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推敲的小故事除賈島外

2024-01-10 22:06

有關(guān)推敲的小故事除賈島外
1個回答
云破月來花弄影”(宋?張先?《天仙子》).這句詞詞少意豐,一語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寫了三物四景,中間又用“破、來、弄”三字寫出三種連續(xù)的動態(tài):云“破”而有月“來”,月“來”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字而有花枝隨風(fēng)搖動、撫弄花影的幽雅姿態(tài).僅僅七個字,從天上寫到地下,云橫皓月、風(fēng)弄花影,構(gòu)成了一幅幽美朦朧的畫面,把云、月、花都擬人化了,賦予了它們豐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時使寧靜的畫面有了飛動之勢.
“風(fēng)老鶯雛,雨肥梅子”(宋?周邦彥?《滿庭芳》).我們的古人慣于活用詞語,形容詞、名詞都可以作動詞,且一作就作得鮮活生動,呼之欲出.想那黃口雛鳥從昂首待哺的嬌憨,慢慢豐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離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時光,更待其中親鳥的辛勞,形態(tài)種種,時日漫漫,到后來只得了一個“老”字,當(dāng)真濃釅醉人.我們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過足了幾個月的時光.又一個雨“肥”梅子,又經(jīng)了幾場雨呢?那該是從“小雨纖纖風(fēng)細細”,到“拂堤楊柳醉春煙”,到“一枝紅杏出墻來”,再到“花褪殘紅青杏小”,最后還是在雨里豐肥.寫出了動態(tài),寫出了形態(tài),想那梅子從輕輕小小的羞澀,到黃黃肥肥的圓潤,那黃中暈紅的豐潤,怎不叫人垂涎!
最后,我們再來講一個宋人煉字的故事.
相傳,蘇東坡,一次與他的妹妹蘇小妹及詩友黃山谷一起論詩,互相題試.小妹說出“輕風(fēng)細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從中各加一字,說出詩眼.蘇東坡當(dāng)即道:前者加“搖”,后句加“映”,即成為“輕風(fēng)搖細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蘇小妹卻評之為“下品”.蘇東坡認真的思索后,得意的說:“有了,‘輕風(fēng)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屬上品.”一旁的黃山谷忍不住了,問道:“依小妹的高見呢?”蘇小妹便念了起來:“輕風(fēng)扶細柳,淡月失梅花.”蘇東坡、黃山谷吟誦著,玩味著,不禁托掌稱妙.
這樣一改究竟妙在何處?我們不妨也來玩味一番.“輕風(fēng)”徐來,“細柳”動態(tài)不顯,怎能配得上“搖”、“舞”這類較露的動詞呢?惟有“扶”字才恰到好處,與“輕” 、“細”相宜,顯得和諧,并且又把風(fēng)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繪出了輕風(fēng)徐來,柳枝拂然的柔態(tài),給人以一種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隱”也欠貼切.試想,恬靜的月亮已經(jīng)輝滿大地,梅花自然沒有白天那么顯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這樣,好一個“失”字,就勾畫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強了這一首詩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輝.
詩人為了一個字而反復(fù)推敲,千錘百煉,這種一絲不茍的寫作精神,對我們的啟示應(yīng)該是不言而明了吧.煉字,在今天看來,我們不妨把它看作寫作后的修改.我們同學(xué)寫作文時不注意修改,總是喜歡“一氣呵成”,然后萬事大吉.這不是一種好的作文習(xí)慣.俗話說:“文章不厭百回改.”我們真的應(yīng)該向古人學(xué)學(xué)這方面的工夫.當(dāng)然,我們大可不必“捻斷數(shù)莖須”,但是文章寫成后必要的修改還是很有必要的
相關(guān)問答
除了賈島和王安石的“推敲”故事以外,還有什么關(guān)于“推敲”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4 17:11
北宋汴京有個陳舍人,偶然得到一部舊本的《杜甫詩集》,他如獲至寶。但由於這本書保管不善,致使有不少詩句中的字都脫落了。有一次,陳舍人讀到《送蔡都尉詩》時,發(fā)現(xiàn)"身輕一鳥□,槍急萬人呼"一句的"鳥"字后面...
全文
除了賈島僧敲月下門的故事你還知道哪些故事?
1個回答2024-02-15 19:58
題都城南莊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唐代孟槳在《本事詩·情感》記載了一則唐詩故事:博陵名士崔護考進士落第,心情郁悶。清明節(jié)這天,他獨自到城南...
全文
賈島推敲故事
1個回答2024-01-29 19:06
唐朝的賈島是著名的苦吟派詩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為了一句詩或是詩中的一個詞,不惜耗費心血,花費工夫。賈島曾用幾年時間做了一首詩。詩成之后,他熱淚橫流,不僅僅是高興,也是心疼自己。當(dāng)然他并不是每...
全文
關(guān)于 推敲 的故事(賈島的那個故事我已經(jīng)知道了,不用說了).
1個回答2024-01-20 06:34
劉公嘉話》一書記載著:賈島初次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一天騎在驢背上吟得詩句道:“深夜萬簌寂靜,鳥兒棲息在池塘邊的樹枝上,僧人晚歸在月光下敲響寺院的門.”開始想要用“推”字,后來又想要用“敲”字,用心...
全文
《賈島推敲》譯文?
1個回答2023-08-24 16:15
“推”字寫成“誰”了
賈島推敲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3-01 12:50
賈島寫了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后來又想用“敲”好,他邊走邊想,過來個大官也沒有回避,這個大官是韓愈,一說原因,韓愈說“敲?好,有動作有聲音?!?
除了賈島的"推敲''還有沒有其他的故事
1個回答2023-11-19 11:23
1.賈島和韓愈的“推敲”故事. 2.王安石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的“綠”字多次更易,先后用過“到”、“過”、“入”. 3.劉禹錫的 臺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的上\ 入
賈島“推敲”的故事,寫一下感受.
1個回答2024-01-18 13:21
這是一個歷史故事,通常孩子都是喜歡故事的.所以,在上課堂課時,與其說“今天我們一起來學(xué)習(xí)一下第九課《推敲》”倒不如跟同學(xué)們說“今天老師來給大家講一個‘推敲’的故事”更能激發(fā)學(xué)生的興趣.當(dāng)然這篇課文還有...
全文
賈島的詩僧敲月下門典故
1個回答2024-03-11 21:51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是歷來傳誦的名句.“推敲”兩字還有這樣的故事:一天,賈島騎在驢上,忽然得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初擬用“推”字,又思改為“敲”字,在驢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勢,不覺一...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