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橋的神話故事

2024-01-21 10:17

1個回答
長壽橋的傳說 泰山黑龍?zhí)渡希幸粯蝻w架東西,似龍?zhí)稒M生一道濃眉,與游人傳情;如山澗躍出一條彩虹,為龍?zhí)对鲎思由蛏碇旒t,與兩岸青山相映成趣;人行其上,鳥瞰龍?zhí)秳倬埃v觀西溪豁達之秀色,確是美不勝收。這便是引人注目的長壽橋。 長壽橋,是一九二四年張宗昌督魯時,兗州鎮(zhèn)守張培榮所建,不過不是為了方便百姓。 據說張培榮怕老婆怕得出了名,盡管在兵士面前威風凜凜,在老婆面前卻是俯道貼耳,百依百順,對他來說,老婆的言語就是圣旨,就是軍令。張夫人駕馭著這樣一個有錢有勢的丈夫,便揮霍無度,肆意玩樂。一天,她聽說泰山風景優(yōu)美,許多人都在那里修煉神仙,她也心血來潮,想修道成仙,立地成佛。于是就讓丈夫到泰山來征地造廟。 張培榮"領旨"來到泰山,他見黑龍?zhí)陡浇?,青山四圍,綠樹成蔭,翠竹亭亭,銀杏參天,清流夾道,步移影換,上有傲徠、芙蓉兩峰拔地通天之雄偉,下有龍?zhí)讹w瀑、細流淙淙之清幽,真乃絕勝佳處,正是修道成仙的好地方。于是決定在此建廟,尊其夫人為"無極真人",所修之廟便取名"無極廟"。 無極廟修成,張夫人便身穿袈裟,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中,張培榮率所屬各縣的大小官紳和附近的百姓,對"無極真人"叩首作揖,頂禮膜拜,并刊印無極真經,散布各縣,開卷便是無極真人的道裝神象。張培榮尊其夫人為神女仙子,自愧不如,便將為自己歌功頌德的石碑立于無極廟門外。 廟在溪西,出入下山都要過河涉澗,實在不方便,張培榮又在百丈崖上修了一座長橋,為了取悅張夫人,讓她道成仙,長生不老,便將此橋取名為"長壽橋"。 再說無極真人,十天半月坐在蓮花寶座上還覺得新鮮,時間長了那蓮花寶座也感到不怎么好坐,實在受不了寺廟生活的清苦,便不聲不響地"隱退"了。
相關問答
橋歸橋路歸路的意思 橋歸橋路歸路指什么
1個回答2024-03-03 10:06
1、橋歸橋,路歸路通常在兩個人吵架的情況下使用。 2、橋歸橋,路歸路解釋: 3、釋義:比喻互不相干的事應該嚴格區(qū)分開來。 4、出處:高陽《李鴻章》第八章:“王老哥,我們做這件事...
全文
大橋、大橋、中橋和小橋有什么區(qū)別?
1個回答2023-09-09 01:10
1、特大橋:總跨徑L>1000m,單孔跨徑L>150m; 2、大橋:總跨徑1000m>L>100m,單孔跨徑150m> L>40m; 3、中橋:總跨徑100m>L>30m,單孔跨徑40m>L>2...
全文
橋為什么叫“橋” “橋”名字的由來
1個回答2022-09-27 20:29
橋這個字來源于“喬” (喬,高而曲也?!墩f文》) 喬有高聳的意思,上古時架橋要在河邊立樁(往往就是大樹),引申為橋。
四橋車、五橋車、六橋車有多長?
1個回答2024-11-03 22:09
4橋車 就是前4后八 正常的有12米左右。 5橋車有15米 ?就是半掛車 單驅帶3軸車 或者雙驅帶2軸車。 6軸車車長差不多,或者有的18米左右的。 四橋的貨車說不好,現在四橋車有4x6和4x8...
全文
中國人的橋為何說是世界上最有詩意的橋?
1個回答2024-02-07 06:06
在中國有句老話:“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山河既是鐘靈造化,又是險阻天塹,當土地被水分割,道路被水截斷,聰明的中國人便搭建了橋,它是為給苦于跋涉的人們,一條通往彼岸的捷徑。 不僅如此,在多水的...
全文
橋歸橋,路歸路的意思是什么,出處是哪里?
1個回答2024-02-23 12:05
qiáo guī qiáo,lù guī lù 成語釋義 比喻互不相干的事應該嚴格區(qū)分開來。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借款是另外一回事,通裕墊米又是一回事,橋歸橋,路歸...
全文
兒歌《大橋和小橋》
1個回答2024-03-04 12:26
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手指伸出來   手指伸出來   眼睛在哪里   眼睛在這里   用手指出來   用手指出來   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手指伸出來   手...
全文
橋歸橋,路歸路的意思?
1個回答2024-03-05 02:15
“橋歸橋,路歸路”平常聽得多,也說的多。但這句話屬方言俚語, 在全國許多地方都流行。 “橋歸橋,路歸路”用途也很廣泛。兄弟姊妹說到自家人、自家事時每每提到它,親朋好友提起你來我往、是非曲直時常把它...
全文
橋歸橋,路歸路下一句是什么
1個回答2023-02-25 01:36
一是一,二是二
橋山的大橋山
1個回答2024-08-04 09:12
大橋山即子午嶺,處于陜甘交界,“南連耀州(今耀縣),北抵鹽州(今定邊縣),綿延八百余里”(《大明一統(tǒng)志》),是著名的“古代高速公路”——秦直道南北貫穿,原始森林參天,遮天蔽日,千峰競綠,萬嶺爭翠,...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