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禮儀的小故事

2023-11-18 08:09

要快!!!不要古人的,200多字就行
3個回答
吃飯了要讓父母先動筷子之后自己再吃
1.《程門立雪》
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后來為朱熹繼承和發(fā)展,世稱“程朱學派”。楊時、游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游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后,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xù)求學。故事就發(fā)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yǎng)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游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游,裝作一驚說道:“??!??!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后來形容尊敬老師,誠懇求教,人們就往往引用這個典故和這句成語

2.《張良拜師》
張良:是西漢高祖劉邦的軍師,他的祖先是韓國人。在秦滅韓后,張良立志為韓國報仇。
有一次,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張良在下邳閑暇無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一個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
然后回過頭來沖著張良說:“孩子!下橋去給我把鞋子拾上來!”
張良聽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個老人,就強忍著怒氣,到橋下把鞋拾了上來。那老人竟又命令說:“把鞋子給我穿上!”張良一想,既然已經給他拾來了鞋子,不如就給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給他穿鞋。
那老人把腳伸著,讓張良給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張良一直用驚奇的目光注視著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孩子是能培養(yǎng)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這里來同我會面!”張良跪下來說:“是?!?br/> 第五天天剛亮,張良到了下邳橋上。不料那老人已經等在那里了,見了張良就生氣地說:“和老人約會,怎么遲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來相會!”說完就離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雞一叫,張良就趕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見了張良又生氣地說:“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過了五天再早點來!”說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張良沒到半夜就趕到橋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來了,他高興地說:“這樣才好?!比缓笏贸鲆槐緯鴣?,指著說道:“認真研讀這本書,就能做帝王的老師了!過十年,天下形勢有變,你就會發(fā)跡了。以后13年,你就會在濟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兒有塊黃石就是我了?!崩先苏f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時,張良拿出那本書來一看,原來是《太公兵法》(輔佐周武王伐紂的姜太公的兵書)!張良十分珍愛它,經常熟讀,反復地學習、研究。
10年過去了,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響應。沛公劉邦率領了幾千人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張良就歸附于他,成為他的部屬。從此張良根據《太公兵法》經常向沛公獻計獻策,沛公認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計謀,后來成了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師。劉邦稱帝后,封他為留侯。
張良始終不忘那個給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隨從劉邦經過濟北時,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見有塊黃石,并把它取回,稱之為“黃石公”,作為珍寶供奉起來,按時祭祀。張良死后,家屬把這塊黃石和他葬在一起。

3.《千里送鵝毛》的故事發(fā)生在唐朝。
當時,云南一少數民族的首領為表示對唐王朝的擁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
路過沔陽河時,好心的緬伯高把天鵝從籠子里放出來,想給它洗個澡。不料,天鵝展翅飛向高空。緬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
隨從們勸他說:“已經飛走了,哭也沒有用,還是想想補救的方法吧。”緬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長安,緬伯高拜見唐太宗,并獻上禮物。唐太宗見是一個精致的綢緞小包,便令人打開,一 看是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
詩曰:“天鵝貢唐朝,
山高路途遙。
沔陽河失寶,
倒地哭號啕。
上復圣天子,
可饒緬伯高。
禮輕情意重,
千里送鵝毛?!?br/> 唐太宗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唐太宗連聲說:“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這個故事體現著送禮之人誠信的可貴美德。今天,人們用“千里送鵝毛”比喻送出的禮物單薄,但情意卻異常濃厚。
一位專家,在美國亞特蘭大參加殘奧會時,看到一位外國運動員自己搖著輪椅上坡時顯得很吃力,這位專家跑上前要幫他推輪椅,卻‘遭遇’那位運動員的冷冷地回應了一句“ no ,no”。那些坐在輪椅上的運動員他們用自己的特殊方式去搖輪椅、揀球、揀標槍等,志愿者或賽場工作人員看到他們的困難舉動熱情地前去幫忙,反而遭到拒絕,請充分理解這些殘疾人運動員,他們不僅僅要展現自己在運動競技上的不同凡響、還要展示他們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贊揚,這對他們也是尊重。
相關問答
禮儀是什么?為什么要禮儀?都有哪些禮儀?
3個回答2022-07-25 22:02
禮儀是內涵,風度來自禮儀,禮儀未必風度,但風度一定需要禮儀,
禮儀故事、禮儀諺語、禮儀名言
1個回答2024-01-20 22:52
子日“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來自《論語·顏淵》 不符合禮制規(guī)定的,不能看、不能聽、不能說,不能動 ---------------孔子的《論語》 卷六 顏淵第十二 顏淵...
全文
想學禮儀,哪有好的禮儀學校
1個回答2024-08-26 03:42
我也想學,可是沒地。找一些金正昆教授的禮儀方面的光盤自己看吧
什么是禮儀?為什么要學禮儀?
1個回答2022-12-18 17:30
禮商書院,線上學習平臺。每天十分鐘,氣質大不同!
什么是禮儀?禮儀的作用?
1個回答2022-10-03 16:58
禮儀就是人與人相處時的用語及行為,禮儀作用是讓人相處更得體,表現你好的一面給人留下好印象
學生禮儀的尊師禮儀
1個回答2024-02-17 00:03
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或宿舍,應先敲門,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在這些事關自尊的問題上一定要細心加尊重...
全文
六個禮儀的典故成語,從中得到哪些禮儀
1個回答2024-02-04 16:05
一諾千金 秦朝末年,楚國有一個叫季布的人,他這個人個性耿直,而且非常講信用,只要他答應的事,就一定會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許多人的稱贊,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經在項羽的軍中當過將領...
全文
樂經禮記禮儀打一成語
1個回答2024-01-31 14:29
史記》中《禮書》的“禮”不完全指的是禮儀。 《禮書》是司馬遷的《史記》八書之一,專門探討有關禮的若干理論。禮,就是維系世間萬物等級、秩序的規(guī)定或制度。司馬遷列為八書之首,反映了他對社會等級、秩序重要性...
全文
形容禮節(jié)禮儀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2-08 18:54
禮讓三先;仁者愛人;父慈子孝;謙和好禮;推心置腹;與人為善;虛席以待;禮尚往來;彬彬有禮;平易近人。誠信知理,程門立雪。相敬如賓,禮賢下士,來而不往非禮也。非禮無言,非禮無視,舉案齊眉。
有關與禮節(jié)、禮貌、儀式、儀表,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2 19:14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并且懂得禮節(jié),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