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三姐告狀郭德綱相聲

楊志剛狀告郭德綱?究竟是怎么回事?
4個回答2022-12-05 22:58
楊志剛認(rèn)為,自己是郭德綱的師父,郭德綱后來又拜侯耀文為師,行話叫“跳門”,是犯了相聲門的大忌;郭德綱認(rèn)為,自己跟楊志剛學(xué)過相聲不假,但只是學(xué)藝,沒有正式拜師。自己真正以相聲行規(guī)拜的師父,是侯耀文,而不是楊志剛,郭德綱06年寫的文章《我叫郭德綱》一書誹謗了楊志剛
郭德綱的黑貓告狀出自哪里
1個回答2023-12-24 11:31
《德云社2017跨年專場》。黑貓告狀是郭德綱的單口相聲,出自《德云社2017跨年專場》,是德云社為迎接跨年舉辦的相聲會。郭德綱,1973年1月18日出生于中國天津市,祖籍中國山西省,中國內(nèi)地男演員、相聲演員、曲藝演員、導(dǎo)演、編劇、歌手、主持人、第八代相聲藝人、北京德云社創(chuàng)始人。
郭德綱《楊乃武寫狀》詞
1個回答2024-01-03 22:43
  [文本]《楊乃武寫狀》 郭德綱、于謙
  郭:節(jié)目是一場接著一場
  于:哎
  郭:剛才我們說完一段下去休息一會兒,
  于:對
  郭:看見大伙我真痛快
  于:啊
  郭:地兒也大
  于:是
  郭:好多朋友坐的地方不是很好
  于:對
  郭:包括后面的朋友們
  于:啊
  郭:你說這邊多艱苦(指身后的觀眾席)
  于:是啊
  郭:看不見那頭里還有大屏幕
  于:對
  郭:你說多高科技現(xiàn)在
  于:對,看不見這看那兒
  郭:當(dāng)初哪有這個去
  于:啊
  郭:現(xiàn)如今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jìn)步
  于:對
  郭:整個社會都進(jìn)步了
  于:是
  郭:過去這大屏幕不可能有
  于:這是高科技以前沒有的
  郭:包括手機(jī)過去也沒有
  于:這幾年才興起來的
  郭:那些年哪有手機(jī)啊,現(xiàn)如今行了
  于:啊
  郭:幾乎每個人都有
  于:人手一個
  郭:互相溝通很方便
  于:對呀
  郭:手機(jī)也是不停的換代
  于:哎
  郭:最早不就是有個鈴聲嗎
  于:哎
  郭:你看現(xiàn)在這彩鈴多多啊
  于:功能多了
  郭:我那手機(jī)就是如此
  于:您也喜歡聽彩鈴
  郭: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聲音
  于:是嗎
  郭:咚哏兒里哏兒里哏兒嚨里哏兒咚~
  于:京韻大鼓
  郭:曲藝界的同行
  于:哦
  郭:接電話
  于:哎
  郭:噠個楞登愣登楞登愣登,登楞個楞個愣登~京劇界的朋友
  于:哦
  郭: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我媳婦來電話了
  于:嚯!長期受壓迫的結(jié)果
  郭:又響了,“爸爸接電話吧”,于謙
  于:去!我就這聲,怎么
  郭:高科技知道嗎
  于:什么高科技
  郭:顯著交情在這了
  于:對,都爺倆了還不好么
  郭:就說這個意思
  于:啊
  郭:時代在發(fā)展,人們在進(jìn)步
  于:是
  郭:相聲也是如此
  于:相聲也一樣
  郭:二幾年的相聲跟今天的就不一樣
  于:肯定是有區(qū)別
  郭:包括傳統(tǒng)相聲,其實每天都是在與時俱進(jìn)
  于:都在變化
  郭:有人說傳統(tǒng)相聲陳舊、腐朽
  于:啊
  郭:不對
  于:是
  郭:拿舊社會來說
  于:啊
  郭:演員站在三不管說相聲
  于:啊
  郭:觀眾來了一聽“喝,好啊”
  于:啊
  郭:掏出錢給了他了
  于:給錢了
  郭:轉(zhuǎn)天這位又逛三不管
  于:啊
  郭:演員說的跟昨天一樣,您就不會花錢了
  于:誰聽兩樣?。ㄓ诶习暹@句詞似乎欠妥)
  郭:所以說演員要激勵自己把節(jié)目弄得每天都不一樣
  于:對
  郭:到后來說傳統(tǒng)相聲不好聽了,不是節(jié)目的原因
  于:啊
  郭:相聲沒有問題,是因為演員停滯不前了
  于:對
  郭:才導(dǎo)致相聲的沒落
  于:不變化了
  郭:這是實話啊,也沒有辦法,我們很多演員、很多名家吧、很多大腕兒,沒等學(xué)會就紅了
  于:咳
  郭:所以說你讓他扭回頭再學(xué)也不現(xiàn)實
  于:呵呵,他還不認(rèn)頭呢
  郭:是不是,做為我們來說呢,兩個小演員,不像媒體上把我們炒的這樣
  于:不是那樣
  郭:如何如何,藝術(shù)家了,多紅了,什么大師了,胡說
  于:咳
  郭:每天我們都互相提醒,郭德綱于謙,注意,你們兩個不比別人強(qiáng)多少
  于:當(dāng)然了
  郭:就是兩個普通的演員
  于:啊
  郭:一個行業(yè)在一百年里邊,說句良心話啊,一百年出一位藝術(shù)大師就了不得啦
  于:行業(yè)就火了
  郭:拿京劇來說
  于:啊
  郭:解放初期整個京劇界才兩位大師
  于:哪兩位啊
  郭:梅蘭芳、周信芳
  于:哦
  郭:那是國家封的,馬連良先生這么大能耐,才叫著名演員
  于:是
  郭:現(xiàn)如今藝術(shù)家是雨后春筍
  于:全是了
  郭:主要是因為這個名片管理制度不嚴(yán)格
  于:咳
  郭:我要說給我印個總統(tǒng),他也給印
  于:啊
  郭:總統(tǒng)兼神父,都能印
  于:嚯!好么,您還要精神物質(zhì)一把抓
  郭:哈哈哈哈!少說這個
  于:呵呵呵
  郭:就說這個意思,我們就是兩個小演員,愛相聲,愿意為相聲做點有良心的事情
  于:是
  郭:但是還要感謝觀眾朋友對我們的鼓勵和支持
  于:對
  郭:這十幾年來,我們沒有花國家一分錢
  于:恩
  郭:也沒得到我們同行的支持和鼓勵
  于:恩
  郭:都是父老鄉(xiāng)情、衣食父母們支持著我們走到今天
  于:就是觀眾
  郭:知道嗎,一位觀眾強(qiáng)似一百位理論家呀
  于:恩
  郭:這是對我們實實在在有幫助的
  于:就是這樣
  郭:我們也愿意把相聲弄好,怎么辦呢?多做功課
  于:多學(xué)習(xí)
  郭:多學(xué)習(xí),無一日可以休息的
  于:那是,老得學(xué)
  郭:沒事看看書啊
  于:恩
  郭:看看別的節(jié)目啊,跟別的藝術(shù)形式互相借鑒、溝通
  于:吸取營養(yǎng)
  郭:于老師這點做的很好
  于:我也差著
  郭:涉獵廣泛
  于:愛好多
  郭:你說什么音樂會呀、交響樂、芭蕾舞,都看
  于:愿意看這個
  郭:前不久咱們這個“北辰芭蕾舞團(tuán)”吶
  于:北辰芭蕾舞團(tuán)?
  郭:拍了一個小天鵝
  于:哦
  郭:在勤儉橋那兒搭了一臺
  于:露天的
  郭:啊,跳這舞蹈,于老師風(fēng)塵仆仆趕過去看
  于:哦
  郭:買的前排VIP貴賓席
  于:還VIP吶
  郭:五塊一張
  于:哎呀
  郭:咱看人花錢都眼暈吶
  于:啊
  郭:五塊呀,買了兩張
  于:是
  郭:躺那兒看
  于:哎呀,行了行了行了
  郭:咱也不懂得,為什么看芭蕾舞得躺著看呢?大家給解釋一下啊
  于:啊
  郭:三個小時演出過去了,于老師眼睛通紅通紅的,找一大夫一看,“您看我這怎么回事?”大夫問明白了,“不要緊的,你這簡單,下次再看這種演出,這三小時里邊你抽空眨下眼”
  于:啊,我這一場就沒眨眼吶
  郭:好這個,涉獵廣泛吶
  于:我這涉獵的還廣泛吶
  郭:多學(xué)學(xué),多看看是有好處的
  于:是嗎
  郭:就拿我們相聲來說,傳統(tǒng)節(jié)目一千多段
  于:是
  郭:經(jīng)過我們演員這么多年的努力,還剩下一百多段
  于:太努力了這是
  郭:再努力就沒有了
  于:哈哈,是
  郭:需要大伙好好的學(xué)習(xí),千萬別扔了
  于:是
  郭:說相聲跟過日子是一樣的
  于:怎么還過日子
  郭:今天買一冰箱,后天置一彩電
  于:啊
  郭:你不能今天賣個門,后天拆個窗戶,那是敗家子啊
  于:那可不
  郭:我們很多曲藝形式,現(xiàn)如今都聽不到了
  于:啊
  郭:其實很可惜
  于:都失傳了嗎
  郭:天津還是不錯的,你說京韻吶、西河呀、梅花啊、單弦啊,樂亭啊,還都有
  于:還都保留著嘛
  郭:到了別的城市,好多曲種都沒有了
  于:聽不見唱了
  郭:就拿北京來說,過去有一種北京的竹板書,現(xiàn)在沒有人唱了
  于:竹板書?
  郭:失傳了
  于:哦
  郭:打著七塊竹板唱故事
  于:哦,唱大書
  郭:三列國啊,東西漢吶,這說著書,說差不多了,抄起板來,呱唧呱唧呱唧,唱
  于:哦
  郭:唱完了再說,好聽之極
  于:哦,什么味道的
  郭:給大伙學(xué)學(xué)竹板書,各位是愿意聽啊,是愿意聽啊,是愿意聽啊
  于:那就沒挑了,全愿意聽了
  郭:這些日子休息不好,嗓子不在家
  于:哦
  郭:我盡全力的唱,如果哪兒有個崩瓜掉字的,各位多做自我批評
  于:咳!你唱錯了,人家批評什么
  郭:(唱)慢打毛竹,書又歸了本正,打起我的竹板兒 ,書歸正風(fēng)。
  適才間,唱的本是半部殘書前后七國段,
  還有這兩三段,沒有把它交待清
  哪里丟來,哪里找,我是哪里接著把它唱,
  哪里頭忘了,我就把它說來你們各位接著聽,
  奉敬在坐的眾明公,因為熱鬧更好聽。
  于:好,這是竹板書
  郭:竹板書,沒人唱了,包括北京過去有一種小鳳調(diào)
  于:小鳳調(diào)?
  郭:哎,小鳳調(diào),也叫北京的鐵片大鼓。
  于:哎,這可好聽。
  郭:挺好聽
  于:對對對
  郭:(唱)春雨蟄春驚谷天,夏滿芒夏二署相連,
  秋處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夏(這個)秋冬分為了四季,
  清明(這個)佳節(jié)都把墳圓,
  死去(的個)良家的女,兒孫祭奠,
  苦命(這個)妓女何人把她可憐,哎嗨哎~~~~
  于:好,哎呀,真是好聽啊
  郭:這段叫《勸妓女》
  于:有這么一段
  郭:后來改了個名字
  于:叫什么呢
  郭:“勸于謙”
  于:對,沒有啊,沒改過
  郭:不承認(rèn)了
  于:這還能承認(rèn)嗎
  郭:多好聽啊,當(dāng)年還有一種曲藝形式叫“蓮花落”
  于:哎,蓮花落
  郭:十不閑兒,蓮花落
  于:對
  郭:最早“十不閑兒”是“十不閑兒”,“蓮花落”是“蓮花落”
  于:分著的
  郭:自打慈禧太后過生日,兩者合二為一,搭著班一塊演出
  于:是
  郭:拿十不閑兒來說,相聲演員用的少
  于:對
  郭:我們過去開場演出,相聲大會之前,先唱十不閑兒的《發(fā)四喜》
  于:都唱這個
  郭:福、祿、壽、喜這么四番,唱起來好聽
  于:恩,您唱唱
  郭:(唱)福字兒添了來喜沖沖,
  福緣善慶降瑞平,
  福如東海長流水,
  恨福來遲身穿大紅。斗斗個起斗起斗嗆!
  于:哎,對對對
  郭:發(fā)四喜
  于:哎,就是這個味兒
  郭:蓮花落現(xiàn)在也沒有了
  于:蓮花落?
  郭:啊,北京、河北地區(qū)過去唱這個的多
  于:啊
  郭:好聽。(唱)我做男兒漢志氣剛,尋了一個老婆亞賽孫二娘,
  站著比我高哎,坐著比我長,
  腳也比我大呀,力氣比我強(qiáng),
  打之罵之立下家法呀,舍死忘生我要管教婆娘。
  于:嘿,好
  郭:蓮花落。
  于:有點意思
  郭:雖然說蓮花落沒有了,但是評劇和二人轉(zhuǎn)都借鑒了蓮花落的唱腔
  于:哦,又前申的意思
  郭:評劇在天津來說那是家喻戶曉啊
  于:都愛聽
  郭:天津、北京、華北地區(qū)包括東北,人們都愛聽
  于:嚯
  郭:天津是評戲的窩子,多少好角兒都出在這兒
  于:是
  郭:我個人有這么一個認(rèn)為
  于:啊
  郭:我認(rèn)為評劇應(yīng)該提倡演員的年輕化
  于:怎么叫年輕化
  郭:因為評劇更多是演這個才子佳人愛情方面的故事
  于:風(fēng)花雪月
  郭:你說這個才子佳人歲數(shù)太大了演員扮出來不像
  于:也不好看
  郭:有一次我在咱們天津看戲
  于:啊
  郭:全本的《秦香蓮》
  于:好戲呀
  郭:扮演秦香蓮這個演員得有七十多歲了
  于:那么大歲數(shù)
  郭:老藝術(shù)家,唱得真好啊
  于:唱功好
  郭:就是太胖了,頂我四個
  于:嚯!那么胖啊
  郭:這秦香蓮這大腦袋
  于:啊
  郭:扮上戲,化完妝一瞧啊,跟奧特曼似的
  于:喝,有這么比的么
  郭:坐的我旁邊有一個天津的小伙子,說句話把我樂死了
  于:怎么說的
  郭:哎呀!好秦香蓮啦
  于:啊,呵呵
  郭:這秦香蓮都夠口兒了
  于:啊
  郭:我要是陳世美,我泥嘛也不要他
  于:哎呀,咳!沒有這么說話的
  郭:話糙理不糙
  于:倒是
  郭:年輕的扮出來,好看吶
  于:哎
  郭:生、旦、凈、丑四門很齊全
  于:對了
  郭:最早不行,最早的時候這個評戲叫做“三小兒戲”
  于:怎么叫“三小兒戲”
  郭:小生,小旦,小丑
  于:哦,全是小
  郭:哎,小戲。后來豐富了行當(dāng),特別的講究
  于:好聽了
  郭:我認(rèn)為,評戲的小花臉是值得一提
  于:小花臉
  郭:在別的劇種里邊,這個丑角啊,做為陪襯的人物
  于:恩恩
  郭:評劇里邊他算主角兒
  于:好聽啊
  郭:哎呦,好。我曾經(jīng)認(rèn)過一個評劇的老師
  于:哦,還拜過師
  郭:七十多歲的老前輩,教過我評劇的小花臉
  于:受的真?zhèn)?br/>  郭:老先生真好,特別喜歡我
  于:是啊
  郭:我每天上家去學(xué)戲
  于:哦
  郭:后來老頭跟我說了,說你這孩子太好了
  于:哦
  郭:我是真喜歡你呀,從明天開始啊
  于:啊
  郭:你就別來了,你再來我就弄死你,知道嗎
  于:??!這是喜歡你嗎
  郭:他特別喜歡我
  于:這不像啊,這個
  郭:他就是因為上年紀(jì)人,比較封建
  于:是啊
  郭:封建,其實來說,咱們來說不叫事,我就是覺得老頭對我好
  于:什么事啊
  郭:無以為報,我想跟他認(rèn)門親戚,他就不樂意了
  于:什么親戚
  郭:我想當(dāng)他姑爺
  于:啊,看上人閨女啦
  郭:他閨女特別喜歡我
  于:那也不錯啊
  郭:他那個女婿反對呀
  于:啊,人結(jié)婚啦
  郭:我們可以給他挑唆的離了么
  于:什么人性啊
  郭:后來就沒再去,但是跟老爺子學(xué)會了很多戲
  于:哦
  郭:評劇小花臉,既注重唱,又注重念
  于:哦,唱、念
  郭:哎,唱、念都要求很嚴(yán)謹(jǐn)
  于:哦
  郭:比如說有這么一出戲叫《杜十娘》
  于:恩
  郭:最后一折的時候叫“活捉孫富”
  于:對
  郭:小花臉扮演的孫富有一段唱腔,充分的體驗出這個小花臉唱腔的好處
  于:恩,這么著吧,您給唱一這段,怎么樣
  郭:喝,特別的好聽啊
  于:活捉孫富
  郭:一唱起來是這個味兒的
  于:來一段兒
  郭:(唱)有孫富囁呆呆獨守?zé)艄?,心思思意念念杜十美娘?br/>  貌似花、身若柳、飛雁落掌、羞花貌、沉魚容,壓倒了群芳,
  為美人施巧計花銀千兩,打動她全仗這巧舌如簧,
  不料想她不愿,將我來罵嚷,俠心女抱寶箱哎~投入長江啊,哎嗨哎嗨呀~
  于:嘿嘿,好
  郭:小花臉
  于:真是好聽
  郭:唱的好,嘴里還得干凈呢
  于:得清楚啊
  郭:啊,一個字一個字都得送的您耳朵里頭
  于:聽不見不行
  郭:包括評劇的小生,我認(rèn)為也非常講究
  于:小生啊
  郭:挺拔剛勁吶
  于:不一個風(fēng)格
  郭:曾經(jīng)有一次我認(rèn)識的一個老演員
  于:哦
  郭:唱的小生我覺得就不太到位
  于:怎么
  郭:他松懈,比較松懈
  于:哦
  郭:唱著戲(唱)聽譙樓打一更心發(fā)急躁,翻過來覆過去睡不安牢。
  聽完他這唱清明節(jié)上墳我都不敢哭
  于:怎么了
  郭:我怕他說我學(xué)他
  于:咳,太難聽了
  郭:所以說評劇啊,得把它研究到了家
  于:是
  郭:我認(rèn)為這個評劇來說,比較適合演這個才子佳人、愛情生活方面的故事
  于:哦
  郭:不太適合唱這個重大歷史題材的東西
  于:哦,大事不善于表達(dá)
  郭:尤其是國際題材的,不適合
  于:國家大事啊
  郭: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有這么一個電影叫《列寧在1918》
  于:哦,這好
  郭:喝,電影演的火
  于:對對對
  郭:有一家小評劇團(tuán)不上座兒
  于:恩
  郭:用評劇移植上演了《列寧在1918》
  于:評戲的
  郭:鬧了很多的笑話
  于:那怎么唱啊
  郭:它用了很多老評劇的唱腔,后邊還借鑒了河北梆子的旋律
  于:什么味兒啊
  郭:化妝可都一樣
  于:哦
  郭:列寧粘一頭套,穿著這個什么西裝、馬甲、背帶褲啊
  于:哦
  郭:這俫著出來
  于:哦,也這樣
  郭:一張嘴是老評戲
  于:怎么唱的
  郭:十月革命剛成功,國庫緊張糧食空。我-列寧,我命瓦西里去弄糧食,天到這般時分不見回來,你說這是咋著了涅?
  于:耶喝,咳咳。這什么味兒啊,這是
  郭:思前想后讓我放心不下呀~侖噸大大大大倉個啷才一來倉,大撲得倉
  于:要唱
  郭:(唱)列寧駕坐克里姆林宮
  于:呵呵
  郭:叫一聲斯拉~~列夫
  于:哎呀喝
  郭:上前聽分明
  于:哦
  郭:我命那瓦西里去把糧食弄
  于:恩
  郭:天到了這般時分,不見回程~
  于:哎呀咳咳咳,還擺姿勢呢
  郭:后邊上瓦西里,唱河北梆子間板
  于:怎么唱
  郭:八大倉才倉個嚨咚嚨咚里個兒嚨地倉~
 ?。ǔ⒊隽藮|宮啊,上彼得堡~~鏘鏘鏘鏘鏘鏘鏘~嘟~倉咣才咣才咣才咣,搶出糧食好幾包,忙向列寧去報告嗷~要這玩意有什么用啊
  于:說的是呢,太難聽了
  郭:所以說我認(rèn)為評劇還是好好唱自己的傳統(tǒng)劇目
  于:就是就是
  郭:很多的對兒戲,我認(rèn)為好
  于:對兒戲?
  郭:就是生、旦的對兒戲,比如說有這么一出叫《楊乃武與小白菜》
  于:嘿
  郭:這個戲是家喻戶曉啊
  于:名段兒
  郭:好聽,小生跟旦角,兩個人較勁的戲
  于:是啊
  郭:其中有一場叫“背弟寫狀”,我認(rèn)為是精華
  于:怎么叫“背弟寫狀”
  郭:楊乃武被屈含冤,在監(jiān)獄里邊,打算死,不告狀了
  于:呦
  郭:姐姐楊淑英來了
  于:啊
  郭:你不告不行啊,寫下狀紙來,姐姐給你進(jìn)北京城攢御狀去
  于:她去
  郭:監(jiān)獄里邊沒有桌子
  于:啊
  郭:姐姐趴在這兒,讓兄弟在這后背上寫這狀紙
  于:哎呀
  郭:很讓人感動啊
  于:太傷心了
  郭:特別的好聽,楊乃武這有一大段間板轉(zhuǎn)快板,好聽
  于:喝,再唱唱這段怎么樣,間板轉(zhuǎn)快板
  郭:我是愿意唱,但是這點兒光唱不足以表達(dá)情緒
  于:還要怎么辦
  郭:必須要做戲
  于:哦,還要演戲
  郭:這是兩個人吶
  于:進(jìn)人物啊
  郭:一個是楊乃武,一個是他姐姐楊淑英
  于:哦哦哦
  郭:我能唱楊乃武,誰來這楊淑英呢
  于:您別看我,我倒是豁的出去,可是我不會呀
  郭:這不要緊的,主要是聽我
  于:是
  郭:你配合一下知道嗎,你就一句詞
  于:什么詞
  郭:“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你這一說完了,我就趕緊拿起筆來連說帶唱,就齊了
  于:就聽您的了
  郭:特別簡單
  于:我就這么一句
  郭:來,來一遍聽聽啊
  于:還驗一遍
  郭:多新鮮吶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是這詞兒吧
  郭:沒錯,詞對了啊,來,說一遍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
  郭:你有點情緒,聲音再高一點
  于:哦哦,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
  郭:你稍微的再高一點點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
  郭:好多了,真聰明,你在高一丁點,不點點兒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
  郭:這個姐姐是宮里出來的
  于:太監(jiān)呀,是怎么的
  郭:嘰嘹嘰嘹的,這個啊
  于:怎么,您讓高點兒
  郭:你還得在情緒上,稍微高一點就行
  于:再高一點嘛!
  郭:再高點
  于:兄弟~我就算了吧,就這就更不是人聲了這個
  郭:行,也差不多了,我也歇過來了
  于:咳,您要歇著,后臺也能歇著
  郭:就這一句,兄弟趴姐姐背上寫,我這抄起筆來,鏜鏜鏜鏜鏜,這點地兒,說實在的
  于:主要聽您的
  郭:聽這個
  于:好,咱們開始
  郭:來,這就開始了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
  郭:趴呀
  于:真趴呀
  郭:多新鮮吶,做戲嘛。說完這話“叭”你就扔那兒了,我可愛看這個了
  于:你愛看像話嘛,我再摔個好歹的
  郭:你趴桌子這就行啊
  于:桌子上啊
  郭:趴這就行
  于:來啊
  郭:多新鮮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趴桌子上不動)
  郭:姐姐,你壓著我那桿筆了
  于:你早說好不好呢你
  郭:忘這茬了,你知道嗎
  于:就這遍戲好,趴這了
  郭:再來再來
  于:啊
  郭:再來再來再來
  于:開始嗎
  郭:開始吧,大伙兒都等著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
  郭:倉!故事發(fā)生在清朝末年,楊乃武打小,老師就說
  于:你先等會兒,先等會兒吧。別介紹劇情了行嗎
  郭:大伙都得知道這故事啊
  于:全知道,這還趴著一位,您沒明白嗎
  郭:把這茬忘了啊,都知道楊乃武了
  于:太清楚了
  郭:不用介紹了,來吧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
  郭:倉!小白菜這人吶,漂亮
  于:說小白菜!行了
  郭:她要叫小苤咧,這完了,二冬瓜,這都看不得
  于:有叫二冬瓜的嗎
  郭:小白菜,水靈,這東西
  于:行了行了,人物也不用介紹了
  郭:男女主人公都介紹完了
  于:大家全了解了
  郭:沒有廢話了
  于:不說別的了
  郭:這就開始
  于:再來啊
  郭:于老板您辛苦
  于:哎,您甭管啦!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
  郭:八大倉才倉個嚨倉嚨咚里個兒嚨地倉~這人可也不錯
  于:你說我干嘛你,說我干嘛呀你,你唱不唱啊
  郭:我怕你挑眼,你知道嗎
  于:我是不挑眼,我這腰都快折了
  郭:小心眼兒,你知道嗎
  于:唱吧,唱不唱啊
  郭:這就開始啦,沒廢話了,來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
  郭:八大倉才倉個嚨倉嚨咚里個兒嚨地倉~
  (唱)提羊毫,寫辯狀,悲痛難忍。鏘鏘鏘鏘鏘鏘鏘~
  江南郡、杭州府布滿烏云,
  我本是奉公守法一文舉,劉錫彤官報私仇害良民,
  邊寶賢顧私情官官相護(hù),巡撫堂俱都是顧利殺人,
  胡瑞瀾奉旨巡查江南郡,不知貪了多少銀,
  覆盆冤、千古恨,可憐我舉家大小命難存,
  冒死含冤求再審,要把這江南貪官風(fēng)卷殘云吶,
  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大!倉倉大叭倉才~撲!
  于:您這是楊乃武寫狀啊
  郭:郭德綱殺豬
  于:去你的吧!
郭德綱評書蛤蟆告狀
4個回答2022-06-18 22:59
你這個要求太高了點了,謝學(xué)士有,血濺白犬墳沒有,有普通的白犬墳,女狀元沒有,李半仙捉妖沒有,有王半仙,和張雙喜捉妖,蛤蟆告狀沒有,九頭十三命沒有,你是不是重新要一下?
郭德綱主持的節(jié)目中有一期來了一個山東大姐
1個回答2024-03-04 06:31
對說話特快!那是非常了得上的,他還上過河北影視的挑戰(zhàn)九宮格
楊三姐告狀是?
1個回答2024-02-16 21:07
  戲劇電影《楊三姐告狀》在全國上演,楊三姐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本文介紹了這一奇案的始末,和楊三姐本人數(shù)十年的坎坷生活。

  高楊二家奇案始末

  1918年春節(jié)前后,在河北省唐山以東約100里的灤縣,發(fā)生一起謀殺奇案。身為教書先生的高占英品行不端,與對屋住的大嫂有茍且之事,后又與五嫂勾搭上了。高妻楊二娥也知道此事,常與高爭吵。高占英怕家丑外傳,就與五嫂定計,趁夜深時刺死楊二娥,并對外偽稱“血崩”而死,盡快入殮,以掩人耳目。

  作案后,高極為恐慌,7天里曾三次持禮去楊家相拜,這自然引起楊家的猜疑。楊娥頭(楊三姐)年僅17歲,聰穎多智,性格倔強(qiáng),聽村人議論她二姐可能是被殺或被逼自殺,決心為姐報仇??墒菞钅负痛蠼隳懶∨率拢瑩?dān)心告不倒高家,反招倒霉。在三姐告狀離村時,大姐曾跪在當(dāng)路苦苦阻攔。準(zhǔn)備豁上性命為姐姐報仇的楊娥頭說:“他老高家不就是有錢嗎?俺要折騰他個家破人亡!”于是,在甸子村村正的支持下,娥頭前往灤縣,直奔縣衙大堂告狀。

  當(dāng)時還有被告上堂先下跪后答話的舊習(xí)??蓷钊悴还苓@一套,一屁股坐在大堂上,連喊冤枉。由于灤縣官府從縣長到巡長都受了高家的賄賂,所以是一狀不準(zhǔn),二狀又不準(zhǔn)。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楊三姐懷揣剪子,第三次上堂,準(zhǔn)備自刺身死,以激起公憤,達(dá)到為姐報仇的目的。幸好那天巡長手疾眼快,在楊三娥舉剪自殺時,奪下她手中的兇器,才避免了一場悲劇??h長懾于楊三娥的凜凜正氣,草草準(zhǔn)了狀。但未對高家進(jìn)行懲處。沉冤未雪,怎能心甘!楊家含憤賣了兩間草房,為楊國恩兄姐湊夠盤纏錢,打發(fā)他倆到天津告狀。

  說來湊巧。當(dāng)時直隸高等檢察廳上任了一位新廳長,軍伍出身,外號楊梆子。楊梆子為籠絡(luò)人心,獲取聲名,在徐律師等人的勸導(dǎo)下,于6月底親往灤縣查辦高楊二家案件。

  陰歷七月初二,天下著小雨。狗兒莊高家墳塋地周圍,一時匯聚許多百姓。由楊廳長監(jiān)督著,在楊家族人的痛哭聲里,將棺挖出開啟,檢驗吏從楊二姐尸體下腹取出一把尖刀。轟動一時的“開棺驗尸”奇案真相大白。楊廳長當(dāng)場給了縣長一記耳光,不久楊命人將兇手高占英拉至刑場絞死。

  成兆才移案上臺

  “翻尸倒骨”奇案引起的風(fēng)波平息了,但它那曲折的案情卻引起了窮苦藝人成兆才的深思苦索。成兆才是灤縣繩家莊人,藝名東來順,長工出身;幼年家貧,20歲后才識得兒個字,后隨戲班唱蹦蹦戲。

  狗兒莊奇案發(fā)生后,成兆才偷偷走訪了當(dāng)事人,在真人真事的基礎(chǔ)上稍做加工,就寫出了《槍斃高占英》一出平調(diào)梆子戲。這出戲情節(jié)起伏跌宕,人物性格鮮明,語言風(fēng)趣幽默,唱遍了灤縣、唐山、天津、北京,深為廣大群眾所喜愛。(后戲改名為《楊三姐告狀》。)

  在這期間,有兩個小故事是頗有趣味的。

  其一,高家高占英被處決后,鬧了個人財兩空,家道一天不如一天。《楊三姐告狀》一戲的廣泛傳唱,使其受到公眾輿論與社會良心的譴責(zé)。高家對此十分驚恐,帶上千元大洋找到成兆才,求他不要再演這出戲,成兆才斷然回絕了高家的大洋錢。

  其二,是《楊》劇進(jìn)天津演出后,楊廳長聽說他辦的一個案子上了戲臺,戲中還對他大加贊揚,就想親眼看看。有一天,楊梆子帶上護(hù)衛(wèi)來劇場看戲。戲中直隸高等檢察廳廳長出場了。楊梆子看著那長袍馬褂的斯文廳長,又聽那人開口念道:“本廳長--華柱國:”就立刻站起來說:“這寫的是姓華的,哪兒是我呀!”說完帶上衛(wèi)兵離開了劇場。

  楊三姐告狀以后

  就在當(dāng)年楊三娥準(zhǔn)備赴津告狀的時候,她的婆家怕沒過門的媳婦拋頭露面,招人議論,堅持要盡快完婚。楊三娥親到婆家哭訴二姐的冤情。婆家受了感動,才答應(yīng)她上津告狀,并囑咐回來后盡快過門。

  楊三娥嫁到了姜家。誰知過了三年,丈夫夭亡。幾年以后,楊又嫁到薛家。楊在薛家生了三男二女,丈夫不幸又去世。幾十年的孤苦日子,楊三娥硬是頂過來了。

  對于《楊三姐告狀》一戲,楊三姐是從不去看的。有一次她兒子套車帶她去鄰村看戲:她一打聽是演《楊》劇,立刻讓兒子轉(zhuǎn)過車回去了。

  1956年5月,評劇演員新鳳霞偕同記者,經(jīng)過長途跋涉,來到灤縣雙柳樹村,拜訪當(dāng)年的楊三姐。由于當(dāng)時薛家的成分問題,再加上多年來的種種流言,她是從不會見采訪客人的。那次雖經(jīng)縣、隊干部多方工作,會見也是不完滿的。1980年9月,年已八旬的楊三姐來到北京。她隨評劇院的同志來到廣和劇場,觀看《楊三姐告狀》。這是六十年來老人第一次看這出寫自己的著名評劇。波瀾起伏的情節(jié),悲憤激昂的唱段,把當(dāng)年的情景又再現(xiàn)在當(dāng)年的楊三姐面前。老人感慨萬千,潸然淚下。演出結(jié)束后,老人拉著演員的手說:“演得太好了,如同當(dāng)年的事又回到我的眼前,我心里真有說不出的滋味?!?/div>
楊三姐告狀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02 10:31
就是楊乃武的姐姐要告狀
楊乃武與小白菜冤案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十月,浙江省余杭縣所在地余杭鎮(zhèn)發(fā)生一起命案,豆腐店伙計葛品連暴病身亡。知縣劉錫彤懷疑本縣舉人楊乃武誘奸葛品連之妻畢秀姑,毒斃葛品連,對楊乃武與畢秀姑重刑逼供,斷結(jié)為“謀夫奪婦”罪,上報杭州府衙和浙江省署。杭州府與浙江省也照原擬斷結(jié),上報刑部。后經(jīng)楊乃武之姐楊淑英二次京控,驚動朝廷中一批主持正義的官員,聯(lián)名上訴。朝廷下旨,由刑部開棺驗尸,才真相大白,冤案昭雪。
楊乃武,余杭人氏,居住余杭鎮(zhèn)縣前街澄清巷口。清同治十二年八月中了舉人,時年33歲。他為人耿直,好管不平之事出有因,與余杭知縣劉錫彤積怨頗深。
當(dāng)時,鎮(zhèn)上有一漂亮姑娘名叫畢秀姑,因常穿綠衣白裙,街坊喚她外號“小白菜”。她18歲那年與葛品連成親,租住楊乃武家的后屋一間,兩家相處和諧,畢秀姑常到楊家聊天吃飯,楊乃武教畢秀姑識字經(jīng)。街坊中好事之徒便傳言“羊(楊)吃小白菜”。葛品連心中懷疑,遂搬出楊家,移住太平弄口。
十月初七日,葛品連身發(fā)寒熱,膝上紅腫,畢秀姑勸他在家休息,葛品連不聽,又去豆腐店幫工。初九日早晨回家時,畏寒發(fā)抖,喉中痰響,口吐白沫,至晚身死。至初十日夜間,尸身發(fā)變,口鼻有淡血水流出。其義母馮許氏懷疑他中毒。其母葛喻氏遂以其子死因不明,告之縣衙,懇求相驗。
知縣劉錫彤素與楊乃武有隙,聞告后,懷疑楊乃武與畢秀姑謀毒,親率衙役,仵作前往驗尸。時正午刻,死者皮色淡青,肚腹有浮皮疹皰。仵作沈祥見口鼻內(nèi)存血水流入眼耳,認(rèn)作“七竅流血”,用銀針探入咽喉有青黑物,認(rèn)為服毒致死。劉錫彤將畢秀姑帶回縣署審問,供不知情。次日動刑逼供,一連三拶(挾手指的刑具),畢秀姑受刑不過,誣稱與楊乃武私通,初五日授與砒毒,謀殺親夫。
劉錫彤即傳楊乃武對質(zhì)。楊乃武不認(rèn),怒斥知縣誣陷。因楊乃武是新科舉人,不便動刑。劉錫彤遂申請上司請其舉人斥革,然后對楊乃武動刑,楊被迫誣服。劉錫彤認(rèn)為案情已明,就將驗尸結(jié)果和審訊情況詳報杭州府。
杭州知府陳魯聽信知縣之言,對楊乃武濫施酷刑。楊被迫混供。說是初三日以毒鼠為名,在倉前錢寶生藥鋪買紅砒四十文,交葛畢氏。為補(bǔ)齊錢寶生賣砒的旁證材料,劉錫彤回余杭傳訊錢寶生核查,錢寶生供稱自己名喚錢坦,沒有用過錢寶生的名字,愛仁堂是小藥鋪,沒有賣過砒霜。縣衙師爺陳湖對錢寶生威脅利誘,又請任縣衙訓(xùn)導(dǎo)的倉前人章浚致函錢寶生,囑其大膽承認(rèn),決不拖累,如不承認(rèn),有楊乃武供詞為憑,要加重治罪。錢寶生才作了偽證,出具賣砒文書。
杭州知府陳魯見三證已齊,上報浙江巡撫楊昌睿。楊昌睿認(rèn)為案情確實,依原擬“謀夫奪婦”罪斷結(jié),上報刑部批復(fù)執(zhí)行。
楊乃武在獄中寫下訴狀,由胞姐楊淑英帶出,會同其其妻詹彩鳳,上京向都察院控告,結(jié)果被都察院押送回浙。第一次京控失敗,楊淑英去找楊乃武在杭州的同學(xué)吳以同。當(dāng)時吳以同在胡雪巖家任西席,正巧兵部右侍郎夏同善丁憂期滿回京,途經(jīng)杭州,胡雪巖為他餞行。席間,吳以同說及楊乃武之冤案,夏同善答應(yīng)回京相機(jī)進(jìn)言。
九月,楊淑英與詹彩鳳二上北京,夏同善介紹他們遍叩浙籍在京官員30余人,并向刑部投遞冤狀。夏同善又聯(lián)絡(luò)軍機(jī)大臣翁同龢,把本案內(nèi)情面陳兩太后。清廷下諭,派禮部侍郎胡瑞瀾(時兼任浙江學(xué)政)為欽差,在杭州復(fù)審。浙江巡撫揚昌睿調(diào)寧波知府邊葆誠、嘉興知縣羅子森、候補(bǔ)知縣顧德恒、龔心潼隨同審理。審訊時,楊乃武與畢秀姑翻供,即用大刑,把楊乃武兩腿夾折、畢秀姑十指拶脫。楊、畢兩人在重刑之下,再度誣服。
十月十八日,胡瑞瀾將案情報刑部,刑部詳細(xì)研究,發(fā)現(xiàn)情節(jié)多存不合,奏請朝廷。又令胡瑞瀾重審,諭明不得用刑。楊乃武拼死翻供。證人錢寶生已病故,無法定之讞。
十二月,浙江士紳吳以同、汪樹屏等三十余人聯(lián)合上告,請求將人犯解京審訊,以釋群疑。夏同善等京官多次在慈禧太后前為此案說話。朝廷下旨,責(zé)令楊昌睿將此案所有卷宗、人犯、證人、連同葛品連尸棺押運到京。劉錫彤也解任同行。
光緒二年十二月,刑部大審,都察院、大理寺會審,楊乃武剖辯案發(fā)經(jīng)過,否認(rèn)通奸謀毒之事,畢秀姑口呼冤枉,照實直說。又審問尸親及證人,提審門丁沈彩泉、仵作沈祥、愛仁堂藥鋪伙計等人,都供出真情。接著,開棺驗尸,確屬病死,并非中毒。蒙冤三年多的案件終于真相大白。
二月十六日,清廷下諭,革去劉錫彤余杭縣知縣職務(wù),從重發(fā)往黑龍江贖罪。杭州知府陳魯、寧波知府邊葆誠、嘉興知縣羅子森、候補(bǔ)知縣顧德恒、龔心潼、錫光草率定案,予以革職。侍郎胡瑞瀾、巡撫楊昌睿玩忽人命,也予以革職.其他人員也以擬罪,仵作沈祥杖八十,徒二年.門丁沈彩泉杖一百,流放三千里.章浚革去訓(xùn)導(dǎo)之職.葛品連之母沈喻氏杖一百,徒四年.畢秀姑不避嫌疑,致招物議,杖八十.楊乃武不遵禮教,革去舉人.陳湖因監(jiān)斃、錢寶生病故,免去刑罰。
楊畢冤案歷經(jīng)三年又四個月,案情曲折,轟動朝野。楊乃武出獄后,以養(yǎng)蠶種桑為生,民國3年(1914)患瘡疽不治而死,年74歲,墓在余杭鎮(zhèn)西門外安山村。畢秀姑出獄后,在南門外石門塘準(zhǔn)提庵為尼,法名慧定。民國10年(1930)圓寂,年76歲。
楊三姐告狀的介紹
1個回答2024-02-10 23:55

本劇根據(jù)經(jīng)典評劇改編,而評劇《楊三姐告狀》取材于發(fā)生在河北灤縣的一個真實的故事,民國七年,灤縣土豪高貴章之子高占英,娶雇農(nóng)之女楊二姐為妻。高流氓成性,與其大嫂裴氏、五嫂金玉通奸,楊二姐好言勸夫改邪歸正,高非但不聽,反起歹意,伙同裴氏、金玉及其族叔高貴和(高拐子)將二姐害死。楊三姐隨母到高家吊孝,發(fā)現(xiàn)疑跡,要求辨明二姐死因。高家百般阻撓,掩蓋事實真相。楊三姐憤而赴縣衙告狀,縣官受賄,貪贓枉法,判高家賠款了結(jié)。楊三姐不服,又赴天津高等檢查廳上告。新任廳長為沽名釣譽(yù),立即準(zhǔn)訴,經(jīng)開棺驗尸,查明真相,將兇手法辦處決。楊三姐告狀獲勝,楊二姐之冤得平。

楊三姐告狀劇情簡介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09 07:43
1、《楊三姐告狀》是由黃力加執(zhí)導(dǎo),徐兵、王離、蘭少寅編劇,楊若兮、寇振海、蔣愷、鄧英主演的涉案懸疑劇。該劇根據(jù)同名評劇改編,講述了清末民初一樁轟動朝野的命案,少女楊三娥為了替慘死的姐姐伸冤,沖破重重險阻,層層上告,最終使兇手伏法的故事。
2、山東藩臺楊康源一人承擔(dān)了挪用軍餉的罪責(zé)。臨刑前,他把妻女托付給山東巡撫高敬堂。被罷官的高敬堂贖出了被賣進(jìn)妓院的楊妻及女兒楊二娥和楊三娥,并命次子高成棟娶二娥為妻。
3、高敬堂的填房夫人林媚春和高成棟有私情。見高成棟成婚,林媚春妒火中燒。在林媚春的舅舅吳獻(xiàn)銘的安排下,二娥在林媚春房里撞見了衣衫不整的高成棟。當(dāng)三娥找高成棟算賬時,二娥把事情按了下去。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