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廟會二人轉(zhuǎn)全集

北京廟會
1個回答2024-03-17 02:38
大觀園里有冰場嗎?一般冰場門票另交,平常10塊,節(jié)假日20.
北京最有名的“八個廟會”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11 12:34

北京最有名的“八個廟會”是:

1.都城隍廟廟會。

2.土地廟廟會。

3.白塔寺廟會。

4.護國寺廟會。

5.隆福寺廟會。

6.廠甸廟會。

7.白云觀廟會。

8.北京郊區(qū)廟會。

廟會: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jié)場"。是中國民間宗教及歲時風俗,一般在農(nóng)歷新年、元宵節(jié)、二月二龍?zhí)ь^等節(jié)日舉行。也是中國集市貿(mào)易形式之一,其形成與發(fā)展和地廟的宗教活動有關(guān),在寺廟的節(jié)日或規(guī)定的日期舉行,多設(shè)在廟內(nèi)及其附近,進行祭神、娛樂和購物等活動。廟會流行于全國廣大地區(qū)。

北京最有名的八個廟會 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5-16 02:20
  不一定非是八個吧????!





  (一)都城隍廟

  都城隍廟中供奉著守護北京城池的神仙--城隍老爺。在今成方街一帶。清末一場大火,將廟燒毀。然而這座古廟于老北京的經(jīng)濟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是北京廟會的誕生地。

  在明代都城隍廟的廟會規(guī)模相當可觀。明代的《燕都游覽志》說:"廟市者,以市于城西之都城隍廟而名也,西至廟,東至刑部街,約三里許,大略與燈市同。每月以初一、十五、二十五開市,較多燈市一日耳。"明代一年一度的燈市,可轟動九城,能與燈市相比的都城隍廟廟會,其盛況可想而知了。

  清代除了每月三天的廟會外,每年農(nóng)歷五月十一日還由太常寺官員在此舉行祭祀城隍的盛大活動。屆時,香客游人絡(luò)繹不絕,小商小販云集此地,高聲叫賣,熱鬧非凡。"鬧市口"即是記載當時廟會盛況的地名。由于廟會上"游上填塞,故多草竊剪綹之事",少不了打架斗毆事件的發(fā)生,因而留下"鬧市口常鬧事,太平橋不太平"的諺語。

  廟會上不僅吃穿用的商品無所不有,而且還有珍奇異寶,連一些外國客商也趕廟會,做生意。明代有這樣的記載:"碧眼胡商,飄洋香客,腰纏百萬,列肆高談。" 隨著社會的發(fā)達,都城隍廟的廟會逐漸衰落,被廣安門里的報國寺廟會取代。不久琉璃廠市場又取代了報國寺廟會。



  (二)土地廟

  土地廟也叫"都土地廟",在宣武門外下斜街路西,廟的規(guī)模不大,廟會的規(guī)??刹恍 C吭路耆袕R會,以商業(yè)活動為主?!豆饩w順天府志》說:"每旬之三有廟市,游人雜沓,與護國、隆福兩寺并稱勝。"能與號稱"東西二廟"的廟會"并稱勝",足見其盛況不一般。商販貨攤和文藝演出場地多在廟的四周,春秋旺季攤位可擺到廣安門大街上。

  土地廟周圍多是普通城市勞動人民和菜農(nóng)、花農(nóng),因此土地廟的廟會上,多是一般市民所需要的日用器皿,鍋碗瓢盆,中小農(nóng)具,種籽秧苗,而很少看到珍寶翠鉆、古玩字畫等有錢人喜歡的東西。廟會上的鮮花買賣,是土地廟廟會的一項主要特色,因其于花鄉(xiāng)--豐臺十八村毗鄰,所以這里的鮮花遠勝其他廟會。鮮花的品種又多又鮮,而且還不乏奇花異草。土地廟的廟會上還有一種商品特別多,這就是雞毛撣子。舊北京老百姓用它們打掃衛(wèi)生,還是室內(nèi)不可缺少的擺設(shè)。尤其是春節(jié)前,雞毛撣子是各家各戶不可缺少的工具。

  新中國成立初期,土地廟的廟會還興旺過一個時期,現(xiàn)在廟會不多了,但是廟的建筑還在,不過已作為民居,面目全非了。



  (三)白塔寺

  白塔寺在北京阜成門內(nèi)大街路北。正名妙應(yīng)寺,是北京名剎,因寺內(nèi)有座"以鎮(zhèn)都邑"的藏式佛塔,通體皆白,故俗稱白塔寺,而正名妙應(yīng)卻鮮為人知。 白塔寺的廟會在農(nóng)歷每月五、六兩日舉行,是北京主要廟會之一。清末《舊京瑣記》云:"…有期集者,逢三之土地廟,四、五之白塔寺,七、八之護國寺,九、十之隆福寺,謂之四大廟市,皆以期集。白塔寺的廟會與護國寺廟會基本相同,因白塔寺與護國寺不但位置相鄰,而且廟會的日期也相近。 廟會期間,除與其他廟會類似的山貨、百貨、食品、玩具和農(nóng)副產(chǎn)品等貨攤外,木碗貨攤是其特色?!杜f都文物略》中說:"白塔寺的木碗花草、土地廟木器竹器,皆屬特有。"賣蛐蛐罐、蟈蟈葫蘆、鳥籠子市場也是白塔寺廟會的特有市場。這些東西不但有它的實用性,而且由于制作講究,工藝復雜,很多都已成為精美的藝術(shù)品。

  新中國成立后,公私合營之后白塔寺廟會停止了。



  (四)護國寺

  護國寺位于北京西城西四牌樓之北,護國寺街西口內(nèi)路北。廟會定在農(nóng)歷每月七、八兩日。

  護國寺廟會上貨攤多,貨物齊,在這里不僅買貨,還可以聽聽相聲,看看雜耍,真是吃、穿、用、玩應(yīng)有盡有。《京都竹枝詞》中云:"東西兩廟貨真全,一日能消百萬錢,多少貴人間至此,衣香猶帶御爐煙。"

  護國寺廟會上玉器攤很盛。北京是數(shù)代帝都,很多高超的工匠集中北京,使北京成為玉器產(chǎn)地,廟會期間,達官顯貴多愛逛玉器攤。餑餑鋪和扇子鋪在廟會上也是個大行業(yè)。扇子有便宜的蒲扇,中檔的羽毛扇,高檔的折扇和團扇。折扇和團扇上不僅雕刻花紋圖案,還鑲嵌珠玉寶石。扇面還有畫師作畫,書法家題字。往往一把扇子就是一件珍貴的藝術(shù)品。



  (五)隆福寺

  隆福寺位于北京東城東四牌樓之西,是北京名剎之一,當初廟里的香火十分興旺,是"東西兩廟"之東廟。每旬九、十有廟會。因此地繁華,游人眾多,有的攤販為多賺錢,九、十兩天之后不走,繼續(xù)營業(yè)一兩天,這樣隆福寺的廟會就由每旬兩天變?yōu)榉昃?、十、一、二這4天了。

  隆福寺廟會的規(guī)模居京城廟會之首位?!度障屡f聞考》中說:"……每月之九、十有廟市,百貨駢闐,為廟市之冠"《燕京歲時記》云:"九、十開東廟,開廟之日,百貨云集,凡珠玉、綾羅、衣服、飲食、古玩、字畫、花鳥、魚蟲以及尋常日用之物,星卜、雜技之流,無所不有。乃都城內(nèi)一大市會也"。該廟會上珠寶玉器、文玩古董很多。雕漆買賣在這里也很興旺。最具特色的是隆福寺小吃,多種多樣,隨季變換。至今這里的小吃店還頗有名氣,保留著一些傳統(tǒng)品種,受到老北京人的歡迎。廟會上洋煙畫攤前也常常是擠滿了人,過去有搜集洋畫片的,和現(xiàn)在集郵相似,因此產(chǎn)生了交換洋煙畫的"自由市場"。隆福寺后門通錢糧胡同,兩側(cè)聚集著很多乞丐,等候逛廟的人給他們一些施舍。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將各種攤販集中在廟前的大棚內(nèi),固定攤位,獨自經(jīng)營。名曰"東四人民市場",后改為國營百貨商場。80年代又把前面只有一層的營業(yè)大棚拆掉,換了一座高八層,設(shè)備先進的商業(yè)大廈,改名為"隆福大廈"。原隆福寺廟的建筑已蕩然無存。



  (六)廠甸

  廠甸位于北京和平門外琉璃廠一帶。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有廟會,是老北京春節(jié)期間游人最多,最熱鬧的地方,當時很少有人不去逛趟廠甸的。

  明嘉靖間為了皇宮和皇族的安全,把原在東華門、燈市口一帶的燈市部分移到琉璃廠附近。上元節(jié)時這時搭棚懸燈,熱鬧非凡。宣武門外是各省會館集中之地,各省考生常居于此,暇時多愿到琉璃廠逛逛,對促進琉璃廠書肆和文物、南紙店鋪的發(fā)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清代中晚期,社會上一些暴發(fā)戶附庸風雅,不讀書也大量購買書籍,放在家里擺樣子。不懂文物的人,也買名人字畫,名瓷和青銅器,也促進了琉璃廠的古籍、文物行業(yè)的興盛。

  廠甸廟會是由看燈逐漸形成廟會的,從乾隆年間就規(guī)模相當可觀了。廟會上幾乎無所不有、無所不包,各色貨物五花八門,逛廟會的人是工農(nóng)兵學商,各行各業(yè)的人都有。無論男女老少到廠甸都能各有所獲。

  新中國成立初期,經(jīng)過聯(lián)營合并,琉璃廠的店鋪所余無幾。三中全會后,政府投資恢復琉璃廠文化街。1985年國慶節(jié)起很多店鋪相繼開張,以嶄新的面貌接待中外賓客,琉璃廠又成了名符其實的文化街。



  (七)白云觀

  白云觀位于北京西便門外,復興門外白云路之東。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一至十九日有廟會。以宗教活動為主。

  白云觀是北京最大的道觀,號稱"全真第一叢林"。白云觀正月開廟的主要活動有"會神仙","順星","打金錢眼","摸石猴"等等。傳說正月十九日丘處機要降臨人間超度有緣者。廟會期間以出售香燭紙箔神像最多,其次是各種食品、兒童玩具等,日用百貨為數(shù)不多。會期還有各處民間花會獅子、高蹺、旱船都來進香表演,鑼鼓不斷,熱鬧異常。

  逛白云觀還有一個很愜意的活動,就是騎小毛驢。1987年起,在白云觀"春節(jié)民俗廟會"上又恢復了騎小毛驢的活動。目前白云觀是中國道教協(xié)會所在地,恢復了宗教活動,并對外開放。



  除上述著名廟會外,老北京還有五顯財神廟廟會,朝外東岳廟廟會,蟠桃宮廟會也都有名。

  北京郊區(qū)縣的廟會亦極富特色,除前述的妙峰山外,Y吉山碧霞元君祠、白龍?zhí)兜?開潭"、戒臺寺的晾經(jīng)、天臺山"魔王"、西頂娘娘廟"七十二司"等處廟會都很出名。
淮北有哪些廟、、、叫什么、該怎么去?
1個回答2024-05-18 08:23

相山廟,現(xiàn)在叫相山寺了,就在相山公園里面,五元的門票~~而且市區(qū)打車都是4元全城都可以到,想走的話就一路向北走,公園最北端就是

北帝廟來歷?
1個回答2024-05-20 10:35

北帝廟建于清朝干隆48年(1783年),是長洲島上歷史最悠久的廟宇。北帝像一腳踏神龜,一腳踏靈蛇,代表無尚權(quán)威。神壇兩旁立著千里眼和順風耳兩員大將,而旁殿則設(shè)有青龍及白虎像。北帝廟內(nèi)保存不少文物,包括一塊清朝的金木雕、一把相傳鑄于宋代的大鐵劍。鐵劍據(jù)說是由漁民于海上網(wǎng)得,用以獻奉北帝。

  長洲每年農(nóng)歷四月初八(通常是4或5月份)會舉行為期一周的“太平清醮”(包山節(jié))。傳說清朝中葉(18世紀)時,長洲發(fā)生大瘟疫,死人無數(shù),后來得到玄天上帝的指示,請僧侶設(shè)壇,超渡水陸孤魂,瘟疫才得制止。后來居民為了酬謝神恩,每年舉行包山節(jié),在北社街北帝廟前建醮,日間有會景大巡游,包括醒獅和麒麟表演、神像游行、樂隊演奏及飄色巡游等節(jié)目。太平清醮的高潮是為期兩天的飄色巡游。巡游時,小孩子穿上戲服,站在高架上巡游大街小巷,遠看有若半空中飄行,煞是有趣。另外,北帝廟前會豎立數(shù)座包山(鋪滿包子的尖頂竹棚),祭祀后這些包子會派發(fā)予居民,據(jù)說可為全年帶來福祗。

北京廟會
1個回答2024-03-29 18:39
由來



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也逐漸形成。它們互相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生存競爭,在南北朝時都各自站穩(wěn)了腳跟。而在唐宋時,則又都達到了自己的全盛時期,出現(xiàn)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如圣誕慶典、壇醮齋戎、水陸道場等等。佛道二教競爭的焦點,一是寺廟、道觀的修建。二是爭取信徒,招徠群眾。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均增加了媚眾的娛樂內(nèi)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善男信女們趨之若鶩,樂此不疲,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隨喜添趣。為了爭取群眾,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所謂“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xiāng)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后,大興佛事,每年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陽城各寺都將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時,佛像有千余尊。出行時的隊伍中以避邪的獅子為前導,寶蓋幡幢等隨后,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唐宋以后廟會的迎神、出巡大都是這一時期行像活動的沿襲和發(fā)展。并漸次推廣到四川、湖廣、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風才衰落,很少見于記載。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們還在寺、觀中舉辦道場,定期進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動,坐等信徒俗眾前往齋戒聽講,頂禮膜拜。



舊時北京廟會



甸廟會:年三十兒再布置記者今天上午來到廠甸廟會所在地南新華街,由于是早高峰時段,拓寬了的街面上車流不斷,卻并沒有太多的廟會氣氛。據(jù)廠甸廟會主辦單位負責人馬先生介紹,今年的廠甸廟會將在年三十晚上才開始布置,而電影大棚要到正月初一早上才會搭建完畢。大觀園紅樓廟會:兩面大鼓撐門面今天上午,記者在大觀園內(nèi)“省親別墅”牌樓前的湖面上看到,工人師傅已經(jīng)將兩面直徑達3米長的大鼓架到了演出臺。大觀園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湖面大鼓將是廟會的重頭戲,以排山倒海、壯懷激蕩而聞名遐邇的“太原重工”鼓樂隊再次進京,奏響本次廟會“西北鼓”的主旋律。廟會的變化:1985年,停辦近20年的廟會開始恢復,其中,最具文化特色的有地壇廟會、龍?zhí)稄R會、白云觀廟會和大觀園廟會。北京叫賣大王、民俗專家臧鴻告訴記者,現(xiàn)在的廟會還有許多不同于舊廟會的地方。吃:豆汁等京味兒小吃依然保留,同時增加了很多年輕人喜歡的各地小吃;人:以前是老人帶著孩子來逛廟會,現(xiàn)在逛廟會成了年輕人游玩的時尚;演出:以前表演的都是北京花會,主要是高蹺、戲曲演出等,形式比較單一,現(xiàn)在全國各地的演出單位齊聚北京廟會,表演節(jié)目豐富多彩。目的:北京的春節(jié)廟會已經(jīng)不僅僅是禮佛拜神之地。在節(jié)日里,人們會以廟會為中心,朋友相聚、全家同游、同事相隨,增進感情。
北京紅廟來歷
1個回答2024-03-08 11:12

紅廟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周邊有紅廟北里、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學生公寓、人民日報社等小區(qū)。

位于朝陽區(qū)西部。東起慈云寺,西至西大望路,北始朝陽路,南至北京第一熱電廠。舊稱紅廟村。

西大望路向北的延長線是金臺路。金臺路、西大望路、朝陽路相交處的西南角舊有廟,稱紅廟。紅廟所在的村子稱紅廟村。據(jù)民國時調(diào)查,此廟建于道光十八年(1838),私建。占地四畝三分,有房屋四十五間,附屬耕地二十二畝五分。有大小泥像四十位,小銅像十四尊,小木像八尊。北京的關(guān)帝廟多稱紅廟。此廟當亦是關(guān)帝廟。五十年代,北京勞動學院在此建校,即今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東教區(qū)),將此廟拆除。經(jīng)貿(mào)大學大門內(nèi)的數(shù)株柏樹,或是紅廟舊跡。

紅廟左近泛稱紅廟,小區(qū)建成后,亦引之以為稱。七十年代曾改稱甘露園中里東巷與甘露園中里西巷。1981年改回原稱。八里莊辦事處駐此。紅廟南側(cè)舊有清輔國公祜世塔墓。墓主是清太祖二弟穆爾哈齊九子。改無存。紅廟北側(cè)的小區(qū)稱紅廟北里。


淮北相山廟的簡介?
1個回答2024-03-13 03:53

相山廟及顯通寺 顯通寺位于風景秀麗的香山公園境內(nèi),總占地面積6萬多平方,四周群山環(huán)繞,綠樹成蔭,是淮北唯一古建筑,又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建于西晉太康五年,宋神宗親賜‘顯通寺’匾額,更有清乾隆親書‘惠我南黎’贊頌寶剎 寺內(nèi)古柏參天,落鳳桐,銀杏樹高聳入云。

相王殿,天王殿,滲水崖歷史悠久,新建的大雄寶殿,地藏寶殿佇立在半山之上,金碧輝煌,雄偉壯觀,廣場各種花草點綴大地,合攏覽抱的古樹遮陰蔽日,四季常青,使你陶醉于此。如入仙境,名聞天下,迎來八方貴賓,香客觀光朝圣

北京廟會
1個回答2024-03-13 13:47
北京廟會



時間:農(nóng)歷臘月二十九至農(nóng)歷正月初七

龍?zhí)稄R會

地點:龍?zhí)豆珗@



紅樓廟會

地點:大觀園內(nèi)及周邊



地壇廟會

地點:地壇公園



朝陽公園洋廟會(北京朝陽國際風情節(jié))

地點:朝陽公園



廠甸廟會

地點:北起宣武區(qū)南新華街和平門路口,向南經(jīng)虎坊橋路口至虎坊路文化廣場



北京蓮花池廟會

地點:蓮花池公園



東岳廟春節(jié)文化廟會

地點:朝陽區(qū)東岳廟



白云觀廟會

地點:西城區(qū)白云觀



紅螺寺廟會

地點:紅螺寺景區(qū)
北京廟會的由來與意義?
1個回答2024-03-14 02:15
北京廟會的由來:人在過年的時候免不了會想起從前的事,尤其像北京這樣有著厚重文化底蘊的城市。北 京人養(yǎng)寵物的歷史可長了,學問、講究也多。從寵物習俗的變遷,我們可以尋找到生活軌跡 的變化。

養(yǎng)貓養(yǎng)貓,是人們生活的樂趣之事,且由來已久,《禮記》中就有記載。老北京養(yǎng)貓講 究品種,大多以毛長者為貴,“柔毛有四五寸者為珍”。這種貓尤顯頭大威武,且披肩長毛下垂,類似雄獅之相,故稱為獅子貓。在這個品種內(nèi),還要以毛色的好壞來區(qū)別貓的高下。一般認為白者、黃者為上品,黑者、雜色者次之。又按皮毛花紋賦予不同的雅稱,如白貓黑尾 者,稱為“雪中送炭”;上半身黑而下半身白者,謂之“烏云蓋雪”;白貓頭尾具黑者為“鞭打繡球”。據(jù)說,貓的花色變幻有百余種,但絕佳的并不多見。此外,貓眼必以兩色者為貴, 名曰“雌雄眼”。俗說“爹一只,媽一只”,此為“波斯種”。但老北京人不喜歡養(yǎng)白尾貓,以為不祥。

早年富戶養(yǎng)貓者以羊肝煮熟、剁碎拌以白米飯,以熏苦腸拌飯者次之,貧戶則從油鹽店 買來無鹽干魚,謂之“貓魚兒”,用溫水發(fā)開剁碎,摻在揉碎的窩頭渣子里,屬于窮喂。

北京人認為養(yǎng)貓乃高尚之情趣,其來源多系親朋間互相贈送,以為禮品。那時的老北京 人不賣貓,還把賣貓、賣狗視為破產(chǎn)的象征,決不肯為。

很多知名人士都養(yǎng)貓。比如,著名畫家豐子愷養(yǎng)貓、畫貓;冰心老人家的咪咪在貓譜上 名“雪里送炭”;老舍先生養(yǎng)貓,端木蕻良先生也養(yǎng)貓。作家養(yǎng)的貓有一種“優(yōu)越”,它們常 是名家筆下的生花文章。

一些愛貓者還賦予某個品種的貓以特殊的意義———貓王。據(jù)說“貓王”的條件是:體重須達八斤以上,謂“八斤貓能逼千斤鼠”;其膚色只限于純黃或純貍,且有虎紋,頭扁圓, 耳小而薄;眼睛須是所謂“金眼夜明燈”者。其臉譜須是白嘴盔子、紅鼻頭,嘴旁各有手指肚大小的一塊黃點,俗稱“蝴蝶斑”,觸須堅如鋼針。不論黃、貍毛色,肚皮須純白色。尾巴由長毛組成,狀如“火焰”,謂之“麒麟尾”,不認識的往往稱為“禿尾巴根子”??偲饋砑词仟{頭、虎身、麒麟尾。另外,貓王都是雄性的,雌性一律不上譜。

北京廟會的意義:文化傳統(tǒng)的傳承!

民間節(jié)目的流傳!

物資展銷!

菩薩誕生紀念!



廟會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jié)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同時它又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fā)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

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也逐漸形成。它們互相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生存競爭,在南北朝時都各自站穩(wěn)了腳跟。而在唐宋時,則又都達到了自己的全盛時期,出現(xiàn)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如圣誕慶典、壇醮齋戎、水陸道場等等。佛道二教競爭的焦點,一是寺廟、道觀的修建。二是爭取信徒,招徠群眾。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均增加了媚眾的娛樂內(nèi)容,

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善男信女們趨之若鶩,樂此不疲,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隨喜添趣。為了爭取群眾,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所謂“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xiāng)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后,大興佛事,每年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陽城各寺都將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時,佛像有千余尊。出行時的隊伍中以避邪的獅子為前導,寶蓋幡幢等隨后,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唐宋以后廟會的迎神、出巡大都是這一時期行像活動的沿襲和發(fā)展。并漸次推廣到四川、湖廣、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風才衰落,很少見于記載。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們還在寺、觀中舉辦道場,定期進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動,坐等信徒俗眾前往齋戒聽講,頂禮膜拜。

原來屬于民間信仰的報賽酬神活動,紛紛與佛道神靈相結(jié)合。其活動也由鄉(xiāng)間里社逐漸轉(zhuǎn)移到了佛寺和道觀中進行。在佛、道二教舉行各種節(jié)日慶典時,民間的各種社、會組織也主動前往集會助興。這樣,寺廟、道觀場所便逐漸成了以宗教活動為依托的群眾聚會的場所了。

而這些宗教活動逐漸世俗化,也就是說更多的是由民間俗眾出面協(xié)商舉辦。這種變化,不僅大大增加了這些活動自身的吸引力和熱鬧程度,也使這些活動中的商貿(mào)氣息隨著群眾性、娛樂性的加強而相應(yīng)增加。在宗教界及社會各界的通力協(xié)助下,使廟會活動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雖然這一時期的廟會不論從其數(shù)量還是規(guī)模,在全國都已形成蔚為大觀的局面,但就廟會的活動內(nèi)容來說,仍偏重于祭神賽會,而在民間商業(yè)貿(mào)易方面相對薄弱。廟會的真正定型、完善則是在明清以至于近代。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