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斗14評書

君可不君臣不可不臣出處?
1個回答2024-03-12 04:36

出自《太史公自序》:“夫不通禮儀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則犯,臣不臣則誅,父不父則無道,子不子則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過也.”

至于這句:君可以不君,臣不能不臣,可能是后人引申出來的,

君是君來臣是臣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2-03 08:20

君是君來臣是臣的典故:

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才能治理好國家??鬃诱f:“君主要謹(jǐn)守君道,臣子要謹(jǐn)守臣道,父親要盡父道,子要盡子道?!本肮f:“講得好呀!假若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即使有糧谷,我能吃得上嗎?”

此問答發(fā)生的歷史背景據(jù)《史記》記載,應(yīng)該是發(fā)生在公元前516年前后,孔子這一年36歲。齊景公于公元前547年-公元前490年在位,姜姓,呂氏,名杵臼,齊靈公之子,齊莊公之弟。孔子適齊,正是齊景公納衛(wèi)受魯,奮發(fā)圖強的階段。

對于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回答的雖然簡潔,但是充分表達(dá)了自己的政治理念,也得到了齊景公的高度評價。



君臣的相處之道:

君臣之道指君臣之間的相處法則,也就是互相尊重,你敬我一寸,我敬你一尺。 賢明的君主總是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當(dāng)腹心,以死相報。比如說劉皇叔用關(guān)羽、張飛、諸葛亮, 至今傳為美談。

其實在現(xiàn)代,君臣之道可以適用于領(lǐng)導(dǎo)和下屬之間。領(lǐng)導(dǎo)和下屬之間,領(lǐng)導(dǎo)按規(guī)矩禮儀對待下屬,將下屬看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下屬做好自己的工作。這是最基本的了。

君君臣臣文言文翻譯
1個回答2023-06-25 18:16
贊同一樓的!
郭德綱的君臣斗
3個回答2022-09-19 14:54
君臣斗
是郭德綱在“快樂依然”匯演中的單口專場中說的
不是單一版本~郭德綱沒在園子里說全本的君臣斗
有是君則有是臣有是臣則足以相是君也說的是什么道理
1個回答2024-02-19 11:39
有是君則有是臣有是臣則足以相是君也說的道理是:君臣之間的相處法則,也就是互相尊重,你敬我一寸,我敬你一尺。賢明的君主總是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當(dāng)腹心,以死相報。以上就是有是君則有是臣有是臣則足以相是君也說的道理。
誰知道“臣?xì)⒕庇纸小俺紡s君”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2-16 09:11
是齊宣王和孟子吧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于傳有之?!痹唬骸俺紡s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諸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齊宣王問道:“商湯流放夏桀,周武王討伐紂王,有這樣的事嗎?”孟子回答說:“有這樣的傳言”。有傳言說“臣子殺他的君主,可以嗎?”有的說“篡位竊國的人中有仁愛的才能被稱作賊,篡位竊國的人中有道義的人才能被稱為殘。有道義仁愛的人被稱為一個大丈夫。聽說這些大丈夫了,從來沒有聽說過殺國君。
請問 你發(fā)的 君臣斗 是誰說的啊
1個回答2022-09-04 09:41
有很多的版本,殷文碩的比較全,劉寶瑞說的很逗,大師風(fēng)范,但不全!
求個郭德綱君臣斗(全)
4個回答2022-05-04 03:10
愛死你拉,郭德綱真牛,于謙很忠厚。我很喜歡
誰知道“臣?xì)⒕庇纸小俺紡s君”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3-01 13:56
是齊宣王和孟子吧?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于傳有之?!痹唬骸俺紡s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諸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齊宣王問道:“商湯流放夏桀,周武王討伐紂王,有這樣的事嗎?”孟子回答說:“有這樣的傳言”。有傳言說“臣子殺他的君主,可以嗎?”有的說“篡位竊國的人中有仁愛的才能被稱作賊,篡位竊國的人中有道義的人才能被稱為殘。有道義仁愛的人被稱為一個大丈夫。聽說這些大丈夫了,從來沒有聽說過殺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