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古代公認的大才子,為何很多人全部都科舉落榜了?

2024-03-15 07:18

 
1個回答

首先,古時科舉錄用人數(shù)極少,天下的才子之多,只有其中最優(yōu)者才可能有機會中進士。唐朝時一次科舉只錄用數(shù)十人,后來明清時期的科舉錄取人數(shù)有所增多,也不過是錄取二三百人而已。與參加者的龐大基數(shù)相比較,這個錄取率相當之低。千百年來,考一次就中進士者少之又少,這種人可謂是驚世奇才,可遇而不可求。大多數(shù)才子也都是按部就班,歷經(jīng)兩三次考試才可能會有機會中進士。有些人可能是才華夠了,但經(jīng)驗不足,論優(yōu)勢自然是比不過那些曾經(jīng)參加過的人。

在古代,才華高并不一定能在科舉上取得成績。事實上,古時很多的大才子都不適應(yīng)科舉考試,都曾在考試中名落孫山??婆e考試要求的做的文章極為死板往往是一些談?wù)撜?,針砭時弊的文章,講究結(jié)構(gòu)嚴謹,多用對偶。這些條條框框的限制無遺是阻礙了才子們的靈感與才華。這并不是說古時科舉的優(yōu)勝者都是無才者,而是說他們的才華并不在一個領(lǐng)域。古代對于科舉得心應(yīng)手之人有著更加偏向于政治上的才華,這也是統(tǒng)治階級所看重的,在科舉所要求的文章之中,文采過佳反而不是什么好事,會被考官認為品行輕浮。

古代科舉是綜合素質(zhì)的考察,并不單單只有文采就夠了。古時科舉對應(yīng)考者的心理與身體素質(zhì)都有很高的要求??荚嚂r考生們要在一個狹小逼仄的小房間內(nèi)思索作出文章,還要應(yīng)對主考官的不時巡邏。心態(tài)不好者在高壓之下很難發(fā)揮的很好,這時候即使才華出眾,也無施展之法了。

相關(guān)問答
古代科舉考試落榜的名人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3-31 02:16
第一位:韓愈。韓愈從20歲就開始參加科舉考試,可以說是屢戰(zhàn)屢敗,然后屢戰(zhàn)屢敗。前幾次,他每次的文章都是“字字珠璣”,但是考了主考官的手上,都被視作廢紙一張。第二,李時珍。在參加科舉考試的過程當中,因...
全文
中國古代很多科舉落榜者是無人不知,但很多狀元卻被人們所遺忘,這是為什么
1個回答2024-05-14 13:55
因為有傳奇性。學富五車眾望所歸結(jié)果意外的名落孫山了,和大眾期望相差過大,比如唐伯虎。還有就是因為種種科考黑幕而考試失利,最后卻得遇明主開創(chuàng)一份事業(yè)的,比如田文鏡,還有是因為桃色新聞,而被君主永不錄用的...
全文
明明是古代公認的大才子,為何很多人全部都科舉落榜了?
1個回答2022-11-16 01:51
他們雖有才,卻不一定能夠遇上貴人賞識,而且科舉考試內(nèi)容是固定的,很懂才子雖有才卻不懂八股。
古代科舉考試落榜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1-04 01:15
考場如戰(zhàn),古代科舉更是催人奮進。并不是每個歷史名人都以馬蹄病為榮。古代科舉也有幾個著名的歷史人物。那么他們是誰?下面中國邊肖將向你介紹他們。 韓愈:接連考試運氣不好。 蘇軾被評為“八代文學...
全文
金榜題名,古代有哪些名人參加過科舉考試?
1個回答2024-05-18 03:51
清朝: 1、納蘭容若:18歲順天府鄉(xiāng)試中舉人??滴跏迥甑钤嚩椎谄呙?,中進士。 2:吳三桂:崇禎元年武科舉人。 3、紀曉嵐:乾隆十九年中進士。 4、劉墉:乾隆十六年殿試,中二甲第二名進士。 5、...
全文
神武手游科舉答題玩法介紹 科舉答題怎么玩
1個回答2024-09-29 06:18
  神武手游是一款真正的回合制手機網(wǎng)游,玩法多往,其中科舉答題便是游戲中的日?;顒又唬敲纯婆e答題要怎么玩呢,科舉答題的題庫是什么,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去看看神武手游科舉答題玩法介紹。   ...
全文
《知否》里小公爺為何會落榜,宋代的科舉制度是什么樣的?
3個回答2022-12-01 22:49
宋代的科舉制度一般考的都是哲理思辨的東西,而小公爺更加擅長的是文章的辭藻音律,所以小公爺這才落榜了。
科舉考試后落地比狀元出名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4-14 00:42
張繼 落榜后寫出了千古絕唱《楓橋夜泊》 蒲松齡 《聊齋志異》的作者 70歲時還參加科舉 鄭板橋 康熙秀才 雍正舉人 乾隆進士 康有為 五十多歲了還跟一幫小童生參加考試
科舉考試后落地比狀元出名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2-20 23:36
張繼 落榜后寫出了千古絕唱《楓橋夜泊》 蒲松齡 《聊齋志異》的作者 70歲時還參加科舉 鄭板橋 康熙秀才 雍正舉人 乾隆進士 康有為 五十多歲了還跟一幫小童生參加考試
科舉考試后落地比狀元出名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3-17 03:40
張繼 落榜后寫出了千古絕唱《楓橋夜泊》 蒲松齡 《聊齋志異》的作者 70歲時還參加科舉 鄭板橋 康熙秀才 雍正舉人 乾隆進士 康有為 五十多歲了還跟一幫小童生參加考試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