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古文觀止

《明史 宋濂傳》中的宋濂有什么品格?
1個回答2024-06-04 03:18
宋濂是明初有大名的學者,號稱明朝開國文臣之首,他為人忠直有氣節(jié),決不拍馬屁,做人品格很高。也很清高。
《明史,宋濂傳》中宋濂具有怎樣的品格?
1個回答2024-04-13 17:31
宋廉看到好書就連夜抄書,而且,宋廉借過的書每本都是干干凈凈,不卷不折,每一本都很平整,每一本書都有借有還。所以,書主人都愿意把書借給宋廉,宋廉才得以博覽群書,并能得到名師指導。一次,宋廉看到了好書,就一直抄到天亮。他母親看到了,就叫宋廉別抄了,說早一天晚一天還書又沒關(guān)系。而宋廉卻堅持要抄好??梢?,宋廉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正是因為宋濂的誠信,書的主人才愿意一次又一次把書借給他,宋濂的誠信,使他學到了許多知識,從而成為了一個出名的文豪。



說明了誠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和根本,是人之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個社會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石。市場經(jīng)濟呼喚誠信,商家需要誠信,只有講誠信才是商家的立身之本。擁有誠信品質(zhì)的人才能立足于這個社會上。
宋濂好學
1個回答2024-01-29 11:26
  原文
  余幼時即嗜[1]學。家貧,無從[2]致書[3]以觀,每假[4]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錄畢,走[6]送之,不敢稍逾約[7]。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8],益慕圣賢之道。又患[9]無碩師[10]名人與游,嘗[11]趨[12]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13]執(zhí)經(jīng)叩問[14]。先達德隆望尊[15],門人弟子填其室[16],未嘗稍降辭色[17]。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18],俯身傾耳以請[19或遇其叱咄[20],色愈恭,禮愈至[21],不敢出一言以復[22];俟[23]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編輯本段譯文
  宋濂年幼時就很愛學習。因為家中貧窮,無法買書來讀,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天氣酷寒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冰,手指不能屈伸,宋濂仍不懈怠。抄錄完畢,跑著去送回書,不敢稍微超過約期。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宋濂,宋濂因而可以看遍許多的書籍。到了成年時,愈加仰慕圣賢的學說,又擔心不能與學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著經(jīng)書向同鄉(xiāng)前輩求教。前輩道德高,名望大,門人學生擠滿了他的房間,他的言辭和態(tài)度從未稍有委婉。宋濂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低身側(cè)耳向他請教;有時遭到他的訓斥,表情更為恭敬,禮貌更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話;等到他高興時,就又向他請教。所以宋濂雖然愚鈍,最終還是得到不少教益。
宋濂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9 14:39
宋濂小時侯小時候喜歡讀書,但是家里很窮,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墒沁€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說:“孩子,都半夜了,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著這本書看。”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xiàn)。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又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學者請教,并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fā)那天下起鵝毛雪。當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說,老師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御不住深山的嚴寒??!”宋濂說:“娘,今不出發(fā)就會誤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碑斔五サ竭_老師家里時,老師感動地稱贊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關(guān)于宋濂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5 15:36

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宋濂與劉基、高啟并列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姑且不論他的其他著述,單一部《元史》就足以為他贏得至高的尊榮。毫無疑問地,宋濂是明太祖朱元璋最為倚重的文化重臣,也因此受聘為文學顧問。朱元璋每每將他召進宮中,詢問有關(guān)文學哲思之事,促膝談罷,賜以御宴。從此,朝中大臣也對他刮目相看,尊崇有加。

?

偏偏這位理學大師,文章清明,名利面卻糊涂愚騃。他覺得自己的官位還不高,名聲還不響,群臣的奉承還不夠,便彈精竭慮、日夜苦思,終于想出了一條計策。

?

有一天上朝的時候,他上了一本奏折,提出自己想告老還鄉(xiāng)。精明的朱元璋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透過皇帝的當眾挽留,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聲望。

?

這位貧民出生的皇帝從來就不欣賞文人的惺惺作態(tài),于是略作沉吟,就恩準了他的請求。這真是始料未及,宋濂想都沒想到過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jié)局。

?

然而,事實已成定局,成命難收;無奈之下,他只好扯著老臉央求,才勉強使得朱元璋愿意答應每年召見他一次。好不容易保住了這“恩寵”之后,他只得臉面無光地下朝去。

?

以后每年,他先征得皇上恩準后,上朝晉見一次??墒菐啄赀^去后,他越來越覺得,皇帝對你他的問候中已經(jīng)少了那份真誠,群臣的招呼聲里也沒了以前的那份敬重;他這每年一次的召見,有點像例行公事,索然無趣。

?

“對!何不讓自己的兒子代替自己去應付那痛苦的過程?”他又做出了一個斷送自己生命的錯誤決定。

?

看到宋濂讓兒子代替前來召見,皇上盛怒,以欺君之罪將宋濂處以流刑。一代理學大師,悲悲切切,便慘死在流放途中。

?

就這樣,為了虛名、浮名、功名,宋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

其實,縱觀歷史,無論古今中外,有太多人因為過于追求浮名虛利,沒有節(jié)度,而付出了許多相當可觀的代價,以致終身遺憾、抱恨,悔不當初。

?

關(guān)于宋濂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1 05:02
又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者請教,并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fā)那天下起鵝毛雪。當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說,老師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御不住深山的嚴寒??!”宋濂說:“娘,今不出發(fā)就會誤會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碑斔五サ竭_老師家里時,老師感到地稱贊說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宋濂借書
1個回答2024-01-25 17:30
原文:   宋濂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譯文:   宋濂小時候就非常好學,但因家中貧窮,沒什么辦法來買書看,因此常常向有書的人家借書看,并自己抄錄,按預定的日期歸還。天氣寒冷時,硯臺上的墨水都凍成堅實的冰了,手指凍僵了,伸屈很不方便,但抄錄從不懈怠。抄錄完了,急忙把書送還,一點也不敢超過預定的日期。因此人家都愿意把書借給宋濂,宋濂也因此能夠讀到大量的書。   這篇“說”就青年黃允修向作者借書一事發(fā)表議論,提出“書非借不能讀”的觀點,勉勵青年應該化弊為利,努力為自己創(chuàng)造學習條件,發(fā)奮求學。
宋濂傳全文
1個回答2023-06-11 04:15
送東陽馬生序
宋濂讀書的故事你學到了什么
1個回答2024-02-17 01:23
求學之路是艱難坎坷的,只有不畏艱難,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學有所成,勤奮學習是取得成績的根源。學習成功與否的關(guān)鍵在于主觀是否努力,與客觀學習生活條件關(guān)系不大。在學習中我們要有苦中作樂,以苦為樂的思想感情,同時也應該要好好珍惜我們現(xiàn)有的優(yōu)越的學習環(huán)境和條件努力學習。
我與宋濂對話作文
1個回答2024-03-12 10:53

  每個人都渴望在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下,過上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人們在享受優(yōu)越的生活時,也極易養(yǎng)成惰性,尤其是青年學生.讀了宋濂的文章———《送東陽馬生序》,我對此感受尤深.
  宋濂從小勤奮好學,家里貧窮,沒錢買書來看,就常常向藏收的人家借,親手抄錄,和他們約定日期歸還.在非常冷的冬天里,硯臺都結(jié)了堅固的冰,手指凍得沒法屈伸,他仍然不敢懈怠、偷懶.當他出外去追隨老師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走在深山大谷中.酷寒的冬天、凜冽的冷風,大雪積了好幾尺深,腳、皮膚都凍裂而不知道.他博覽群書,最終成為明代的大學士.
  時光過去了600余年,今天我們的生活、學習條件與600余年前相比,發(fā)生了不可同日而語的變化.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老師和顏悅色地為我們傳道授業(yè)解惑;我們不需要抄書、不需要長途跋涉,也沒有寒凍之苦,可是,我們真正像宋濂那樣用心求學了嗎?
有時候我坐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心卻飛到了窗外;對老師苦口婆心的教誨,我缺乏應有的興趣和激情;父母不惜自己省吃儉用,為我提供便利的學習條件,我卻不知心存感激……與宋濂相比,我自感有相當?shù)木嚯x.正如宋濂所言,我的學業(yè)沒有大的進步,如果不是因為我的天資不夠聰明的話,只能歸因于不如宋濂專心和勤奮了.
  我曾經(jīng)看過標題為《要“窮”孩子不要“富”孩子》這樣一篇文章,印象很深.這是一篇關(guān)于澳大利亞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文章介紹說,澳大利亞是一個發(fā)達國家,每個家庭都相當富裕.但是,父母卻讓孩子們過著清貧的生活.冬天父母讓孩子穿很薄的衣服,磨煉他們的意志;從小讓他們到大海中沖浪、冒險,鍛煉他們的膽量.我想,也許這就是澳大利亞之所以成為發(fā)達國家的原因之一吧!
  梅花香自苦寒來.在今天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下,希望學校、家庭乃至整個社會多給孩子提供鍛煉的機會,磨煉其勤奮好學、不怕吃苦的意志,使其在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現(xiàn)。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