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神話故事原文

大禹治水 大禹節(jié)水 大禹的父親 大禹陵 大禹治水的故事
1個回答2023-04-21 01:30
大雨的父親叫‘鯀’
大禹治水的故事寫了禹有什么樣的精神?
1個回答2024-01-21 07:09

大禹治水的故事寫了禹有三過家門而不入,敬業(yè)精神,公私分明,大義凜然的治水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頭和象征。

大禹治水是古代神話故事,其故事背景是上古時期,火神祝融與水神共工大戰(zhàn),最后共工敗在祝融手下,怒撞不周山,導(dǎo)致天塌地陷,洪水泛濫。最后只得請來女媧娘娘收拾這爛攤子,將天上的窟窿補上,但民間的洪水之災(zāi)卻成了遺留問題。

大禹是黃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zé)治水。大禹率領(lǐng)民眾,與自然災(zāi)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

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xùn),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dǎo),體現(xiàn)出他具有帶領(lǐng)人民戰(zhàn)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zhàn),置個人利益于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于完成了治水的大業(yè)。

擴展資料

大禹治水的遺址:禹會村遺址,禹會也稱禹墟,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涂山南麓的淮河?xùn)|岸,根據(jù)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實地考察發(fā)展其是淮河流域目前發(fā)現(xiàn)最大的一處龍山文化遺址,總面積為50萬平方米。大禹生活的年代正是龍山文化時期。

涂山既有大會諸侯遺址,又有娶女首領(lǐng)為妻的涂山氏國遺址,并留有禹王宮、啟母石(亦即望夫石)、(生啟之地的)臺桑、防風(fēng)冢、禹墟等多處遺跡,山上禹王宮有數(shù)千年歷史,歷代文人名宦如狄仁杰、柳宗元、吳文魁、蘇軾、蘇轍、宋濂、鄧石如等,均來此游覽憑吊并留下大量詩文銘刻。

大禹治水的啟發(fā):大禹治水歷時十三年,這期間三過家門而不入,成就大家犧牲小家的奉獻精神已融入民族精神之中,經(jīng)歷了時代的變遷更是被賦予了更為深刻的含義。當(dāng)大禹第三次經(jīng)過家門時,兒子已是一個十歲的孩童,正守在門口翹首盼望著父親,大禹撫摸著兒子的額頭,告訴他,水患為治,百姓尚不能安居樂業(yè),又何談個人一家團圓,隨即離開。可見其治水恒心,與先憂家國的責(zé)任心。

小學(xué)二年級大禹治水大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大魚是什么樣的人? 大禹是什么樣的人?
1個回答2024-03-08 22:52
《大禹治水》是一個神話傳說,其中大禹是爛隱一個非常有奉獻精神的人物,悄斗尤其是從他“三過家門而不入”可以看饑運廳出來。
大禹治水什么意思 大禹治水的意思是什么
1個回答2023-11-30 23:54
大禹治水是什么意思?大禹治水什么意思?用這樣子的打印出來字嗎?
為什么叫大禹治水?不叫禹治水?
1個回答2022-12-27 17:00
大禹治水又被稱為鯀禹治水,這里不稱為禹治水的原因是大禹是尊稱,而且四個字讀起來相對比較朗朗上口
大禹治水的簡筆畫,大禹治水的簡筆畫怎么畫?
1個回答2024-02-29 16:50

大禹治水的簡筆畫 大禹治水的簡筆畫怎么畫

請看大禹治水的簡筆畫:

大禹治水是神話故事嗎
1個回答2024-01-19 03:47
  大禹治水是歷史還是神話?



  大禹像



  “大禹治水”無疑是千百年來華夏大地流傳最廣的故事,其影響可謂歷久彌深。



  爬梳卷帙浩繁的史書典籍,無論是《史記》、《尚書》、《詩經(jīng)》,還是《水經(jīng)注》、《山海經(jīng)》、《淮南子》等,均對大禹治水有具體記載與描述。人們熟悉的“三過家門而不入”、“鯉魚躍龍門”等,也典出大禹。還有神州大地數(shù)以十計的禹跡,似乎都在印證著禹的存在與那場足以驚天地、泣鬼神的治水運動的曾經(jīng)發(fā)生。禹的功績實在太大,所以人們在他的名字前冠以“大”——天大,地大,禹大!



  那么,大禹治水究竟是歷史事實還是神話傳說?



  歷史上是否有大禹其人?



  大禹究竟治理過哪條河?



  …………



  千古傳說仍有千古疑云謎團有待揭開!



  本篇試圖根據(jù)各類史書典籍的相關(guān)記載,結(jié)合有關(guān)方家的考據(jù)成果,對此作若干探尋。其傾向性之推論,或幸而言中,或純屬妄斷,偏頗疏謬在所難免,還望方家同好,予以賜正,不勝銘感。



  歷史上是否有大禹其人?



  關(guān)于大禹是否真有其人,古史辨派曾提出過懷疑。近世以顧頡剛先生為代表的疑古派學(xué)者認為,歷史上并無大禹其人,禹是由神人格化為人,其本源實為一條蟲。其主要根據(jù)是《說文解字》中解釋禹為蟲,又釋“禹”之下半部分為“獸足蹂地”,合此二字的含義,很像蜥蝎。而傳世青銅器上“螭”的紋飾,正作蜥蜴形狀,因此禹有出于九鼎紋飾的可能。



  禹的父親是鯀(音:滾),《說文解字》釋鯀為大魚,《國語》說鯀化為黃熊入于水,是一種水物。《淮南子》說禹化為黃熊,因而禹與鯀相類,也是一種水物?!短靻枴贰ⅰ渡胶=?jīng)》等說鯀殛死三歲不腐,后用刀剖腹生出禹。由此,禹應(yīng)該是有文獻記載的最早一例“剖腹產(chǎn)”,而且是由鯀這位大男人所生。另有說有鴟、龜、應(yīng)龍等水族動物曾幫助禹治水。既然治水神話中水族動物極多,說禹與它們同類,也就不足為怪。



  因此,也有方家根據(jù)神話學(xué)原理加以推論,認為大禹既非神,又不是具體“個人”,而是代表著一個以“蟲”為圖騰的部落。



  竊以為,歷史上應(yīng)該有禹其人。依據(jù)有三:



  其一,記載大禹治水事跡的古籍最早可推見《尚書》、《詩經(jīng)》。在青銅器《齊侯鐘》銘文中,則有“咸有九州,處琙之堵”;在《秦公簋》和《秦公鐘》銘文中,也都出現(xiàn)過禹的名字。據(jù)此,范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簡編》中認為夏“禹是古帝中最被崇拜的一人”。似乎對禹有其人是肯定的。



  其二,《史記·夏本紀(jì)第二》對禹從出生、治水經(jīng)歷,一直寫到“東巡狩,至于會稽而崩”。其間固然大量引用了先秦古籍中有關(guān)大禹治水的傳說,但司馬遷作為一個治學(xué)嚴(yán)謹(jǐn)?shù)氖穼W(xué)家,在《夏本紀(jì)》中專門化筆墨寫到禹死后的所葬之處,并對其地名加以詮釋,“或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可見,太史公對禹死于“會諸侯江南計功”,并下葬于會稽(今紹興)一地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若禹原本只是子虛烏有,何須太史公如此詳盡地敘述其下葬之地。



  其三,無論是《吳越春秋》、《史記》,還是《竹書紀(jì)年》、《越絕書》等,都認定越王世家是禹守陵人之后裔?!妒酚洝ぴ酵豕篡`世家》說“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會稽,以奉守禹之祀”。《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則有載“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絕祀,乃封其庶子于越,號曰無余。”讓人頗感興趣的是,今紹興大禹陵一帶仍存有姒姓的村落,應(yīng)該是當(dāng)年守陵人之后裔。倘若歷史上本無禹,為一座空冢守幾千年,似乎于理難通。



  大禹究竟治理過哪條河?



  既然禹確有其人,那么禹是否治過水,究竟治理過哪條河?



  關(guān)于大禹治水的傳統(tǒng)說法見諸于各類古籍,按當(dāng)時的生產(chǎn)力水平而論,大多不可證信。如按《禹貢》記載禹所治理江河的水利工程量,即使能使用當(dāng)今的先進設(shè)備,大舜帝又能從國庫中拿出這樣一筆巨款,而且發(fā)出一張通行證,讓禹在大舜管轄不了的東夷、西戎、南蠻通行無阻,則十三年中也絕對難以完成如此龐大的工程。



  新近的說法是,大禹治水治的并非滔滔江河,而是海浸。禹時代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至陸地,世界范圍內(nèi)都有被海水所淹的傳說。海水退后,地面一片淤泥,不加以治理,就不便耕種。大禹所治理的,正是這種田間水渠的管理。有學(xué)者認為,這與孔子所說的“盡力乎溝洫”是大致符合的。而《孟子》等古籍中所說的:“水橫流”、“水逆行”等,也只有在大規(guī)模海浸時才能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筆者贊同徐旭生先生關(guān)于大禹曾治理過共水之說。



  徐旭生認為,在《禹貢》、《國語》、《水經(jīng)注》等古籍中頻繁出現(xiàn)的“共工”、“共縣”、“洚水”等,實際指的是位于今河南輝縣境內(nèi)的一條小河共水,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衛(wèi)河,它與淇水一起流入黃河。此地正當(dāng)黃河轉(zhuǎn)折地方的北岸,黃河在此處還接納了不少支流,水量豐沛,又是初入平原,所以容易為患,黃河歷代水患幾乎全發(fā)生在這一地域之內(nèi)。



  大禹在歷史上所治理的河流正是這條叫“共水”的小河。而“洪水”原為專用名字,指“共水為患”,后來才成為一個公名?!墩f文解字·水部》解:“洪,洚水也?!变?,即共水。



  據(jù)考古發(fā)掘證明,輝縣孟莊遺址的龍山文化城址存有大洪水的遺跡。孟莊龍山城毀于一次洪水,證據(jù)是西墻的中段有一大的缺口。在西城墻的這段缺口處,二里頭時期的人們清除了這里的大部分淤土,然后用夾板筑夯成二里頭時期的西城墻。



  輝縣大洪水發(fā)生在龍山文化晚期、二里頭文化之前,這正是4000年前舜禹時期。黃河在此時間改道,在豫東折而北向。輝縣是北流黃河水患之重,大禹治水也自當(dāng)從共工故地開始。這段的治水基本就是泄洪,沿黃河北上,決通九河進行分流。所以《史記·河渠書》等中所說“身執(zhí)耒鍤,以民為先,抑洪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出現(xiàn)了“九州既疏,九澤既灑,諸夏艾安”,實際上可能是指禹率治水大軍決通九河進行分流,解決了共地的水患。



  新砦期對應(yīng)夏王朝建立時段約100余年間。新砦遺址(根據(jù)文獻記載,該遺址應(yīng)是夏代早期都城夏邑所在)的新砦期大沖溝以及基本同時發(fā)生的輝縣大洪水,還讓人們有理由推測:夏王朝的建立與大禹治水相關(guān)。



  一次最成功的造神運動



  禹成功治理共水,世人便把他敬為神人,尊為“大禹”,將他與天地相齊名,所謂天大、地大、禹大。當(dāng)時人們甚至把整個中國叫“禹域”,意為大禹治理過的地方,從而把治理江河、戰(zhàn)勝洪災(zāi)的所有美好愿望,都寄托在大禹身上。“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大禹幾乎成為無所不能的天神,“大禹治水”便演變成中國古代最成功的一次造神運動。



  《詩經(jīng)》贊美道:“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薄渡袝吩唬骸坝砥剿?,主名山川?!薄蹲髠鳌吩疲骸懊涝沼砉?!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史記》中也說:“大禹平活水土,功齊天地”。



  而無論是《史記》、《左傳》、《尚書》、《詩經(jīng)》、《孟子》、《墨子》、《莊子》,還是《水經(jīng)注》、《山海經(jīng)》、《淮南子》、《太平廣記》、《楚辭》等,幾乎所有的古籍都成為這場造神運動的“鼓吹者”與傳承者。禹被徹底地神化,治水也成為玄之又玄的神話故事。



  在神州大地幾乎到處都有關(guān)于大禹的遺跡和傳說。安徽懷遠縣境內(nèi)有禹墟和禹王宮;陜西韓城縣有禹門;山西河津縣城有禹門口;山西夏縣中條山麓有禹王城址;河南開封市郊有禹王臺;禹縣城內(nèi)有禹王鎖蛟井;武漢龜山東端有禹功磯;湖南長沙岳麓山巔有禹王碑;甚至遠在西南的四川南江縣還建有禹王宮;而河南洛陽更有大禹開鑿龍門的傳說。這些遍布中國的大禹遺跡,既寄托著民間對大禹的崇敬,也是發(fā)生在中國古代的那場空前絕后的造神運動的具體見證。



  但無論大禹治水是歷史還是神話,大禹治水的故事,永遠是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大禹為民造福的品德,永遠值得稱頌;大禹刻苦耐勞的精神,永遠值得弘揚。
給我一個大禹治水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0 21:28
1.原文:帝曰:“來,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 思日孜孜?!备尢赵?“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 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暨益奏庶鮮食。予 決九川距四海,浚賦治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遷 有無化居。蒸民乃粒,萬邦作乂?!备尢赵?“俞!師汝昌言。”



翻譯:舜帝說:“來吧,禹!你也談?wù)劯咭姲伞!庇戆葜x說:“是啊,君王,我說些什么呢?我整天考慮的是孜孜不倦地工作。”皋陶說:“哦,到底是些什么工作?”禹說:“大水與天相接,浩浩蕩蕩包圍 了大山,淹沒了山丘,民眾被大水吞沒。我乘坐著四種交通工具, 順著山路砍削樹木作路標(biāo),和伯益一起把剛獵獲的鳥獸送給民眾。 我疏通了九州的河流,使大水流進四海,還疏通了田間小溝,使 田里的水都流進大河。我和后稷一起播種糧食,為民眾提供谷物 和肉食。還發(fā)展貿(mào)易,互通有無,使民眾安定下來,各個諸侯國 開始得到治理?!备尢照f:“是啊!你這番話說得真好?!?br>


2.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fā)生了很大的水災(zāi),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 堯召開部落聯(lián)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領(lǐng)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lǐng)們都推薦鯀(gǔn)。 堯?qū)︴叢淮笮湃巍J最I(lǐng)們說:“現(xiàn)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

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他就偷了天上的土叫息灢能自生自長,天帝知道了,大怒,命令火神將鯀處死,鯀臨死前囑咐兒子“一定要把水治好”。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他帶領(lǐng)群眾鑿開了龍門,挖通了九條河,經(jīng)過十年的努力,終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禹常年腳長年泡在水里連腳跟都爛了,只能拄著棍子走。 禹到了30多歲還沒結(jié)婚,在涂山(今浙江紹興縣西北)遇到一個名叫女嬌的姑娘,兩人相互十分愛慕,便成了親。 禹新婚僅僅四天,還來不及照顧妻子,便為了治水,到處奔波,三次經(jīng)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沒進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懷孕了,沒進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jīng)過,聽見哭聲,也忍著真心沒進去探望。 當(dāng)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四川)。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dāng)D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出河道,鬧起水災(zāi)來。禹到了那里,觀察好地形,帶領(lǐng)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關(guān)于大禹治水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2 01:33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jīng)常發(fā)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泛濫,保護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lǐng)會議,征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zé)這項工作。鯀接受任務(wù)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qū)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后,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jié)父親的治水經(jīng)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dǎo)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后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事跡。相傳他借助自己發(fā)明的原始測量工具——準(zhǔn)繩和規(guī)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開龍門和伊撅,鑿?fù)ǚe石山和青銅峽,使河水暢通無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自己剛出生的孩子都沒工夫去愛撫,不畏艱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勞動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黃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大禹治水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6 02:01
傳說堯在位的時候,中國大地發(fā)生了特大的洪水災(zāi)害。為解除人們的苦難,堯派鯀去治水。鯀治水九年,采用的是筑堤擋水的辦法,擋來擋去,這邊擋住了,那邊的堤又沖垮了,結(jié)果是勞民傷財,一事無成。舜被堯派去檢查鯀的工作,看到這樣的情況很生氣,就處死了鯀,讓鯀的兒子禹繼續(xù)治理洪水。
禹接受了治水的任務(wù)以后,決定先進行實地考察。他率領(lǐng)伯益、后稷和大批助手,踏遍了全國鬧水災(zāi)的地區(qū),根據(jù)獲得的資料,制定治水的計劃。跟鯀的錯誤做法相反,禹治水采用了一套疏導(dǎo)的方法,即鑿山開渠,疏通壅塞,把洪水引入大江大河,然后歸入大海。
當(dāng)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山西河津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道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出河道,鬧起水災(zāi)來。禹到了這里,觀察好地形,帶領(lǐng)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后來人們?yōu)榱思o(jì)念禹的功勞,就把這個缺口叫做“禹門口”。后人都稱頌禹治水的功績,尊稱他是“大禹”,又因為禹所在的部落叫做夏,所以他又被稱為“夏禹”。
夏禹在治水的時候為百姓做出了很好的榜樣。他手上長滿了老繭,腳底長滿了腳墊,經(jīng)常蓬頭垢面地辛勤工作。由于長年累月地泡在水里,他的腳指甲都脫落了,小腿上的汗毛也掉光了。他的手下人看了個個都感動得流淚。
傳說夏禹在治水的13年中,經(jīng)常3次路過自己的家門口,都沒有進去。有一次,他的妻子涂山氏生下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jīng)過,聽見哭聲,也狠下心沒進去探望。當(dāng)他第二次路過家門的時候,兒子已經(jīng)長到十來歲了,使勁把他往家里拉,他仍沒有進家門。禹不光是辛勤地治理洪水,還指導(dǎo)人們利用水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他叫伯益把稻種發(fā)給低洼地區(qū)的群眾,教他們在那里種植水稻;又叫后稷把一些植物的種子分發(fā)給水災(zāi)地區(qū)的群眾,教他們栽培作物,收獲糧食和果實,避免饑荒。禹還叫人們互通有無,調(diào)劑各地之間的生產(chǎn)。威脅人們生命財產(chǎn)安全的洪水災(zāi)害消除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也大大地向前發(fā)展了一步。
舜年老之后,也像堯一樣,物色繼承人,因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舉禹。舜一死,禹就繼任了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