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四大菩薩

怎樣求佛菩薩,佛菩薩才來?
1個回答2022-09-23 10:52
您請佛菩薩來要做什么呢?如果過于執(zhí)著是會顯現(xiàn)魔境的,樓主若是有急事求佛菩薩建議你這樣想,我如今所遭遇一切不如意事皆由無始貪嗔癡而來,是我所應受,求佛菩薩幫我脫離苦惱,并非佛菩薩欠我的,他會盡力幫我安排,只要精勤修行,該來的時候自然就來了。
佛是人不是神,那菩薩是什么?佛與菩薩 誰先誰后?誰大誰???
2個回答2023-07-15 13:10
佛是已經(jīng)修得賀孫正果的人,菩薩也是修行到一定階段的人,不過比佛差一點,但是菩薩已經(jīng)是有成就的人了,他們主要激埋的任務是去渡其他的有緣人,當然自身禪鉛鏈也得修行~肯定是現(xiàn)有佛了,應該是不分大小的,佛教里不講究誰大誰小的,只能說誰的智慧多,誰修行的好
本命佛菩薩怎么看真假/本命佛菩薩怎么看真假
1個回答2022-11-25 23:12
佛教沒有本命佛
菩薩和佛是一對嗎?
4個回答2022-11-25 05:38
菩薩是佛的學生和弟子,是未來的佛。
佛是菩薩的老師!一般情況下,佛,菩薩都在一起的。佛要普渡眾生,佛的上首弟子常隨眾生,一般都是發(fā)心鋪左佛的菩薩。
真實的世界種有佛菩薩嗎?
1個回答2022-12-01 12:51
有的是這種圣人。
佛菩薩吃東西嗎?吃水果?
1個回答2024-03-08 11:36
《無量壽經(jīng)》云: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明月真珠,如是諸缽隨意而至,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意以為食,自然飽足;
佛菩薩不會真的吃我們的水果,我們供佛兩個意義,1是報佛恩,2是:見賢思齊
第一是“報恩”。
一切眾生與我們都有恩,恩德最大的無過于老師,佛菩薩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接受佛菩薩教誨,這才真正覺悟。成就我們的法身慧命,所以供養(yǎng)佛菩薩是記念老師,感恩不忘。
第二個意思是最重要的,“見賢思齊”。
佛是凡夫修成的,供養(yǎng)他的形象提醒我向他學習,也要成佛。要學佛的存心立愿,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樣樣向佛學習。不能把佛菩薩當神明看待,那就迷信了,就錯了,就把佛教變成宗教了,就不是教育了。
香:香表“信”,代表戒定真香,見到香,聞到香,知道自己要修戒.定.慧,是修學的目的。
燈:象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每個人要有奉獻精神,舍己為人,為社會服務。燈也代表智慧光明。
水:佛前供一杯水,要想到我們的心像水一樣清凈.平等。
花果:佛前供花果代表修善因,得善果。提醒我們要深信因果,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
佛、菩薩與人的區(qū)別。主要是內(nèi)心方面的區(qū)別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05 19:53
佛如果無情,他就不需要到娑婆世界來示現(xiàn)八相成道,來用四十九年說法度生了。所以,雖然我們都是凡夫,不知道佛的境界如何,但卻知道,佛與菩薩都是以究竟圓滿的智慧福德與慈悲來教化眾生,讓希望了脫生死的眾生得到救度。
不退成佛的往生者,雖然還有一些業(yè)力習氣,但在依正莊嚴的佛國凈土,因為沒有那種緣,所以,那習氣也是轉(zhuǎn)瞬即空而不起現(xiàn)行的。
正如你所言,佛與眾生的區(qū)別,只中內(nèi)心的迷與悟的不同。你有如此多問,我對佛境界的一無所知,都表明我們是凡夫眾生的境界。
一切都等我們往生或者成佛后再說,妄想習氣同修學佛法的障礙,如果念念彌陀,“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要心本不凈,再加妄想,這就頭上安頭,而不得佛法實益了。
南無阿彌陀佛!
佛教四大菩薩
1個回答2024-03-21 06:56

?佛教中四大菩薩,罩芹唯指的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四位。

菩薩是古代印度語的譯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發(fā)大心愿的人。菩薩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眾生。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物培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薩的地位僅次于佛,而高于羅漢。

菩薩的主要職責是協(xié)助佛一起教化眾生,傳播佛法,普渡眾生。而菩薩最終修行成佛的。菩薩都是立下宏愿,為了解救眾生的苦難,以自我奉獻的精神而留住人間,并且以種種不同的化身來到民眾中間,隨時隨地解救危難,所以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植于民心,使人倍感親切可敬。

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薩之標征,文殊表智慧、觀音表慈悲、普賢表行踐、地藏表愿力。

四大菩薩簡介

?文殊菩薩代表聰明智慧,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法王子。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圣”。應化道場為山西五臺山。也叫大智菩薩。

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觀音菩薩又稱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等名。首賀以大悲顯現(xiàn)、拔除一切有情苦難為本愿,循聲救苦,不稍停息。觀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上首菩薩。應化道場為浙江普陀山。也叫大悲菩薩。

普賢菩薩代表菩薩行愿,普賢菩薩又稱三曼多跋陀羅,意思是具足無量行愿,示現(xiàn)于一切諸佛剎土。普賢菩薩應化道場為四川峨眉山。也叫大行菩薩。

地藏菩薩發(fā)大愿的象征,地藏菩薩又稱地藏王菩薩。因悲愿持重“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所以佛教徒常稱之為大愿地藏王菩薩。應化道場為安徽九華山。也叫大愿菩薩。


佛教四大菩薩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19 12:06
據(jù)史書記載:中國佛教古德拾得大士,是普賢菩薩的化身。天臺山國清寺的豐干禪師,一日行經(jīng)赤城道旁,聞草叢中有兒童啼哭,趨前視察,見一小孩約十來歲,詢其姓名,答:‘我無家、無姓、亦無名。’豐干禪師愍其無依,帶回國清寺,交庫房當茶童。因是拾來,名之拾得。

  由于拾得聰明伶俐,三年后升任齋堂香燈,及執(zhí)掌出食等雜事。一日,四顧無人,竟登座與所供奉的圣像對坐而食,還呵斥圣像小果,焦芽敗種。事被知庫靈熠禪師看見,責其對圣像不恭,可能頭腦有毛病,罷其香燈職,派往廚房洗碗碟,常將多余飯菜,盛于竹筒,贈其摯友寒山子。

  有一次寺中飯食花果被鳥琢食,拾得竟執(zhí)杖打寺中供養(yǎng)的山神像,責其守護伽藍不力,有失職責,枉受沙門供養(yǎng)。當晚寺僧,皆夢見山神說:‘拾得打我,罵我?!`熠禪師至山神像前視察,果見山神像有杖打痕跡,始知拾得來歷不凡。

  拾得與寒山子時相往來,還常對人說佛法。但人不信,反而譏誚怒罵,甚至打之。寒山對拾得曰:‘世間人穢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我該如何對他?’拾得答曰:‘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笫暗谜颇僚V?,一日,正值寺中半月布薩,律師正為僧眾在堂中說戒。拾得驅(qū)牛群到法堂前倚門而立,并撫掌笑曰:‘悠悠哉,聚得作相,這個如何?’說戒和尚怪其不敬,怒斥曰:‘下人瘋狂,破我說戒?!暗靡娖溧列钠穑凑f偈曰:‘無嗔即是戒,心凈即出家;我性與汝合,一切法無差?!浜蜕幸娛暗梦ばδ?,氣得下堂來打拾得,要他驅(qū)牛出去。

  拾得曰:‘我不趕牛了,這群牛,皆大德前生的知事僧,它們都有法號,不信,且看我叫它們出來?!S即對牛群說:‘前生律師弘靖站出來?!从幸话着W髀暥^,又曰:‘前生典座光超出來,’又有一黑牛應聲而出。拾得又叫:‘直歲靖本出來,’又有一牯牛應聲出來,最后,拾得牽一牛說曰:‘前生不持戒,人面而畜心,汝合招此咎,怨恨于何人,佛力雖廣大,汝卻辜佛恩?!?

  自此,僧眾始知拾得,并非凡間俗子,不再以瘋子看待。后因阿彌陀佛化身的豐干禪師,對丘太守說: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的化身,圣跡顯露,與寒山子同離國清寺,后不知所終。

  文殊、普賢兩位大士,一為諸佛母,一為諸佛長子,公孫二人,常在十方諸佛前,共作佛事,游戲人間,常在一起。淳熙年間,文殊菩薩應身為兜率寺戒阇黎時,普賢菩薩亦同時化身為周氏女,排行第七,人皆稱她周七娘。生時便有種種神異,長大后不肯嫁人,每天行乞于市,晚常宿于普濟橋下,常與戒阇黎在一起,妙行莫測。時人不解,笑為瘋婆。后有圣者歌曰:‘戒師文殊,周婆普賢,隨肩搭背,萬世流傳?!笕耸贾瞧兴_應世。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