng)建的唐王朝,為太子李建成做事。由于魏征才華出眾...
全文
唐太宗虛心納諫
1個回答2023-11-03 20:28
唐太宗是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教訓(xùn),注意了選拔人才,像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等人 唐太宗是一個很善于為別人著想的人。
唐太宗納諫 啟示
3個回答2023-11-13 17:16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我們要學(xué)習(xí)唐太宗虛心納諫,胸懷開闊,只有這樣才能聽取各方面不同的意見,會更加正確的處理事務(wù)。
太宗納諫
4個回答2023-11-09 09:07
  指唐太宗李世民善于聽取大臣們的進(jìn)諫,他是封建社會少有的善于納諫的君王。他非常贊同魏徵“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說法。他曾說過,自己自幼精于弓矢,自以為盡得其妙,后來得到十幾張良弓給專業(yè)工匠驗看,結(jié)果...
全文
有關(guān)納諫的故事
1個回答2023-11-11 02:57
鄒忌諷齊王納諫
唐太宗時最著名的諫臣是誰
2個回答2023-10-24 21:28
魏征啊 敢說話 敢冒死進(jìn)諫 唐太宗說過“。。。以人為鏡 可以知得失” 這句話里的“鏡”就是魏征
唐宣宗納諫的程度僅次于唐太宗,雖為明君,卻無力扭轉(zhuǎn)大唐頹勢嗎?
1個回答2023-01-07 23:03
對的,因為大唐衰敗已經(jīng)成為了定局,根本無力扭轉(zhuǎn)。
歷史上的關(guān)于勸諫,納諫的名句
1個回答2024-03-06 15:24
鄒忌諷齊王納諫 于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們都認(rèn)...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