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教案

2024-01-15 11:20

1個回答
螳螂捕蟬》教案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悟寓言借助故事說明道理的表達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文:

1、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吳王準備攻打楚國,大臣勸阻無效,并且下了死命令,一少年利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住吳王攻打楚國的念頭;吳王、少年的人物形象;春秋時的形勢等。)(板書:吳王攻楚)

二、 學習課文

(一)學習課文對話部分的內(nèi)容。

少年:聰明、勇敢。

(少年的聰明就表現(xiàn)在他能巧用螳螂捕蟬的故事來勸說吳王放棄攻打楚國。)

1、出示對話部分的內(nèi)容(這就是少年對吳王講螳螂捕蟬故事的經(jīng)過。)

(1)練習分角色朗讀(學習小組)

注:由學習小組長選一個讀吳王的話,選一個讀少年的話,其他兩個做評委。

(2)指名分角色朗讀 評價(自評,互評) (請同學先點撥點撥。)指點示范后,再指名分角色讀 。(評價過程注意點撥。)

2、出示“螳螂捕蟬”圖(課件)讀完螳螂捕蟬的故事,咱們再一起來看看螳螂捕蟬圖。

(1)對照這幅圖,請大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同桌聽聽。

(2)學生自練

(3)指名講故事。

3、師:聽了這個故事,你想對蟬、螳螂、黃雀說什么?

蟬、螳螂、黃雀 只顧眼前利益

不顧身后隱患 (教師板書)

4、齊讀螳螂捕蟬的段落。(媒體出示)

5、我們明白了故事當中的道理,那吳王明白嗎?(明白)哪里可見(恍然大悟)

(1)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一下子明白過來;原來不明白)

(2)哪里可見吳王原來不明白?(回到第一小節(jié))

A:吳王執(zhí)意要攻打楚國,不聽勸告,還下了死命令。所有的大臣都沒說服吳王,這時你想對大臣說什么。(表演大臣們可能怎么勸阻。)你們說我這個吳王是個怎樣的人。(固執(zhí))

(3)就這樣一個固執(zhí)的吳王,怎么會由于少年的故事而改變想法呢?這是什么原因呢?看來咱們還得研究研究當時這段歷史。

(4)出示戰(zhàn)國形勢圖(媒體演示):聯(lián)系剛才螳螂捕蟬的故事,從這幅春秋形勢圖上,現(xiàn)在你就是吳王,你會從中明白什么?(引導學生將吳國分別比作蟬、螳螂、黃雀說話,如:我們吳國就像那螳螂,楚國就是那蟬,我們很容易能打敗楚國。但我們進攻時,其他諸侯國就會像黃雀一樣攻擊我們。)



(5)學生互說。

(6)匯報(板書)(理解“不堪設想”)

6、教師小結:吳王的確也悟到了這點,所以他是怎么對少年說的,(指名說)假如你就是吳王,你會怎么說、怎么做?為什么?(愛國)課文學到這里,吳王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作業(yè):

1、請大家把螳螂捕蟬的故事相互演一演。

2、請大家回去后把螳螂捕蟬的故事講給家長聽。



附板書設計:

螳螂捕蟬

只顧身后隱患 不顧眼前利益

吳王攻楚
相關問答
螳螂捕蟬教案
1個回答2023-12-02 22:10
螳螂捕蟬》教案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悟寓言借助故事說明道理的表達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教學過程:...
全文
文言文閱讀《螳螂捕蟬》及答案
1個回答2024-03-04 22:40
園中有樹,其上有蟬①,蟬高居、悲鳴②、飲露,不知螳螂③在其后也。螳螂委身④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⑤在其下也。 (選自《說苑·正諫》) [注解]①蟬:昆蟲,又叫...
全文
螳螂捕蟬教案
1個回答2024-01-18 08:15
螳螂捕蟬》教案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悟寓言借助故事說明道理的表達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
全文
螳螂捕蟬教案
1個回答2024-01-17 00:35
螳螂捕蟬》教案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悟寓言借助故事說明道理的表達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
全文
螳螂捕蟬意思是什么
4個回答2022-09-28 03:23
翻譯   螳螂正想要捕捉蟬,卻不知道黃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今指人只顧追求眼前的利益,而不顧身后隱藏的禍患。 近義詞   鼠目寸光、急功近利、后發(fā)制人、 坐收漁利、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反義詞  ...
全文
螳螂捕蟬的意思
1個回答2023-12-06 00:36
螳螂捕蟬的意思如下: 告訴我們在考慮問題、處理事情時,要深思熟慮,考慮后果,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后患。螳螂捕蟬:螳螂想捕捉蟬,卻不知潛在危險。比喻目光短淺,沒有遠見。 拓展資料: 螳螂捕蟬...
全文
有哪些故事類似(螳螂捕蟬)的?
1個回答2024-02-06 07:00
螳螂捕蟬的故事見于劉向的《說苑.正諫》經(jīng)過大概是:春秋時期,吳王要攻打楚國,并不準大臣勸阻,于是他的一個年輕門客就懷里帶彈弓,候在后花園,讓露水沾濕他的衣服,這樣一連過了3天。吳王問他在干什么,他回答...
全文
寫一篇《螳螂捕蟬》的讀后感
1個回答2024-02-08 19:10
《螳螂捕蟬》這則寓言故事講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吳王固執(zhí)己見地決定攻打楚國,并下令不準任何人勸阻。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使吳王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我覺得少年...
全文
螳螂捕蟬的譯文
1個回答2024-02-07 03:27
螳螂捕蟬 【翻譯】園子里有一棵榆樹,樹上有一只蟬。蟬正振動著翅膀悲切地鳴叫,想要喝一些清涼的露水,卻不知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彎曲著脖子,想抓住蟬后把它吞掉。螳螂正要吃蟬,卻不知黃雀在它背后。...
全文
關于螳螂捕蟬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3 06:32
典故故事: ? ? ? ? 吳王決定去攻打楚國,(但是大臣們說攻打楚國雖然取勝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國家乘虛而入,后果將不堪設想。)他對大臣們說:“誰敢勸阻就處死誰!”吳王的侍從官中有個年輕人想要...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