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虎丘山塘街評彈

請問,蘇州虎丘內(nèi)有什么傳說故事,謝謝。
1個回答2024-02-26 16:24
沒有什么傳說吧,不過里面還是很有意思的,我還是去年5月份去的,一年多了,那里擺的盆景和假山特漂亮
蘇州虎丘幾點開門
1個回答2024-06-06 17:06
虎丘景區(qū)開放時間:7 :30 — 17 :30
只要是蘇州的傳說都行(不是虎丘的)
1個回答2024-03-04 15:51
干將、莫邪是兩把劍,但是沒有人能分開它們。干將、莫邪是兩個人,同樣,也沒有人能將他(她)們分開。干將、莫邪是干將、莫邪鑄的兩把劍。干將是雄劍,莫邪是雌劍。干將是丈夫,莫邪是妻子。干將很勤勞,莫邪很溫柔。干將為吳王鑄劍的時候,莫邪為干將扇扇子,擦汗水。三個月過去了,干將嘆了一口氣。莫邪也流出了眼淚。莫邪知道干將為什么嘆氣,因為爐中采自五山六合的金鐵之精無法熔化,鐵英不化,劍就無法鑄成。干將也知道莫邪為什么流淚,因為劍鑄不成,自己就得被吳王殺死。干將依舊嘆氣,而在一天晚上,莫邪卻突然笑了。看到莫邪笑了,干將突然害怕起來,干將知道莫邪為什么笑,干將對莫邪說:莫邪,你千萬不要去做。莫邪沒說什么,她只是笑。干將醒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莫邪沒在身邊。干將如萬箭穿心,他知道莫邪在哪兒。莫邪站在高聳的鑄劍爐壁上,裙裾飄飛,宛如仙女。莫邪看到干將的身影在熹微的晨光中從遠處急急奔來。她笑了,她聽到干將嘶啞的喊叫:莫邪……,莫邪依然在笑,但是淚水也同時流了下來。干將也流下了眼淚,在淚光模糊中他看到莫邪飄然墜下,他聽到莫邪最后對他說道:干將,我沒有死,我們還會在一起……鐵水熔化,劍順利鑄成。一雄一雌,取名干將莫邪,為了紀(jì)念這對鑄劍大師,蘇州便有了干將路與莫邪路。
蘇州虎丘有怎樣的由來?
1個回答2023-11-28 15:28
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此山高僅36米,但古樹參天,周圍有不少名勝。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特別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虎丘自古以來就是著名游覽勝地,蘇東坡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者,乃憾事也?!被⑶鸸袍E很多,傳說豐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韻,堪稱“吳中第一名勝”。

另有傳說,現(xiàn)在的虎丘二字已非顏氏原書,而是后人補書刻上去的,所以在當(dāng)?shù)赜?真劍池、假虎丘"的說法。所謂劍池是在崖壁下有一窄如長劍的水池。吳王闔閭墓可能在這里,相傳當(dāng)時曾以魚腸劍和其他寶劍3千為吳王殉葬,故名劍池。 山上有一石井,傳為唐代陸羽所挖,稱為"陸羽井"。陸羽是我國第一部茶書----《茶經(jīng)》的作者。據(jù)《蘇州府志》記載,陸羽曾長期寓居虎丘,一邊研究茶葉,一邊著作《茶經(jīng)》 。他發(fā)現(xiàn)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評為“天下第五泉”。

蘇州民間還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不知是哪一個朝代,虎丘塔傾斜得越來越厲害,急壞了土地公公,他想來想去,只能用神威來救虎丘塔。這天晚上,蘇州城的男女老少個個做了個夢,夢中被喊去拉繩,拉正虎丘塔。第二天一早醒來,人人都覺得腰酸背痛。據(jù)說,蘇州吃“撐腰糕”的風(fēng)俗就是從這件事開始的。這些名勝古跡都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
蘇州虎丘是誰的墓
1個回答2024-03-25 08:38

蘇州虎丘塔傳說是闔閭墓。

虎丘塔,始建于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壽元年),初建成木塔,后毀。仍存的虎丘塔建于公元959年(后周顯德六年),落成于公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比意大利比薩斜塔早建200多年。自明代起,由于地基原因,虎悔游舉丘塔就向西磨禪北傾斜,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

虎丘塔詳細介紹如下:

蘇州云巖寺塔是一座八角形仿木結(jié)構(gòu)閣樓式磚身木檐塔,共7層,高48.2米。塔身由外壁、退廊、塔心三部分組成。?

蘇州云巖寺塔為唐末、五代江南仿木樓閣式多層磚石塔的典型代表,為現(xiàn)存江南仿木樓閣式塔年代較早者,代表了早期仿木磚石塔的碧碧形式特征,其樣式特征為獨特的江南仿木樓閣式塔系樣式,是江南樓閣式塔演變過程中的活化石。

虎丘塔為仿樓閣式磚木套筒式結(jié)構(gòu)。塔高47.7米,塔身全磚砌,重6000多噸。塔系平面八角形,每個面上都有一扇門,七級。由8個外墩和4個內(nèi)墩支承。屋檐為仿木斗拱,飛檐起翹。塔內(nèi)有兩層塔壁,仿佛是一座小塔外面又套了一座大塔,其層間的連接以疊澀砌作的磚砌體連接上下和左右。

虎丘塔塔身平面呈八角形,由外墩、回廊、內(nèi)墩和塔心室組合而成,內(nèi)墩之間有十字通道與回廊溝通,外墩間有8個壺門與平座(即外回廊)連通,設(shè)計完全體現(xiàn)了唐宋時代的建筑風(fēng)格。



蘇州評彈
1個回答2022-09-15 04:52
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

評話又稱大書,有說無唱,演出大都為單檔(一人)。演員憑一把折扇,一塊醒木,邊說邊演。

彈詞又稱小書,既有說表,又有彈唱。演出大都為雙檔(兩人),也有單檔和三個檔(三人)的。內(nèi)容一般是描述社會生活和愛情故事。

評彈藝術(shù)的表演分為說、噱、彈、唱四部分。
彈、唱是同步的,所以說的比例和唱的比例是2:1,呵呵~~~~~~~~~這是我胡扯的~~~~~~~~~
蘇州評彈的特點
1個回答2024-02-18 22:59
蘇州評彈的特點是慢和委婉。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的總稱,是一種用蘇州方言來講故事的口頭語言藝術(shù)。以說書人為主,是由說書人的語言和故事里人物的語言組合而成的。它的語言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第一人稱就是說書人,第三人稱則是故事里的人。蘇州評彈的表演形式是講故事而不是演故事。兩個人稱的語言又分為表和白,都是以散文為主,大多時間都是以說作為主題來進行表演。



蘇州評彈的表演有手面和面風(fēng)兩種。也就是身上的動作和臉上的表情,這兩者又分為說書人和故事中的人兩大類。說書人的動作和表情通常都用來表達喜怒哀樂和愛憎態(tài)度,是屬于解釋性的。而故事中的人所包含的動作和表情,則是由說書人來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和語調(diào)說話,也叫作起角色。起角色指的是說書人模仿故事中的人,而不是作為故事中人的形象出現(xiàn)。
蘇州評彈
1個回答2024-02-24 06:19
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



評話又稱大書,有說無唱,演出大都為單檔(一人)。演員憑一把折扇,一塊醒木,邊說邊演。



彈詞又稱小書,既有說表,又有彈唱。演出大都為雙檔(兩人),也有單檔和三個檔(三人)的。內(nèi)容一般是描述社會生活和愛情故事。



評彈藝術(shù)的表演分為說、噱、彈、唱四部分。

彈、唱是同步的,所以說的比例和唱的比例是2:1,呵呵~~~~~~~~~這是我胡扯的~~~~~~~~~
蘇州評彈十大名曲
1個回答2024-03-17 16:51

蘇州評彈十大名曲是《賞中秋》《蘇州好風(fēng)光》《石庫門外婆情》《評話扈三娘》《楓橋夜泊》《泰坦尼克號》《太湖美》《無錫景調(diào)》《笑中緣》《茉莉花》。

1、《賞中秋》

這首彈詞而最讓人喜歡的還是歌詞,樸實不雕琢的大眾語言,幾句話就寫出了許仙得到白娘子的那種大為興奮。演員臉龐兒醉生春,情至纏綿笑語溫,更有幾分感激惶恐之情。

2、《蘇州好風(fēng)光》

《蘇州好風(fēng)光》的管弦樂的伴奏更具現(xiàn)代的氣息,還運用了轉(zhuǎn)調(diào),合唱以及帶通俗的唱法。

3、《石庫門外婆情》

《石庫門外婆情》啟用了鋼琴和評彈的跨界探索。同時,在一些江南的民間小調(diào)里加入評彈元素,用評彈演員特有的唱腔來呈現(xiàn)。住在石庫門的時光是不少上海評彈名家難以忘懷的童年記憶。

4、《評話扈三娘》

《評話扈三娘》的表演與語言技巧都比較復(fù)雜,對表演者來說也是頗具挑戰(zhàn)。

5、《楓橋夜泊》

在《楓橋夜泊》中精確而細膩地講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

6、《泰坦尼克號》

演唱者只用了差不多12分鐘就有說有唱有表演的完成了《泰坦尼克號》的評彈,這對于古老的評彈是一個大膽的改進。

7、《太湖美》

《太湖美》是個人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歌曲?!短馈贩e極吸取了江南城鎮(zhèn)小調(diào)的特色,用傳統(tǒng)音樂的形式來表現(xiàn)太湖邊豐盛的自然資源以及悠久的革命傳統(tǒng),是傳統(tǒng)文化與當(dāng)代題材結(jié)合的一個完美例證。

8、《無錫景調(diào)》

《無錫景調(diào)》是江南民間小調(diào)之一,其曲調(diào)來源自清末民間,在中國南北均有傳唱。蘇州評彈《無錫景調(diào)》讓人們感受到了江南民歌的清新委婉。

9、《笑中緣》

《笑中緣》取自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是蘇州評彈中最為經(jīng)典的唱段之一。

10、《茉莉花》

《茉莉花》曲聲悠揚,令人陶醉。

蘇州評彈
1個回答2024-02-22 16:26


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它產(chǎn)生并流行于蘇州及江、浙、滬一帶,用蘇州方言演唱。蘇州評彈有說有唱,大體可分三種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單檔,兩人的雙檔,三人的三個檔。演員均自彈自唱,伴奏樂器為小三弦和琵琶。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