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yī)施說本草】72:傳說中的宮寒圣藥——艾葉(上)

2022-03-11 07:00:11老墨有聲06:07 1038
6元開會員,免費聽
購買?|?19.99 喜點
聲音簡介

中草藥之艾草

艾葉草,又稱艾蒿、艾草,是我國南方普遍都有的一種植物,在廣西桂林,更是直接用艾葉草的葉子包米飯來做著吃的。艾葉防瘟疫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了。 性味歸經(jīng) 艾葉味苦、辛,性溫歸肝、脾、腎經(jīng),芳香溫散,可升可降。具有溫經(jīng)止血,散寒止痛,降濕殺蟲的功效??嘣镄辽?,能理氣血、溫經(jīng)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藥。主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宮寒不孕,胎動不安,心腹冷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泄瀉久痢,帶下,濕疹,疥癬,癰腫,痔瘡。用治脘腹冷痛,經(jīng)寒不調(diào),宮冷不孕等癥,如艾附暖宮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jīng)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本品搗絨,制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陰虛血熱者食用艾葉的時候要慎重。 用法: 1. 沖任虛寒,月經(jīng)不調(diào),小腹冷若冰霜痛,日久不孕者,可與香附、吳茱萸、當歸、肉桂等配伍,以散寒止痛,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 2. 產(chǎn)后感寒腹痛或老人臍痛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于臍部。 3. 寒濕瀉痢不止者,可與干姜同煎。 4. 若痢下赤白、血多、痛不可忍者,則須與黃連、木香、肉豆蔻等同用,以清熱行氣止痛。 醫(yī)用 中國古代已對艾草有了較深入的認識。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艾葉二月宿根生苗成叢, 其莖直生,白色,高四五尺。收以灸病,甚驗。艾以葉入藥,性溫、純陽之性、通十二經(jīng)、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故又被稱為草醫(yī)”。漢末陶弘景《名醫(yī)別錄》著:“艾葉味苦,微溫,無毒。主炙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辟風(fēng)寒,使人有子。又“艾,生寒熟熱”。艾葉在經(jīng)過炮制后能顯著的增強功效,《景岳全書》中對艾葉的功效有詳細的記載:能通十二經(jīng),而尤為肝脾腎之藥。善于溫中逐冷除濕,行血中之氣、氣中之滯。凡婦人血氣寒滯者,最宜用之。生用搗汁,或熟用煎湯;或用久百病,或炒熱敷熨, 可通經(jīng)絡(luò);或袋盛包裹,可溫臍膝,表里生熟,俱有所宜。

請問艾草和艾草葉和艾葉一樣嗎?

不一樣的。艾草,是整棵,包括艾草的徑、根、葉。艾草葉和艾葉是一樣的,都是葉子。

艾葉和艾草一樣嗎

生活中我們往往會將艾葉和艾草混為一談,總認為艾葉就是艾草,艾草就是艾葉,那么艾葉和艾草是一回事兒嗎? 廣義的說,艾葉和艾草是一樣的,都是同一株植物,同一種草藥,功效也完全相同。 但嚴格說來,艾葉只是艾草的葉子,艾草是整株植物的名稱,包括艾草的根、莖、葉,艾葉只是艾草的一個組成部分。

艾草和艾葉是一樣嗎

艾草(學(xué)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別名:蕭茅、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蕭、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醫(yī)草﹑黃草﹑艾絨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莖單生或少數(shù),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zhì)化,上部萆質(zhì),并有少數(shù)短的分枝,葉厚紙質(zhì),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無假托葉或極小的假托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頭狀花序橢圓形,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花藥狹線形,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于花冠。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ü?-10月。

艾草和艾葉的區(qū)別

首先,艾葉和艾草形態(tài)不同 艾草它的外形更像一株草,長的細長分散,而艾葉長的像一片細長的葉子,總體而言形態(tài)上面就有所不同。同時艾草是一把來用的,點燃之后可以散發(fā)出濃郁的味道。而艾葉就是一片單獨的葉子,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用熏的方法來使用。艾葉通常也可以被制作成艾條,多次使用。 其次,艾葉和艾草功效作用不同 艾草更多的是用來點燃成一把,然后放在房間里面制造出某種味道,主要是用來殺菌的。更多的時候它也可以被制作成為一個草藥包,然后隨身佩戴在身上,這種方法在古代尤其多見。而艾葉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治療一些婦科病,古人更是有用艾葉治療胎位不正的說法。艾草和艾葉的區(qū)別最大的就是在功效和作用上面了。

醫(yī)圣和藥圣

藥圣是李時珍(明朝) 醫(yī)圣是張仲景(東漢)

艾草有火艾,藥艾之分嗎

艾草沒有火艾和藥艾的區(qū)別,就是一種植物,哪有那么多分類慧洞。 艾草(學(xué)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別名: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蕭、艾蒿、艾蒿、蓬藁談碧凳、艾﹑灸草﹑醫(yī)草﹑含旅黃草﹑艾絨等。

“醫(yī)圣”與“藥王”分別是誰?他們的成就有那些?(簡答)

藥王,是孫思邈

醫(yī)圣和藥圣的區(qū)別或者是醫(yī)神和藥神

e7361**** :你好。 【醫(yī)圣】是張仲景。 【藥王】是孫思邈。道教稱其為【孫真人】。

醫(yī)藥典故】車前草的傳說

說起車前草,在鄉(xiāng)間的田間地頭,路旁溝壑,隨處可見,民間習(xí)慣稱其豬耳朵草,大耳朵草,誰家的孩子拉肚子,找?guī)最w車前草熬湯,往往喝幾口湯就好了,誰要是出現(xiàn)尿頻.尿急.尿痛或尿血時,挖幾棵車前草回來煮湯,喝上一兩次也就沒事了.這種簡單實用的治病方法在民間流傳甚廣,一代傳一代,而車前草最早藥效的發(fā)現(xiàn)和由來還有一段傳奇故事. 傳說在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事不斷.一次魏國大將軍馬武率一支疲憊的部隊來到一處荒蕪人煙的地方.由于水土不服,正直酷暑,并且缺水少藥,不少士兵患了血尿病癥,隨軍郎中束手無策.一位飼馬軍士發(fā)現(xiàn)軍馬原來也是和士兵一樣尿血,但啃騁恢窒豬耳形的野草后竟?jié)u漸好?于是,他拔下此草,讓患病的士兵食用,果然,他們就不尿血了.大將軍馬武聞聽此事后大喜,立即號召將士采集此種野草食用.幾天后,人和馬病都好了.因為此草長在駐軍兵車前面的地方,馬武不由嘆曰:"好個車前草!"由此,這種無名的大耳朵草就叫車前草了,并流傳于民間,車前草治療尿血和腹瀉的功效也被后世本草收錄,流傳至今

接下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