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jīng)弟子規(guī)

中國有那些孝書? 如: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孝經(jīng)......
1個回答2024-08-01 04:21
《全相二十四孝詩選》、《弟子規(guī)》、《論語》、《禮記》、《常禮舉要》、《中華勸孝歌》、《三字經(jīng)》
弟子規(guī)里的孝字故事
1個回答2024-03-03 17:17
  入 則 孝
  父母呼 應(yīng)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zé)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I(yè)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jǐn)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fù)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弟子規(guī)入則孝的故事有哪些?
1個回答2022-09-28 16:49
《嚙指痛心》的故事
弟子規(guī)讀后感人則孝的 事例
1個回答2024-03-14 22:43
你可以搜索,來自大連的孝子---王希海。
最有力的實(shí)例
弟子規(guī)蹲師孝親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08 19:33
一、蘆衣順母
  原文: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損,衣以蘆花。父令損御車,體寒,失纼(zhèn)。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蹦嘎?,悔改。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鬃釉潛P(yáng)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jìn)》)。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jīng)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zé)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有詩贊曰:閔氏有賢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賢母在,三子免風(fēng)霜。
二、扇枕溫衾
  原文:后漢黃香,年九歲,失母,思慕惟切,鄉(xiāng)人稱其孝。躬執(zhí)勤苦,事父盡孝。夏天暑熱,扇涼其枕?。欢旌?,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劉護(hù)表而異之。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嵯臅r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jīng)典,文采飛揚(yáng),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香”。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zāi),黃香盡其所有賑濟(jì)災(zāi)民。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
  有詩贊曰: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自古一黃香。
求《弟子規(guī)》孝順故事
1個回答2024-01-27 19:54
孝感動天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頑,母囂,弟象傲。舜耕于歷山,有象為之耕,鳥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讓焉。隊(duì)隊(duì)春耕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舜,傳說中的遠(yuǎn)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bǔ)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jīng)過多年觀察和考驗(yàn),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
弟子規(guī)入則孝內(nèi)容
1個回答2024-01-29 21:20

弟子規(guī)入則孝內(nèi)容如下:

父母呼 應(yīng)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zé)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yè)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jǐn)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fù)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解說

孝悌是中國文化的基礎(chǔ),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

在家中,父母叫喚我們時,應(yīng)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應(yīng)。父母有事要我們?nèi)プ?,要趕快行動,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懶得去做。父母要我們學(xué)好而教導(dǎo)我們時 ,必須恭敬而不可隨便,要將話聽到心里。

我們犯錯了,父母責(zé)備我們,應(yīng)當(dāng)順從并且承擔(dān)過失,不可忤逆他們,讓他們傷心。

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親穿的是否溫暖,居處是否暖和。夏天,要考慮父母是否感到?jīng)鏊?。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親,請問身體是否安好;傍晚回來了,也一定要向父母親問安。

外出時,先告訴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見父母親,讓他們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對于所從事的事情,不隨便改變 。

事情雖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稟告父母,假如任意而為,就有損于為人子女的本分,東西雖然很小,也不要背著父母,偷偷的私藏起來,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難過 。

父母親所喜愛的東西,當(dāng)子女的都應(yīng)盡力準(zhǔn)備 齊全,父母所厭惡的,都該小心排除。萬一我們的身體受到傷害,一定會給父母親帶來憂愁,我們的品格有了缺失,會讓父母親感到羞辱、沒有面子。

父母親愛護(hù)子女,子女能孝順父母親,那是極其天然的事,這樣的孝順又有什么困難呢?如果父母親討厭我們,卻還能夠用心盡孝,那才算得是難能可貴。一般人 總認(rèn)為,父母要對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義務(wù),這和菜市場的討價還價有什么兩樣呢?

父母親有了過失,當(dāng)子女的一定要勸諫改正,而勸諫的時候,絕對不可板著面孔, 聲色俱厲,臉色要溫和愉悅,話語要柔順平和。假如父母親不接受我們的勸諫,那要等到父母高興的時候再勸諫。

若父母親仍固執(zhí)不聽,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親 陷于不義,甚至放聲哭泣,來懇求父母改過,即使招父母親責(zé)打也毫無怨言、

當(dāng)父母親有了疾病,熬好的湯藥,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嘗嘗,是否太涼或太熱 。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應(yīng)該侍奉在父母身邊,不可隨意離開父母太遠(yuǎn),在父母重病時,最需要有人照顧,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邊陪伴,照顧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溫暖與滿足的。

在父母臨終病重之際,為人子女的我們, 豈能因?yàn)槭聵I(yè)忙,或沒有時間,而放棄這種機(jī)會呢?

當(dāng)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喪三年,守喪期間,因?yàn)樗寄罡改妇统31瘋奁饋?,自己住的地方也改為簡樸,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辦理父母的喪事要依照禮儀,不可草率馬虎,祭祀時要盡到誠意 。對待已經(jīng)去逝的父母親,要像對待父母生前一樣的恭敬。

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孔子說:“孩子生下來三年之久,才離開父母的懷抱,能夠自己走自己吃,讓父母稍稍松一口氣,當(dāng)子女的 ,我們在父母去逝后,為什么就不能在三年的喪期中時時刻刻想念父母,愛念父母呢?”

人生在世父母與我們最親,給我們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學(xué)習(xí)侍奉父母的禮節(jié), 把孝道當(dāng)成一項(xiàng)大事業(yè),用心經(jīng)營,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間。父慈子孝,不一定讓我們的家富裕有錢,不一定有花園別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卻可以建立天然和諧的 秩序,讓我們活在安和樂逸的環(huán)境中。

家,如果是一個人的堡壘,孝,就是堡壘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讓我們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湯堡壘。

《弟子規(guī)》這些規(guī)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果我們認(rèn)真去實(shí)行,那帶給父母親的歡欣快樂??刹皇怯行缘臇|西可以媲美的喲?,F(xiàn)在我們在家庭就能培養(yǎng)出這么好的言行舉止,將來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弟子規(guī)的那個是首孝悌,還是首孝弟?
2個回答2022-12-16 09:37
弟子規(guī)的那個是首孝弟
原文
弟子規(guī),圣人訓(xùn),首孝弟,次謹(jǐn)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xué)文。
舜關(guān)于“孝感動天”的典故符合《弟子規(guī)》中的哪句話?
1個回答2024-03-14 02:45
父母呼,應(yīng)立即。父母命,行而不返。根據(jù)查詢相關(guān)信息顯示,舜關(guān)于“孝感動天”的典故符合《弟子規(guī)》中的第二十四攔液條:“父母塵旦呼,應(yīng)立即。父母命,行而不返?!边@條規(guī)定強(qiáng)調(diào)了子女對父母的尊敬和服簡兄物從,認(rèn)為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父母有所召喚或命令,子女都應(yīng)該立即回應(yīng)和執(zhí)行,不得有絲毫的違抗和怠慢。舜“孝感動天”的故事中,舜能夠順利地繼承帝位,并取得上天的祝福,由于舜不僅尊敬父母,而且能夠聽從父母的命令,這與《弟子規(guī)》中所倡導(dǎo)的“父母命,行而不返”的精神是一致的。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