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宗佛學思想研究

更新時間:2023-06-14 04:45

為您推薦三論宗佛學思想研究免費在線收聽下載的內容,其中《南懷瑾―禪宗的中心及其目的(朗讀)》中講到:“禪宗的中心及其目的由來上陽姐分題所講的哲學與中國歷史文化的姻緣與佛學內容簡介,以及這次所講禪宗的幾項重點討論,大概一刻了解禪宗乃是佛學的心法,而佛學的主旨注重在...”

禪宗的中心及其目的由來上陽姐分題所講的哲學與中國歷史文化的姻緣與佛學內容簡介,以及這次所講禪宗的幾項重點討論,大概一刻了解禪宗乃是佛學的心法,而佛學的主旨注重在修習求證,并不是純粹通談理論的思想問題

南懷瑾―禪宗的中心及其目的(朗讀)

00:00/05:49

小賀82

31

宋朝的理學是在三教合一的背景下,摻雜了特別多的佛學,尤其是禪宗思想的甚至道家的成都思想。像我講邵雍講張在講周敦頤,他們的很多柱子里都是以道學的宇宙論為基礎,去建立儒家的宇宙發(fā)生論和宇宙的運行規(guī)律

讀書所為何事?求其放心而已!.mp3

52:30/68:58

國學I經(jīng)學講師蓋宏偉

1

不同的佛學思想概念,學派宗派人物作品修辭方法進行比較,也可以做東西方的比較,也可以把佛學思想和西方的一些哲學思想或者是東方的其他流派的婆羅門道教等等,也可以做比較大小城的比較

第29集 佛教哲學的構成和流派(三)

06:09/19:30

紀保超的分享

2861

隨著當前臨床心理學對于佛學傳統(tǒng)思想和禪修技術的研究及實踐應用的深化,佛學正念訓練對于壓力的控制,佛學訓練和注意力的關系,佛學對于心理治療的意義等方面得到了心理學界越來越多的關注

《佛學與心理學的定位》

02:14/03:38

花花De世界

1

由此奠定了廬山南方佛教中心的地位,會遠的佛學思想,以般若學為宗旨,繼承道安的本無意學說,吸收其他流派的思想,加以改造發(fā)展提出了法性,說將佛教初世主義宗教理論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江州司馬白居易21 自安自適(三)棲心釋梵2

05:40/16:08

子旭制造

2167

六祖以后的禪宗自盛唐之際開始即大行于長江以南漸變佛學傳入中國后數(shù)百年來的教授法,把佛學的經(jīng)律論三藏十二部五六千卷所傳的經(jīng)典妙毅歸納于秉承世家、年華、家業(yè)微笑的教外別傳法門

南懷瑾 禪宗概要(四)研究禪宗的幾個鎖鑰

00:01/46:45

玉壺靈棲

30

信仰佛學宗教思想的人,會借用它最原始,最初級的那個思想理論經(jīng)本,那我們?yōu)榱松羁痰睦斫?,喬達摩悉達多對其生命認知的深刻理解以及宏大深淵的思想,我們就必須先要對他所講述的思想,最基本,最經(jīng)典的理論經(jīng)本進行一個簡單的了解

第九章 生命追問(10)--佛悟生命(1)

10:19/17:08

生命解讀

439

我也開始真正的意識到,無論是東方的哲學思想,還是佛學的生命本質的理論精髓,甚至是西方研究一切生命萬物產(chǎn)生的根源,這一切都是人類這個生命物種衍生發(fā)展所形成的一個偶然間必然的思想意識產(chǎn)生

什么才是人類真正需要的哲學思想(1)

08:19/09:49

生命解讀

782

今天開始讀南懷瑾先生著述的禪宗與道家第一步禪宗與佛學第一章佛學與中國文化的因緣,講到佛學與中國文化歷史的因緣,首當提出中國文化的借說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自三代前后

第一部一、佛學與中國文化的因緣

00:00/19:20

東山叨客

1498

上一段說到初傳禪宗的瘦瘦故事要分三個問題來說明,下面就用三個問題來說明一下一禪宗所謂的教外別傳并不是根本不要佛學的驚叫,別有一個秘密或微妙的傳授,因為全部佛學精教的學理都是為了說明如何修持求證的理論與方法

第一部三、禪宗概要2禪宗史跡的三個問題

00:04/08:13

東山叨客

453

中國人對佛教哲學并非不加改造的照搬,而是在消化佛教哲學的同時,把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諸如孟科,周莊等人的思想融入佛教,使佛學本土化相繼崛起于隋唐時期的禪宗天臺,宗華,延宗等,便是中國化的佛學宗派

05-課后問答

06:48/08:10

舞寧Gail

178

道家作為中國眾多思想流派的最初本源,提出對于思想的思索,既對于思想的思想,其極具穿透力的思考和見解,跨越千年,不斷被后繼者如法家宋明理學以及佛學禪宗本融合吸收并發(fā)展演繹

人生有沒有終極意義?

04:03/13:10

仔仔他爸1

146

樊永志為實學者必須要熟悉深知,但注重信中的學者也視所必讀,尤其標榜傳佛心印不利文字的禪宗是達摩大師東來傳法的初期,同時既交付能貼精運心,無論研究佛學教理或直求修正的人

1 楞伽大義今釋 出版說明 自敘

02:11/09:00

浩潤

2.4萬

西藏之險教西藏經(jīng)典及佛學之傳播直乘印度晚出之后起的大乘佛學般,若為時中觀之說,越乘控法之論蔚然羅列,經(jīng)阿底峽布頓宗科巴之祖未成一條一貫縱橫系統(tǒng),完美之大,成次定之學

南懷瑾―西藏之顯示教(朗讀)

00:00/03:28

小賀82

52

早期佛學的傳承而言,道安的思想似乎與安世高康森會系統(tǒng)比較接近,而通過他又影響到會員康森會的佛學,既受支遷大臣思想的影響,更與安氏高小臣佛學相關,又應自小受漢文化的熏陶

第一卷 漢魏兩晉南北朝 2、兩晉般若學(5)道安的般若學(下)

29:45/34:52

阿莼的聲音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