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 "伯夷死名于首陽之下 盜跎死利于東陵之上" 為什么 什么意思啊

2023-02-22 06:05

3個回答
樓上解釋的不錯,不再作答.
語出《莊子 駢拇第八》 不是盜跎,是盜跖。
意思是伯夷為名死于首陽山,盜跖為利而死葬于東陵。
莊子的本意是想批判儒家思想,認為它改變了人的本性。莊子不主張改變人的本性。
是莊子寫的吧.

伯夷死名于首陽之下,盜跖死利于東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殘生傷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盜跖之非乎?”(《莊子·駢拇》)
伯夷:殷商末年的賢士,反對武王伐商,不食周粟而餓死于首陽山。伯夷為了名聲而死在首陽山下.
盜跖(zhí):名跖,春秋末年著名的平民起義領袖,先秦不少著作中提到過他。“盜”是誣蔑之詞。死利:為利而死。東陵:山名,一說即泰山。盜跖為了利而死在東陵山上.
相關問答
伯夷死名于首陽之下 盜跎死利于東陵之上說的是哪兩個故事
2個回答2023-10-23 09:30
伯夷就是商朝孤竹君的兒子因為首罩周朝滅商朝為了保全對商朝的義不肯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的故事 后面羨伏的就是春秋時期兄芹攜的盜跖為了得到不義之財死在東陵的事
李陵答蘇軾書的翻譯
1個回答2022-08-17 17:45
李陵答蘇武書吧……
東陵大盜里面的蘇英
1個回答2024-03-08 06:12
電視改編的,查出來的孫殿英有八個老婆。沒有一個出名的,因為孫殿英在軍閥混戰(zhàn)時期、抗日四期、國內戰(zhàn)爭時期帶兵跑了又跑。老婆當然也丟了有娶,那個時候女人是褲子而已。沒電視拍的那樣偉大。事實考察,當時的“廟...
全文
蘇軾武陵春
1個回答2023-08-24 08:26
你要問什么?蘇軾沒寫過武陵春
伯夷叔齊為什么要餓死于首陽山呢
1個回答2022-09-25 18:22
愚忠、守義。
夷陵之戰(zhàn)的故事長篇?
1個回答2024-01-26 22:18
夷陵之戰(zhàn),又稱彝陵之戰(zhàn)、猇亭之戰(zhàn)(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fā)動的大規(guī)模戰(zhàn)役,是中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御的成功戰(zhàn)例,也是三國“三大...
全文
夷陵之戰(zhàn)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4 10:52
章武元年(銀改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后,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鋒嫌判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后,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者胡免兩線作戰(zhàn),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zhàn)。陸遜用...
全文
夷陵之戰(zhàn)的介紹
1個回答2024-02-10 21:59
夷陵之戰(zhàn),又稱彝陵之戰(zhàn)、猇亭之戰(zhàn),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fā)動的大規(guī)模戰(zhàn)役,是中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御的成功戰(zhàn)例,也是三國“三大戰(zhàn)役”的最后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
全文
夷陵之戰(zhàn)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07 12:09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后,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后,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zhàn),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zhàn)。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
全文
夷陵之戰(zhàn)后的故事,謝了。。。
1個回答2024-02-07 12:08
劉備逃到白帝城后,吳將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張乘勝追擊,擴大戰(zhàn)果。但此時劉備收攏散兵以及趙云的后軍來援,永安駐軍接近兩萬,陸遜已經(jīng)失去攻克永安的機會。再加上他顧忌曹魏方面乘機渾水摸魚、襲擊后方,遂停...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