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一個佛學故事的思考

2024-01-26 04:39

有好多天,一休和尚獨坐參禪,默然不語。師父看出其中玄機,微笑著領他走出寺門。寺外,一片大好的春光。放眼望去,天地間彌漫著清新的空氣,半綠的草芽,斜飛的小鳥,動情的小河……一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偷窺師父,師父正在安祥打坐于半山坡上?!   ∫恍萦行┘{悶,不知師父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了一個下午,師父起身,沒說一句話,打個手勢,他把一休領回寺內(nèi)?!   ?cè)胨麻T,師父突然跨前一步,輕掩兩扇木門,把一休關在寺外?!   ∫恍莶幻靼讕煾傅闹家?,獨坐門外,思悟師父的意思?!   『芸焯焐桶盗讼聛?,霧氣籠罩了四周的山岡,樹林、小溪、連鳥語水聲也不再明晰?!   ∵@時,師父在寺內(nèi)朗聲叫一休的名字。    一休推開寺門,走了進去。    師父問:“外面怎么樣?”    “全黑了。”    “還有什么嗎?”    “什么也沒有了。”    “不”,師父說:“外面,清風、綠野,花草,小溪……,一切都在。”     一休忽然領悟了師父的苦心。佛家不是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嗎。不是說一切都是空嗎。這里怎么說一切都在呢,或者有什么寓意呢?
1個回答
師兄問的問題很好!我來說說我的個人愚見:我們先說師父的這個回答:“外面,清風、綠野,花草,小溪……,一切都在。”, 那師父的意思是僅僅告訴我一切都有嗎?我想不是的,一休和尚之所以在房間內(nèi)獨坐參禪是因為想摒棄外界的一切,認為這樣就一切都空了,什么都沒了,可是老師父偏偏讓他知道什么都是存在的,那到底是空還是有呢?其實都是我們的內(nèi)心在造作,相由心生,心再生起這個空有的相,我想老和尚是讓一休明白,不要著這個空有之相,像金剛經(jīng)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現(xiàn)在說您所提到的第二個問題:我找了一段文字,希望可以幫到您理解慧能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關于慧能的偈頌,還有另一種說法,說他的偈頌寫的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薄;勰艿馁薯灥降资窃鯓訉懙模瑢W術界目前還有爭論,但這不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主要內(nèi)容?!氨緛頍o一物,何處惹塵?!钡暮x是什么呢?我們知道,中國佛教的內(nèi)部體系是非常復雜的,有大乘,也有小乘,有空宗,也有有宗,而大多數(shù)的中國佛教宗派都是融合空有兩家的。大乘佛教空宗,在印度名為中觀學派,是佛教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變革,它以講空為主,破斥迷信,掃蕩一切形相。它認為,一切萬法,本性皆空,無論在世間還是出世間,其一切事物現(xiàn)象,包括精神現(xiàn)象和物質(zhì)現(xiàn)象,也包括我們在世俗的認識活動中所得到的各種假名而已。佛教重在解脫。所謂解脫,就是要斷除各種系縛。故中觀學派之講空,對于系縛的破除,尤其是對“見”(認識)縛的破除,確實發(fā)揮了極大的作用。然而,一切事物總是有它的反面。中觀學派講空,最后講到了否定一切(尤其是涅盤解脫)的程度,無疑動搖了整個佛教的理論基礎。因此,佛教從中觀的“真空”向“妙有”過渡,就成了一種必然的趨勢。所以在印度大乘佛教中期以后,便開始出現(xiàn)了宣講“妙有”理論的一系列經(jīng)典,如《法華經(jīng)》、《涅盤經(jīng)》等等,宣傳一種永恒、普遍、絕對的佛性,以作為一切眾生及萬物存在的基礎。在中國,這兩種思想幾乎同時傳入。于兩晉南北朝之際,經(jīng)過道生等人的闡揚發(fā)揮,綜合空有,結(jié)合《般若》之“緣起性空”,與《涅盤》之“佛性妙有”,從而提出了一種普遍意義上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主張。其理論的中心認為,所謂的“佛性”,也就是眾生成佛的內(nèi)在依據(jù)、內(nèi)在原因,是一種絕對的、普遍的、永恒的存在,它具有感應一切的功能,可與一切眾生及萬物相應,因而能夠攝持于一切眾生及萬物之中。所以,從這種意義上說,“佛性”是一切眾生所共同具有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然而,這里所說的“佛性”,在他們看來不是什么特殊的東西,就是般若學所說的“緣起性空”之理,又可稱為“實相”、“法性”、“空”“真如”等等。這樣就在最高意義上將般若的“空”與涅盤的“有”完全同一起來,也就是說那種永恒的“佛性”,其實就是“空”。從這種思想出發(fā),我們可以看得出:在世間的意義上,一切眾生都是五蘊和合的產(chǎn)物;而在最高的理論意義也就是“實相”的意義上,則一切眾生可以說是一無所有,所有的只是宇宙間唯一無二的“空”理。這種空理是宇宙間唯一的真實,它處在眾生之中就表現(xiàn)為眾生的“佛性”,表現(xiàn)于萬物之內(nèi)則就是事物的“法性”。而對于“空”之“佛性”來說,由于它僅僅是一種空理,就不能用語言和思維加以分別,而是超出了一切語言思維可表的具體特征之處。而所謂的“染凈”就正是這樣的分別之一。理解了這些,我們就可以理解慧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的含義了。 慧能接受了《般若》的性空思想和《涅盤》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并把二者融合為一。正是在這種認識的指導之下,慧能說出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钡闹薯?。所謂“本來無一物”意思就是說世間萬物皆為假象,沒有一法為實有;所謂“何處惹塵?!?,則特別強調(diào)“塵埃”也不是真實的,沒有染與不染的分別??傊?,他是主張佛性本凈,為唯一的真實,故沒有塵埃,也沒有塵埃可染。因為一切都是“空”理所表現(xiàn)出來的,唯此為真,其他皆假。所以,眾生只要認識了自身的佛性,也就是認識了“空”理,就能覺悟成佛。慧能的這種看法,反對神秀所說。神秀把身體看作是“菩提樹”,把心當成是“明鏡臺”,從正面肯定了事物是存在的,這就是主張“有”了,從而違背了般若“緣起性空”的原則。另一方面,神秀強調(diào)“塵埃”的存在,也就是把世間可染之物執(zhí)為實有,這也與般若的原則背道而馳。另從慧能的偈文,可以看出他的主張是要簡化修行程序,既然心性不存在凈垢問題,也是不必通過修心以斷除情欲煩惱,故修習可在日常生活之中進行,可在日常生活中頓悟成佛。神秀的修行方法則是漸修,是“時時勤拂拭”。這也反映了二者修行方法上的不同。
相關問答
佛山是有很多佛,所以才叫佛山嗎
1個回答2022-12-02 11:51
是以前銀子多
佛教中三大佛是哪三大佛呢?
1個回答2024-03-20 22:55
很多佛教經(jīng)文中所稱的三大佛分別是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和藥師佛,前兩個相信我們還都有耳聞,最后一個藥師佛很少聽說,其實他是東方三圣之一。 拓展資料: 釋迦牟尼主要主宰佛教的婆娑世界,是佛教的創(chuàng)立者...
全文
求讓人放下愛情的佛經(jīng)!或者經(jīng)典故事!最好是佛經(jīng)!有哪些佛經(jīng)?
1個回答2024-03-11 23:46
 (一)前世是誰埋了你   從前有個書生, 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jié)婚。到那一天, 未婚妻卻嫁給了別人。 書生受此打擊, 一病不起。家人用盡各種辦法都無能為力,眼看奄奄 一息。這時, 路過一游...
全文
有哪本書,講的是佛學里的人生哲理,有些小故事的也可以。求指點,我想看看。我對佛學佛教很有好感。謝謝
1個回答2024-01-20 14:02
《佛學啟蒙—人人都讀得懂的佛學入門書》定價:¥24.80元 作者:王孺童 出版發(fā)行: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簡介:這是一本人人都讀得懂的佛學入門書,為你解答關于佛學的種困惑,是你修行入門的最佳啟蒙讀物。此...
全文
金佛山上金佛寺的佛音
1個回答2024-02-26 21:22
金佛寺里鐘聲響, 善男信女踏雪聞。 東西南北來朝拜, 大雪覆蓋了無痕。 ----------------小橋流水人家 翌日
如來佛是什么佛
1個回答2022-12-31 02:07
如來是佛的總稱,如來是一切佛的通用名字!不是哪一個的名字?就像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他們都可以叫,如來,一切佛有十個名號,就包括如來!
佛是什么,什么是佛,我是什么
2個回答2022-09-21 11:40
阿彌陀佛!真正的佛是一切眾生最究竟圓滿的本體,本自清凈,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真正的佛,契悟此圓滿無礙境界,安住如如之體,而隨緣起無量妙用,不執(zhí)不住,不滯不卡。 我是什么呢?我是不識...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