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忍辱不辯,寡言不爭

2024-01-06 23:14

1個回答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一語出自于《道德經·第八十一章》,原文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br/>
  意思是說:誠實的話不一定動聽,動聽的話不一定誠實。世間的好人不會花言巧語,能言善辯的人不一定是好人。聰明的人不一定博學,見多識廣的人不一定真正聰明。人生的修行重在于行,而不在于辯。

  真理沒有必要每天去爭辯。一天到晚爭論不休,也未必就能辯論出來真理。一切真理與正道,只有真正用心去實修,才能真正領悟。

  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說:“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在《論語·學而》中又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由此看來,在人生中應該少說多做,這一點孔子與老子的主張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不管是人生的修行還是一般的社會活動,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腳踏實地,不能只說動聽漂亮的話而沒有實際行動。

  細思之,善良而有能力的人不需要去與別人辯論什么,不會只用言論去證明自己是正確,即使面對誹謗或人身攻擊,他也能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無辜和清白。

  忍辱不辯的人往往都是在埋頭做事,他必定有一顆與世無爭的心。與此相反,那些天天與別人辯論的人并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盡管他們在與別人辯論時處處表現自己的能力,然而真正善良的人不需要用花言巧語去贏得別人贊許,空談而沒有實際行動的行為將一事無成。

  修口德就要先遠離高談闊論,不對他人評頭論足;真誠待人,與人為善,遇到磨難時忍辱不辯,才是正人君子之所為。

  
相關問答
能言善辯,寡言不爭什么意思啊?
4個回答2023-01-27 08:45
能言善辯:形容能說會道、有辯才,出自于《氣英布》。 寡言不爭:形容豁達開朗,沉默少語,不去與人爭論不休,常有“忍辱不變、寡言不爭”一說。
忍辱波羅蜜功德是什么
1個回答2023-02-06 20:42
沒有功德。阿彌陀佛……
什么樣才叫忍辱?
1個回答2022-12-16 03:02
受了委屈往肚子里咽
忍辱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4-02 17:07
意思是忍受恥辱。
兩小兒辯日中兩個小人兒是怎樣爭辯的?
1個回答2024-02-23 06:28
一個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中午時遠些一個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中午時近些??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
全文
兩小兒辯日中兩個小孩為什么爭辯
1個回答2024-03-04 00:18
兩個小孩在爭論太陽什么時候離我們近,什么時候離我們遠的問題。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蓋一樣,到了正午(中午)時太陽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這不是離人近的大,而遠的小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
全文
兩小兒辯日中兩個小孩爭辯的問題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27 05:41
  兩個小孩在爭論太陽什么時候離我們近,什么時候離我們遠的問題。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蓋一樣,到了正午(中午)時太陽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這不是離人近的大,而遠的小嗎?”   另...
全文
佛教中說的個人修行中忍辱,忍辱忍什么
1個回答2023-08-14 04:22
別人吐口水到你臉上,你不擦風干
寡人的意思是什么 是寡德之人 還是孤家寡人
1個回答2023-01-18 02:08
1、寡人,寡德之人。這個詞的用法比“孤”復雜些。寡人 2、古代諸侯夫人也有自稱寡人的,《詩·邶風》: “先君之恩,以勖寡人?!边@是衛(wèi)莊公夫人莊姜自稱。從漢至五代,也有此稱。劉邦為漢王時,韓信為齊王時,...
全文
忍辱負重文言文?
1個回答2024-02-07 22:35
《三國志 吳書 陸遜傳》:“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