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秦國的興亡,賈誼用七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有何新的借鑒意義?

2022-10-15 13:41

1個回答
這個就來自于西漢文學(xué)家賈誼的作品《過秦論》,總結(jié)了秦朝的滅亡的原因,在對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義不施”的結(jié)論。
相關(guān)問答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12-17 23:46
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哆^秦論》漢賈誼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何...
全文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出自哪里
1個回答2023-12-18 02:33
出自賈誼的《過秦論》。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出自哪里
1個回答2023-08-26 14:30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出自”過秦論”。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翻譯
1個回答2023-04-28 04:46
不施行仁義使得攻守的形勢發(fā)生了變化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例子
2個回答2023-12-18 02:33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例子當(dāng)年李自成占領(lǐng)北京將吳三桂在京的家人給殺了,后來吳三桂直接不抵抗清兵,讓清兵直入北京
如何理解“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1個回答2023-12-18 02:33
一、主旨和結(jié)構(gòu) 《過秦論》分上、中、下三篇。這篇課文是上篇,著重敘述秦王朝的興亡過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無道,最后指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是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這是從史實中提煉觀點。這個觀點也...
全文
如何看待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個觀點
3個回答2023-12-18 14:26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個觀點是對于秦朝歷史教訓(xùn)的總結(jié),表達(dá)了對于秦朝統(tǒng)一六國后未能穩(wěn)固統(tǒng)治的看法。賈誼認(rèn)為,秦朝在攻取天下時,使用武力是必要的,然而在守衛(wèi)和治理天下時,卻需要施行仁義,用正確的政...
全文
翻譯古文句子《過秦論》中“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1個回答2023-04-25 09:26
由于沒有實施仁義,攻取天下守住天下的形勢就不同啊!
過秦論中"攻守之勢異也"文中如何體現(xiàn)
1個回答2023-12-17 17:04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就是因為)攻守的形式發(fā)生了變化,卻沒有相應(yīng)的實施仁義. “攻”: 指秦孝公所謂“窺周室”到惠文、武,昭襄的“南取”、“西舉”、“東割”、“北收”,“始皇,奮六世...
全文
求解答,賈誼過秦論
1個回答2024-02-14 21:29
《過秦論》寫作特點 敘事鋪陳對比 用敘事來說理,可以說是本篇最大的特點。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從秦孝公到秦亡國這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概括地說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過程和主要現(xiàn)象,同時還貫穿了作者本人的觀...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