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成語易錯易混淆及解釋

2023-11-23 19:47

1個回答

高中成語易錯易混淆及解釋

1. 聳人聽聞、駭人聽聞:前者指故事夸大或捏造事實使聽者震驚;后者指事件本身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2.彬彬有禮、溫文爾雅:都可形容人態(tài)度溫和,舉動斯文.但前者側重對人有禮貌,后者可以形容人的舉止、氣質等.

3. 如虎添翼、為虎添翼:前者指使強的更強,一般用于人或組織,帶貶義;后者則比喻給惡人做幫兇,助長惡人的勢力.

4. 參差不齊、良莠不齊:都有“不整齊”的意思,指人時,前者側重指水平,后者指好人壞人本質有區(qū)別;指物時,前者指高低長短大小不一,后者指好事壞事混在一起.

5. 居心叵測、高深莫測:前者指心存險惡,不可推測;后者指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沒法揣測,形容估摸不透.

6.半途而廢、淺嘗輒止:都有沒有完成之意.前者側重在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側重“淺”,沒有深入.

7.頂禮膜拜、五體投地:都表示崇拜之意.但前者偏重崇拜;后者重在敬佩.

8. 獨斷專行、專橫跋扈、一意孤行:都有不考慮別人的意見,辦事主觀蠻干之意.但前者有蠻橫、霸道之意,語意較重,一般只用于掌權者;中者和后者,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風,語義較輕,而且不限于當權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圍較寬.

9. 阿諛逢迎、趨炎附勢:都有巴結奉承之意.但前者多指用好聽的話討好人;后者比喻奉承依附有權勢的人.

10.風言風語、流語蜚語:都表示沒有根據(jù)的話.但前者多指無意傳說,傳說者多出于無知、懷疑和猜測;后者多指有意傳說,傳說者往往出于險惡用心.

相關問答
容易混淆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1-26 01:40
(一)褒錯用貶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機妙算:形容預料準確,善于估計形勢,決定策略。 3.名不虛傳:指實在很好,不是空有虛名。 4.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事物??荚?!-- -->...
全文
易混淆的成語
1個回答2022-09-25 23:21
金額哦我就DVD好的
同音字易混淆,出現(xiàn)在句子里
1個回答2024-01-31 04:59
辯和辨這兩個同音字易混淆。
推薦幾組易混淆成語?
1個回答2022-10-01 13:09
事半功倍,事倍功半。
需要容易混淆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3-10 03:50
黑白不分;是非不明.費盡心血機關算盡冥思苦想 盡心竭力煞費苦心絞盡腦汁搜索枯腸挖空心思殫思竭慮處心積慮 嘔心瀝血費盡心機窮竭心計前3個一樣,后兩個一樣。 費盡心機 詞目費盡心機使用頻率常用 ...
全文
需要容易混淆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3-02 20:31
黑白不分;是非不明.費盡心血 機關算盡 冥思苦想 盡心竭力 煞費苦心 絞盡腦汁 搜索枯腸 挖空心思 殫思竭慮 處心積慮 嘔心瀝血 費盡心機 窮竭心計 前3個一樣,后兩個一樣。 費盡心機 ...
全文
易混淆的成語
1個回答2023-12-17 13:32
易混淆的成語是愛憎分明·涇渭分明、魚龍混雜·魚目混珠、八面玲瓏·面面俱到。 成語的具體介紹: 成語(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漢語詞匯中定型的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于語,故成...
全文
為什么孩子在幼兒時期容易把現(xiàn)實和想象相混淆?
1個回答2024-03-11 20:09
幼兒期,幼兒常將想象的東西和現(xiàn)實相混淆,比如他們喜歡說吃飯和電視的樣子不一樣
容易混淆字的順口溜
1個回答2024-02-18 13:30
一遍又一遍的抄寫識記常常會徒勞無功,有時動動腦子、找找規(guī)律,識字就變得如此輕松。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對“既”與“即”“撥”與“拔”“休與“體”等字形容易發(fā)生混淆,以致于在書寫時,老是把“既然”寫成“即...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