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隱忍還是打回去?學霸米桃的處理方式值得借鑒

2023-11-27 10:11

1個回答

看《小舍得》時,有一段演的是歡歡因為嫉妒米桃,聯(lián)合班上的同學一起欺負米桃,看得人十分生氣,卻又不禁為米桃的處理方式叫好。

面對欺負,米桃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米桃第一時間告訴了父母,遺憾的是她的父母如現(xiàn)實中很多父母一樣,認為孩子間的打打鬧鬧很正常,讓米桃不要在意,要團結(jié)同學。

米桃跟父母據(jù)理力爭,告訴父母自己的觀點:

然而她的求救沒有得到父母的回應。此時的米桃轉(zhuǎn)而直接迎面接觸。

在又一次被歡歡欺負的時候,米桃直接對歡歡說: 你在欺負我,你不可以欺負我!

米桃選了個好的時機,剛好是放學人最多的時候,歡歡把米桃推倒在地,被外婆看到,于是這件事很快地傳遞到了歡歡父母那里,使得歡歡的欺凌達到了立即終止的預期。

米桃知道, 如果自己被欺凌就此忍氣吞聲,那么這種情況只能愈演愈烈,在求救無援的情況下,也想利用自己的智慧扭轉(zhuǎn)乾坤。

記得我們上學時,總有一些同學如劇中的歡歡一樣,會跟自己關系好的“拉幫結(jié)派”,遇到好欺負的、或者是被別人欺負時也好抱團取暖,不能說歡歡這類人就是完全心存惡意,也可能是一時興起,可是被欺負的人大多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不了了之,這就讓欺負人的這些人誤認為對方好欺負,進而變本加利。

小孩子們在一起玩耍的時候,難免會產(chǎn)生一些矛盾,有的時候吵著吵著,孩子們就會動起手。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總是很頭疼,因為自己上去拉架,生怕傷著其他孩子,要是不拉架,孩子們下手沒輕沒重,很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意外。還有一些家長是事后才知道自己的孩子被欺負了,這時家長們也會為難,有的家長會選擇讓孩子學會還手,有的家長則會讓孩子委曲求全,隱忍一下。

很多家長此時都會感覺困惑,孩子們湊在一起總是免不了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那么家長到底應該怎樣做才是正確答案呢?

心理學教授認為, 孩子們在相處過程中很容易產(chǎn)生矛盾,由于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矛盾,所以會采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打架。 很多孩子被欺負了之后,心里會充滿了委屈和不滿,這時孩子會在內(nèi)心盤算著下次該怎樣報復回去。

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動手打回去是一件好事,至少這樣孩子會少吃一點虧,殊不知冤冤相報何時了,孩子之間無數(shù)次的報復行為會將矛盾逐漸升級,最后鑄成大錯。

知道孩子被欺負之后,家長萬萬不能意氣用事,更不能恨鐵不成鋼地說:“你怎么就知道哭,不會打回去么?”有時,如此簡單的一句話,會激發(fā)孩子內(nèi)心的復仇火焰,讓孩子跟別人之間的矛盾更加嚴重。

家長應該明白,無論什么形式的暴力行為都是錯誤的,孩子被欺負了固然令人生氣,但是家長也不應該鼓勵孩子用同樣的方式報復回去,這樣孩子也就成為了一個只會用暴力解決問題的人。

看到這里,家長們也許會特別好奇,既然我們不鼓勵孩子動手打回去,那為什么要讓孩子勇敢一些呢?這里所說的勇敢,并不是鼓勵孩子還手, 而是鼓勵孩子在被欺負時勇敢地向別人求助,勇敢地說出自己的經(jīng)歷。

沒有被霸凌過的人永遠都不會知道,最令人難以開口的就是說出自己被霸凌的過程,尤其是年紀輕輕的孩子們。

別看孩子年齡小,他們的自尊心可是很強大的,很多孩子被霸凌了之后,并不會選擇跟老師或者是家長求助,因為 在他們看來,被霸凌是很丟人的事情,他們寧肯把事情憋在心里,也不會選擇求助。

因此孩子被霸凌之后,家長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 鼓勵孩子勇敢一些,要讓孩子把藏在心里的事情都說出來,這樣家長才能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從而更好地尋找解決方法。

同時,很多家長會在這時犯一個錯誤,那就是指責孩子。本來孩子被霸凌了就很委屈,不管孩子犯了怎樣的錯誤,其他的孩子都沒有理由對他又打又罵,如果這時家長再責怪孩子,那么會讓情況雪上加霜,也會給孩子留下更大的心理陰影。

首先,家長要讓施暴者認清錯誤。

由于年齡小,很多孩子都還沒有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在欺負完別人之后,他們要是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和教育,那么他們就會認為欺負別人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在孩子被欺負之后,家長應該第一時間找到施暴者,心平氣和地告訴對方這種行為的錯誤之處,讓對方明白自己不可以再這樣對待別人了。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定不要氣急敗壞,畢竟對方也還是孩子,家長的態(tài)度過度強硬,只會激發(fā)對方的逆反心理,很可能在之后的時間里,對方還會找機會欺負孩子,試圖報復回去。

其次,遇到霸凌,讓孩子利用“旁觀者效應”自救。

在心理學上, 有一個現(xiàn)象被稱為“旁觀者效應”,也稱為責任分散效應,是指對某一件事來說,如果是單一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或遇到需要擔當責任時往往會退縮。

孩子在面對霸凌時,一定要善用“旁觀者效應”自救,具體的方法就是,遇到危難時千萬不要“大撒網(wǎng)”式求救,而是 瞅準一個離自己最近、身體健壯、最有幾率幫助自己的人,有針對性地向他求救,根據(jù)“旁觀者效應”,“單一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時,他的責任感就會增強,并做出積極反應”的原理,就有很大幾率會得到幫助。

最后,如果孩子被欺負,家長如何引導孩子走出陰影?

被欺負或者是被霸凌這種事情可大可小,在孩子受到了不公平對待之后,他的心里一定會有陰影,這時,家長需要及時引導孩子,走出這片陰影。 在開導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被欺負并不是孩子的錯誤,而是施暴者的錯誤 。

很多孩子經(jīng)歷了霸凌之后,會下意識地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認為是自己出了問題。孩子們之所以會有這種思維邏輯,無非是平時家長總是這樣對待孩子,國內(nèi)的家長知道孩子跟別人有矛盾的時候,最經(jīng)典的一句話就是: “人家怎么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

這樣冷漠的話語直接將所有的責任推給了孩子,明明孩子是受委屈的那個,家長卻還試圖讓孩子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經(jīng)歷了這種教育的孩子,一生都無法走出被霸凌的陰影,他們也會逐漸疏遠家長。為了避免出現(xiàn)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注意正確引導孩子,千萬不能不問青紅皂白就指責孩子,哪怕孩子也有一定的責任,家長也要先安撫好孩子的小情緒,等孩子恢復冷靜之后,家長再教育孩子也不遲。

只要孩子開始融入集體生活了,家長就需要特別注意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明白正常的肢體矛盾和霸凌之間的區(qū)別,假如真的出現(xiàn)了霸凌行為,家長不能以對方還是孩子為由就從輕追究,這樣只會助紂為虐,讓孩子以后面臨更大的危險。

相關問答
被欺負了,應該隱忍還是報仇?
2個回答2023-08-15 11:33
被欺負了,那主要看他其是怎么欺負你的,如果說平時只是說話的話可以忍,因為不要跟一般的人去計較,這樣顯得自己很沒有度量,如果說某種事情他們做的太過分了,那該還擊就得還擊。
我是女生,總被校車上的校霸欺負
1個回答2023-07-28 02:21
很簡單,打一頓就好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我,何忍負之 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2-10-10 04:25
就是不要欺負別人,也不能被欺負
被人欺負了忍讓是好事嗎?
1個回答2022-11-30 01:51
主要取決于人與事!有時候忍氣吞聲不是一件好事!會讓他人更加蹬鼻子上臉!在為人處事當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究三分!
少年星海被獄霸欺負是第幾分
1個回答2024-02-07 05:06
43分鐘。 在影片第43分鐘,冼星海不聽財閥家兒子的話,被暴打欺負,但是他沒有哭而是咬牙硬挺著。這個事情之后也堅定了冼星海的堅強意志。這個情節(jié)為電影劇情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少年星海》是以音樂家冼星...
全文
有沒有什么泰國的電視劇講的是男主角很霸道老是欺負女主角的
1個回答2024-03-17 00:21
我家的天使 愛在旅途 新鳳凰血(又名玻鉆之爭)
“學校霸王”現(xiàn)象,欺負同學的作文
1個回答2024-02-05 06:13
我們班上有一個女生,她叫嚴玟,她很淡定,眼神不變,就是這樣--,她被我們班男生稱為“御姐”,因為她很霸氣,如果誰惹到她了,她就會走過來,笑著對你說:“你惹到我了?!薄 ∥腋緵]打算惹她,我也不信她...
全文
別人欺負你,你用什么方式還回去,別人以后不敢欺負你?
2個回答2023-01-09 11:11
要有禮貌 要謙和 要說明是他欺負你而不是你找事 如果他還這樣 很好 找人給他治好 一定要狠搞 讓他知道你的 禮貌和冷酷 就沒人敢欺負你了
不隨便欺負別人,但別人欺負我,也不能忍,是什么詞?
5個回答2022-05-28 06:58
我認為不隨便欺負別人,但是我們也不要隨便欺負自己的朋友。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