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姓氏兒歌

姓氏的傳說:周
1個回答2024-03-14 09:26
在中國眾多的姓氏中,周姓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姓氏。周姓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遠古時期黃帝時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根據(jù)史料考證,周姓是一個姓源復雜的姓氏,周姓的形成和發(fā)展,它的起源主要有四個大支系,其中主要的一支周姓源于姬姓。

周姓的祖先是后稷,傳到周武王時,他建立了周朝,立國800余年,當時主要定居在今陜西省岐山縣。

周朝被秦所滅以后,周武王的后代便以國為姓,即以周為姓。據(jù)《河圖運錄法》記載,周姓還出自于黃帝時期,黃帝的臣子周昌、周書等,他們的后代以周為姓,形成了又一支系的周姓。另外,據(jù)《逸周書》記載,商代時有太子周任,食邑于周地,他的子孫后代以封邑周而得姓。此外,周姓還有少數(shù)民族的改姓和賜姓所形成的支系。
周的姓氏的由來
1個回答2024-06-05 08:25
周姓是一個歷史悠久,姓源復雜的姓氏,歷史可以上溯至遠古黃帝時代。周姓源于姬姓,是黃帝的后裔。



周氏來源較多,有以下幾種:



一是出自姬姓,用國名作姓氏的。后稷的裔孫古公□父(即周太王)為狄所逼,率領族人自邰遷徙至陜西岐山下周原,從此稱為周族。古公的曾孫姬發(fā),繼承其父姬昌的遺志,聯(lián)合諸侯,攻滅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后,傳至第24王周赧王時,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滅掉,以赧王為首的王族,都被廢為庶人百姓,遷到今河南臨汝縣西北。當?shù)厝朔Q其為周家,于是他們就以"周"作為自己的姓氏。



二是周平王有個兒子叫姬烈,被另封于汝南(今屬河南),被當?shù)厝朔Q為周家,后來演化成周氏。



三是東周莊王時,周公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企圖殺死莊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殺,其后代亦稱周氏,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四是由姬氏改的周氏。唐先天年間,唐玄宗名叫李隆基,為了避諱,把姬氏改為周氏。



五是鮮卑族復姓中有賀魯氏,后改為周氏。



周姓還有一支是少數(shù)民族改姓,北魏時魏獻帝的次兄晉乃氏改為周氏。孝文帝遷都洛都后改鮮卑姓為漢姓周氏。



周氏除上述來源外,北周、唐、后梁時又有因改姓、賜姓而姓成的,還有冒為王姓而成的周氏。

周姓的祖根在河南,早期主要在河南繁衍發(fā)展。



從東漢末年到晉代,都有中原周氏南遷的記載。唐高宗總章年間,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隨行人員中有周姓將校。從清朝康乾年間始,閩、粵周氏陸續(xù)有人移居臺灣,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定居。
周的姓氏的由來?
1個回答2024-02-17 00:36

周姓的初源,有很多記載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周立朝874年,秦滅周后,把汝墳劃劃汝南郡。食釆郡于汝墳的周平王后代,亡國后人稱為“周家”,也改了周姓。 周于是成為了汝南的大姓。另外,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為避諱“基”讀,于是姬姓人士大多改姓周,這是周姓的一大來源。 由蘇姓改姓而來。譜載,元朝末年,有位名為蘇卓周的人改姓周,以蘇姓武功為郡望,人稱武功周氏。 出自少數(shù)民族改姓?!段簳偈现尽份d,追尊魏獻帝拓跋鄰次兄的后裔為普氏,在北魏孝文帝時改周氏。

周姓氏是怎么來的
1個回答2024-03-15 09:27
已解決問題 收藏 全 這個姓氏是怎么來的?標簽:姓氏 全 這個姓氏是怎么來的? -,- 回答:1 人氣:1 解決時間:2008-09-09 23:16 全姓源流 全姓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姓氏,關(guān)于其起源問題一直有較多的說法。其中一種被大多數(shù)全姓人認可的說法是,全姓的來源最早與周朝的官名有關(guān)。據(jù)一些全姓譜牒記載,在周朝時有一種掌管貨幣流通和集市貿(mào)易的官吏,被稱為泉,屬〈周禮、地官〉系統(tǒng)。泉,也就是錢幣。后來,擔任這種官職的人便以官名為姓氏,姓泉。再后來,由于泉字與全字讀音近似,一些姓泉人又以全為姓氏,從而有了全姓。 由此看來,全姓是一個由職官而來的姓氏,血統(tǒng)大概與周朝的王室成員有關(guān)。由于這種說法在古今全姓人中頗為流行,因此也是全姓人的主要來源。除此而外,與全姓起源有關(guān)的還有其他一些說法。其中如相傳全姓起源于古國名或地名,這一古國名或地名大約在今安徽全椒一帶,當?shù)卦缭跐h代時就被稱為全椒縣。又如另外一些說法,全姓是殷王高宗的后代,或是由漢代的王姓改姓而來。他們認為,在西漢末年,與漢元帝王皇后同族的人因不滿王莽專政和篡國,恥于與他同姓,于是便改姓為全。因為全字的含義,在寫法上包括“王”和“人”兩部分,雖改姓為全,仍不忘自己原是姓王的人。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在五代十國時期,前蜀國君王建把一位名為全宗朗的人改名為王宗朗,應是全姓改為王姓的直接例證。至于關(guān)于全姓起源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或者當代一些少數(shù)民族中有全姓,則是更難以考辯了。 無論全姓在起源問題上多么眾說紛紜,多都不影響它成為當代中華大姓之一。歷史上,全姓以京兆(今陜西西安)為郡望,并出現(xiàn)不少著名人物。其中主要有東漢尚書丞全柔、三國吳大將軍全琮、晉名士全子棲、隋名醫(yī)全元起、五代文洲刺史全師雄、元學者全謙孫、明大學士全思誠、清學者全祖望等。至于其分布,除具有與其他姓氏一樣廣泛的特點外,當代全姓又以湖南、河南、浙江三省最為集中。據(jù)有關(guān)專家研究,三省全姓人口約占全國全姓總?cè)丝诘?/4。 全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泉,古時候是一種錢幣。周朝時候,設有一種官職叫做泉俯官,專門管理錢幣,而泉府也就是專門管理貨幣的機構(gòu)。泉府官的后代有的以泉作為姓氏,后來演變成全,成為今天全姓的起源。元代是有少數(shù)民族的首領叫作萬全。后來這支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通婚,漸漸接受漢文化。而萬全的后代亦改姓氏為全,這是歷史上全姓的有一個來源。
周這個姓氏的由來?
1個回答2024-05-19 05:56

一、周姓的最早出現(xiàn),可追溯到遠古的黃帝軒轅氏。

據(jù)《姓氏考略》所載,相傳黃帝時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個人的后代都以周為姓氏。

二、出自姬姓。

其始祖為周文王。黃帝的兒子后稷,姓姬。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東征勝利后,大規(guī)模分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后人大多改以國名、地名及祖父名號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國所滅后,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周宗室子孫及周朝遺民以周為氏。

三、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為周的。

如唐玄宗時,有姬氏因避帝名諱,故而改姓周。元時,有蘇氏改姓周的。唐末有叫成納的,后梁時賜姓周。北魏時有鮮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南北朝時,代北復姓賀魯氏自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改漢字單姓周氏。

四、源于少數(shù)民族。

1、南北朝時,北魏獻帝的第二個哥哥,原姓普,后改姓周。

2、唐朝上元年間,少數(shù)民族有“暨佐時”(音譯)三字姓的,改為周氏

3、代北(今山西省東北部)的復姓“賀魯”氏,改為周氏,賀魯氏是由“夷”(少數(shù)民族)變?yōu)橹苄铡?/p>

周姓氏的由來手抄報(周姓氏的由來)
1個回答2023-11-19 08:35
您好,我就為大家解答關(guān)于周姓氏的由來手抄報,周姓氏的由來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周姓氏來源較多,有以下...

您好,我就為大家解答關(guān)于周姓氏的由來手抄報,周姓氏的由來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周姓氏來源較多,有以下幾種:   一、是出自姬姓,用國名作姓氏的。

2、后稷的裔孫古公父(即周太王)為狄所逼,??周姓率領族人自邰遷徙至陜西岐山下周原,從此稱為周族。

3、古公的曾孫姬發(fā),繼承其父姬昌的遺志,聯(lián)合諸侯,攻滅商朝,建立周朝。

4、平王以后,傳至第24王周赧王時,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滅掉,以赧王為首的王族,都被廢為庶人百姓,遷到今河南臨汝縣西北。

5、當?shù)厝朔Q其為周家,于是他們就以“周”作為自己的姓氏。

6、   二、是周平王有個兒子叫姬烈,被另封于汝南(今屬河南),被當?shù)厝朔Q為周家,后來演化成周氏。

7、   三、是東周莊王時,周公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企圖殺死莊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殺,其后代亦稱周氏,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8、   四、是由姬氏改的周氏。

9、唐先天年間,唐玄宗名叫李隆基,為了避諱,把姬氏改為周氏。

10、   五、是鮮卑族復姓中有賀魯氏,后改為周氏。

11、   六、周姓還有一支是少數(shù)民族改姓,北魏時魏獻帝的次兄晉乃氏改為周氏。

12、孝文帝遷都洛都后改鮮卑姓為漢姓周氏。

13、   七、周氏除上述來源外,北周、唐、后梁時又有因改姓、賜姓而姓成的,還有冒為王姓而成的周氏。

14、   周姓的祖根在河南,早期主要在河南繁衍發(fā)展。

15、從東漢末年到晉代,都有中原周氏南遷的記載。

16、唐高宗總章年間,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隨行人員中有周姓將校。

17、從清朝康乾年間始,閩、粵周氏陸續(xù)有人移居臺灣,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定居。

18、   在《百家姓》里,周姓居第五位。

19、按現(xiàn)在人口統(tǒng)計,周姓為中國第九大姓。

20、周姓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很多姓氏甚至都是從周姓發(fā)源的。

21、相傳周人的祖先后稷本來居住在邰(今陜西武功縣西南),夏末時公劉又遷往幽地居住。

22、商朝后期,游牧民族戎和狄族不斷侵襲周人,使得從事農(nóng)業(yè)為生的周人無法安居。

23、這時古公亶父率領族人遷往周原(今陜西渭河平原一帶),開荒耕種,興建宗廟和宮殿,還修了堅固的城墻,從此稱周族。

24、   古公的曾孫周武王建立周朝,立國約800年。

25、公元前256年,秦國滅掉東周,將周赧王廢為庶人,遷到憚孤(今河南臨汝縣西北)。

26、當?shù)匕傩罩^赧王是周家后代,稱為周氏,史稱正宗。

27、春秋時,周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在周朝執(zhí)政,他企圖殺死周莊王,改立王子克,因事泄被殺,他的后代也稱周氏;改姓周的姓氏有北魏時鮮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區(qū)賀魯氏、北周普屯氏等。

28、此外唐代避唐玄宗名諱,姬姓朝臣也改姓周,五代時后梁賜汭姓周。

29、   據(jù)考,周姓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居汝南郡(今河南汝南縣東南60里)。

周姓氏的來源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19 16:14

周姓出自姬姓,用國名作姓氏。

后稷的裔孫周太王為狄所逼,率領族人自邰遷徙至陜西岐山下周原,從此稱為周族。古公的曾孫姬發(fā),繼承其父姬昌的遺志,聯(lián)合諸侯,攻滅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后,傳至第24王周赧王時,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滅掉,以赧王為首的王族,都被廢為庶人百姓,遷到今河南臨汝縣西北。當?shù)厝朔Q其為周家,于是他們就以"周"作為自己的姓氏。

人口分布

周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周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周姓在西南地區(qū)和長江流域地區(qū)中是最常見的姓氏之一。周姓在沿長江的西部和中部,即四川、貴州、湖南地區(qū),一般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_最高,在2.8%以上,有的達到4.2%以上;而在長江的下游地區(qū)周姓在人群中的頻率一般在2.1%以上,江蘇南部和上海地區(qū)達到2.8%以上。以上的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1.8%。

周姓氏的來源
1個回答2024-05-25 06:55

周姓的來源:源于周昌、源于姬姓。

1、源于周昌:周姓的最早出現(xiàn),可追溯到遠古的黃帝時期。據(jù)《姓氏考略》所載,相傳黃帝時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個人的后代都以周為姓氏。

2、源于姬姓:周姓的得姓始祖為周文王姬昌。黃帝的后代后稷,姓姬,是周族的始祖。周公東征勝利后,大規(guī)模分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后人大多改以國名、地名及祖父名號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國所滅后,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周宗室子孫及周朝遺民以周為氏。

周姓的人口數(shù)量

1、宋朝時期,周姓大約有50多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7%,排在第30位。周姓第一大省是山東。

2、明朝時期,周姓大約有210余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2.3%,為明朝第9大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江蘇三省。

3、當代周姓的人口已達2400多萬,為全國第九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2.02%。在全國的分布:湖南、四川、江蘇、湖北四省,大約占周姓總?cè)丝诘?4%。湖南居住了周姓總?cè)丝诘?0%,為周姓第一大省。

姓氏周時怎么來的
2個回答2022-09-13 07:31
周是周文王的后代,因國滅敗,故而改周
有誰知道周姓氏的起源
1個回答2024-03-16 22:09
周姓

周姓是一個歷史悠久,姓源復雜的姓氏,歷史可以上溯至遠古黃帝時代。周姓源於姬姓,是黃帝的后裔。



歷史來源



周氏來源較多,有以下幾種:



一是出自姬姓,用國名作姓氏的。后稷的裔孫古公父(即周太王)為狄所逼,率領族人自邰遷徙至陜西岐山下周原,從此稱為周族。古公的曾孫姬發(fā),繼承其父姬昌的遺志,聯(lián)合諸侯,攻滅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后,傳至第24王周赧王時,於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滅掉,以赧王為首的王族,都被廢為庶人百姓,遷到今河南臨汝縣西北。當?shù)厝朔Q其為周家,於是他們就以"周"作為自己的姓氏。



二是周平王有個兒子叫姬烈,被另封于汝南(今屬河南),被當?shù)厝朔Q為周家,后來演化成周氏。



三是東周莊王時,周公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企圖殺死莊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殺,其后代亦稱周氏,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四是由姬氏改的周氏。唐先天年間,唐玄宗名叫李隆基,為了避諱,把姬氏改為周氏。



五是鮮卑族復姓中有賀魯氏,后改為周氏。



周姓還有一支是少數(shù)民族改姓,北魏時魏獻帝的次兄晉乃氏改為周氏。孝文帝遷都洛都后改鮮卑姓為漢姓周氏。



周氏除上述來源外,北周、唐、后梁時又有因改姓、賜姓而姓成的,還有冒為王姓而成的周氏。



周姓的祖根在河南,早期主要在河南繁衍發(fā)展。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