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淚斬馬謖的故事

2023-11-09 05:31

1個回答

  諸葛亮為了統(tǒng)一大業(yè),發(fā)動了一場北伐曹魏的戰(zhàn)爭。他任命馬謖為前鋒,鎮(zhèn)守戰(zhàn)略要地街亭,臨行前,諸葛亮指示讓他“靠山近水安營扎寨,謹(jǐn)慎小心,不得有誤”。 馬謖到達(dá)街亭后,不按諸葛亮的指令部署兵力,驕傲輕敵,導(dǎo)致街亭失守,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為了嚴(yán)肅軍紀(jì),諸葛亮不得不將馬謖斬首示眾。

   《揮淚斬馬謖》的故事

  諸葛亮與司馬懿街亭對戰(zhàn),馬謖立軍令狀守街亭,王平隨行,諸葛亮要他安營后立刻回報(bào),有事與王平商量??傻搅私滞ぃR謖不聽王平的建議執(zhí)意扎兵山上,且沒將安營陣圖送回本部。司馬懿圍兵在山下切斷糧食及容水源,使馬謖兵敗,街亭失守。

  諸葛亮為了嚴(yán)肅軍紀(jì),下令將馬謖斬首示眾。臨刑前,馬謖上書諸葛亮:“丞相待我親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這次我違背節(jié)度,導(dǎo)致街亭失守。丞相將我斬首,以誡后人,我死而無怨,只是懇望丞相以后能照顧好我一家妻兒老小。這樣我死后也就放心了。”

  諸葛亮看罷,百感交集,老淚縱橫,要斬掉曾為自己十分器重賞識的將領(lǐng),心若刀絞;但若違背軍法,免他一死,又將失去眾人之心,無法實(shí)現(xiàn)統(tǒng)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強(qiáng)忍悲痛,讓馬謖放心去,自己將收其兒為義子。而后,全軍將士無不為之震驚。

相關(guān)問答
揮淚斬馬謖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15 21:52
  皮昌諸葛亮為了統(tǒng)一大業(yè),發(fā)動了一場北伐曹魏的戰(zhàn)爭。他任命馬謖為前鋒,鎮(zhèn)守戰(zhàn)略要地街亭,臨行前,諸葛亮指示讓他“靠山近水安營扎寨,謹(jǐn)慎小心,不得有誤”。 馬謖到達(dá)街亭后,不按諸葛亮的指令部署...
全文
揮淚斬馬謖是成語嗎
1個回答2024-03-06 14:57
不是 諸葛亮斬馬謖可謂是千古傳誦。(也有說諸葛亮沒有揮淚斬馬謖) 馬謖的伏法歸咎于他犯的軍法,馬謖的死不能簡單地歸結(jié)為伏法。街亭對于蜀魏都至關(guān)重要,而且領(lǐng)軍的人偏偏又是諸葛丞相十分賞識的人,因?yàn)楫?dāng)...
全文
揮淚斬馬謖的主要人物?
1個回答2024-03-09 22:07
揮淚斬馬謖的主要人物為諸葛亮和馬謖。簡介:諸葛亮很看好馬謖,馬謖也確有才華。在諸葛亮南征之際,馬謖提出“攻心為上”方針使諸葛亮另眼相看;諸葛亮北伐初期苦于司馬懿難纏,馬謖獻(xiàn)離間計(jì)竟然迫使司馬懿下野-...
全文
揮淚斬馬謖的主人公是誰?
1個回答2024-03-15 19:01
揮淚斬馬謖的主人公是諸葛亮。 諸葛亮與司馬懿在街亭對戰(zhàn),馬謖自告奮勇要出兵守街亭。王平將軍隨行,馬謖執(zhí)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聽王平的建議。司馬懿派兵進(jìn)攻街亭,圍兵在山下切斷糧食及水的供應(yīng),使得馬謖兵...
全文
揮淚斬馬謖的主要人物?
1個回答2024-07-18 12:14
揮淚斬馬謖的主要人物為諸葛亮和馬謖。 簡介:諸葛亮很看好馬謖,馬謖也確有才華。在諸葛亮南征之際,馬謖提出“攻心為上”方針使諸葛亮另眼相看;諸葛亮北伐初期苦于司馬懿難纏,馬謖獻(xiàn)離間計(jì)竟然迫使司馬懿...
全文
揮淚斬馬謖
1個回答2024-02-27 00:44
收藏 意見反饋 揮淚斬馬謖 正在加載查看圖集 揮淚斬馬謖,這句成語出自小說《三國演義》。馬謖是諸葛亮帳下聰明能干的參軍。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說的是殺了他很可惜,不殺又不能維護(hù)軍法的威嚴(yán)。這句成語常被用來...
全文
揮淚斬馬謖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13 11:50
諸葛亮讓馬謖領(lǐng)兵鎮(zhèn)守街亭,馬謖違抗諸葛亮的命令,沒有在當(dāng)?shù)涝?,而是選擇在山上,結(jié)果被司馬懿斷了水道, 王平救援不成,失了街亭,諸葛亮下令斬殺馬謖,在行刑時諸葛亮痛哭流涕,旁人勸解,諸葛亮說不...
全文
揮淚斬馬謖故事
1個回答2024-03-02 18:27
晉時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及后來裴松之為其作的注釋中,對此事的描寫散落諸人傳中,不妨將其綜合起來看一下。   首先是《向朗傳》中的記述,當(dāng)時向朗為丞相長史,隨軍征戰(zhàn),而向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
全文
揮淚斬馬謖
1個回答2023-10-24 01:35
《三國演義友舉》里的故事情節(jié),戲曲里坦氏面“失空斬”(失街亭、空城計(jì)、斬馬謖讓告散)的“斬”這個精彩片段——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孔明揮淚斬馬謖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09 17:14
蜀大將諸葛亮寇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應(yīng)亮。遣大將軍曹真都督關(guān)右,并進(jìn)兵。右將軍張郃 擊亮于街亭,大破之。亮敗走,三郡平。(《三國志·曹叡傳》) 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進(jìn),遣督諸軍,拒亮將...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