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閱讀妻不厭詐

兵不厭詐是什么意思 兵不厭詐是什么
1個回答2023-01-17 11:00
兵不厭詐 bīngbùyànzhà

兵:軍事、戰(zhàn)爭;不厭:不嫌;詐:欺騙、謀術。用兵作戰(zhàn)可以無限制地用計謀迷惑敵方

事貴應機,兵不厭詐?!侗饼R書》
兵不厭詐是什么意思 兵不厭詐的意思
2個回答2023-04-08 00:42

兵不厭詐,漢語成語,出自《韓非子·難一》:"臣聞之,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zhàn)陣之間,不厭詐偽,君其詐之而已矣。"指用兵作戰(zhàn)不排斥運用詭變、欺詐的策略或手段克敵制勝,也指用巧妙的手段騙人。

厭:排斥,嫌惡,憎惡;

詐:欺騙。

那今天的話來講:用兵作戰(zhàn)不排斥運用詭變、欺詐的策略或手段克敵制勝。也指用巧妙的手段欺騙敵人、用于采用迷惑敵人的方法戰(zhàn)勝敵人。

妻不厭詐唐婉為什么變壞了
1個回答2023-08-04 11:18
因為陸攔嫌游母親。
根據小說資料顯示,唐婉和陸游結婚多年卻沒有懷高喊上孩子,這讓陸游母親十分不滿,因此變壞了。
《妻不厭詐》為作者筵簡念手青鈺原創(chuàng)作品。
妻不厭詐:婁爺,我錯了!是雙處文嗎?
1個回答2022-07-09 13:41
再見阿爾法是雙處漫畫
兵不厭詐的厭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3-11-30 18:17
詞 目 兵不厭詐

發(fā) 音 bīng bù yàn zhà

釋 義 厭:嫌惡;詐:欺騙。作戰(zhàn)時盡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敵人以取得勝利。

出 處 《韓非子·難一》:“臣聞之,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zhàn)陣之間,不厭詐偽?!?

示 例 若說~,諸葛亦無如此之陣圖,若說幻不厭深,偃師亦無如此之機械。(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嘆批)

典 故 公元前633年,楚國攻打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救。第二年春天,晉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國曹國和衛(wèi)國,要他們與楚國絕交,才讓他們復國。楚國被激怒了,撤掉對宋國的包圍,來和晉國交戰(zhàn)。兩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對陣。晉文公重耳做公子時,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國,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問重耳以后如何報答,重耳說:“美女、綢緞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給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國執(zhí)政,萬一遇到兩國發(fā)生戰(zhàn)爭,我就撤退三舍(舍為十里)。如果楚國還不能諒解,雙方再交手。”為了實現(xiàn)當年的諾言,晉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國大將子玉率領楚軍緊逼不舍。當時,楚國聯(lián)合了陳、蔡等國,兵力強;晉國聯(lián)合了齊、宋等國,兵力弱。應該怎樣作戰(zhàn)呢?晉文公的舅舅子犯說:“我聽到過這樣的說法:對于注意禮儀的君子,應當多講忠誠和信用,取得對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戰(zhàn)陣之間,不妨多用欺詐的手段迷惑對方。你可以采取欺騙敵軍的辦法?!睍x文公聽從了子犯的策略,首先擊潰由陳、蔡軍隊組成的楚軍右翼,然后主力假裝撤退,引誘楚軍左翼追趕,再以伏兵夾擊。楚軍左翼大敗,中軍也被迫撤退。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城濮之戰(zhàn)。晉國取勝后,與齊、魯、宋、鄭、蔡、莒、衛(wèi)等國會盟,成為諸侯霸主。
兵不厭詐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2-11-12 21:17
厭:嫌惡;詐:欺騙。作戰(zhàn)時盡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敵人以取得勝利。
“兵不厭詐‘是什么意思?
4個回答2023-01-17 19:52
“兵不厭詐”成語詞典里的意思是:用兵作戰(zhàn)時可以使用欺詐的策略和方法迷惑敵人 不懂的話 翻翻詞典啦
兵不厭詐是什么意思
4個回答2022-10-02 02:58
厭:排斥,滿足;詐:欺騙。用兵作戰(zhàn)不排斥運用詭變、欺詐的策略或手段克敵制勝
什么叫兵不厭詐
3個回答2023-06-07 06:00
用兵作戰(zhàn)不排斥運用詭變、欺騙的策略或手段克敵制勝。
兵不厭詐 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12-13 20:04

兵不厭詐的意思是在戰(zhàn)爭中施用欺騙的戰(zhàn)術可以取得勝利。


兵不厭詐指用兵不厭嫌詐術;比喻用兵作戰(zhàn)不排斥運用詭變、欺詐的策略或手段克敵制勝。兵不厭詐的意思是在戰(zhàn)爭中施用欺騙的戰(zhàn)術可以取得勝利。

擴展知識:


成語,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漢語詞匯中定型的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于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

1、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

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語本就是一個微型的句子。成語又是一種現(xiàn)成的話,跟習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qū)別。

2、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古代漢語詞匯中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語,來自于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成語的意思精辟,往往隱含于字面意義之中,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

3、一般不能任意變動詞序

它結構緊密,一般不能任意變動詞序,抽換或增減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組成。簡單的說,成語就是,說出來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經據典,有明確出處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當高的用語。

成語是漢語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是比詞的含義更豐富而語法功能又相當于詞的語言單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簡短精辟易記易用。并常常附帶有感情色彩,包括貶義和褒義,當然,也有中性的。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