澠池會面是四字詞語嗎?

2024-02-04 02:45

1個回答

澠池會面不是四字詞語。

澠池之功是漢語成語,戰(zhàn)國時趙國藺相如在澠池會上不畏秦王,為趙國立下功勛。后泛指為國立下巨大功勛。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澠池之會,出自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該事件發(fā)生于公元前279年。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想集中力量攻打楚國 ,為免除后顧之憂,主動與趙國交好,約趙惠文王會于澠池(今河南省澠池縣)。

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談。當時秦國的武力強于趙國。趙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藺相如陪同趙王前往澠池。

在趙王被迫鼓瑟的情況下,他為了使趙國取得對等的地位,據(jù)理力爭,使秦王不得不為趙王擊缶。后來,秦向趙要十五座城為秦王祝壽,他寸步不讓,說用秦國國都咸陽為趙王祝壽,使秦王毫無所得。藺相如機智地保護了趙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稱“澠池之會”。

擴展資料:

公元前282年,秦國派大將白起攻取了趙國的簡(今山西離石縣西)和祁(今山西祁縣)兩塊地方。次年,秦國又派兵攻占了趙國的石城(今河南樸縣西南);又過了一年,再向趙國進攻,兩國交戰(zhàn),趙國損失了兩萬多軍隊,但秦軍的攻勢也被遏止了。

公元前279年(趙惠文王二十年),秦昭王想和趙國講和,以便集中力量攻擊楚國,于是派使者到趙國,約趙王在西河外的澠池(今河南澠池縣境內(nèi))見面,互修友好。

趙王害怕,想不去,大將軍廉頗和上大夫藺相如商議,認為趙王推辭不去不好,就勸趙王去:“秦王約您會議,如果大王不去,那就顯得趙國力小而膽怯了,還是去好?!壁w王聽從了廉、藺二人的建議,藺相如也隨著趙王一起去了。

廉頗帶領大軍把趙王送到邊境,臨分手。對趙王說:“這次大王去澠池,路上來回的行程,加上會見的時間,估計前后不會超過三十天。

為了防止意外,要是過了這個日期大王還未回來,請允許我們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扣留大王要挾趙國的念頭?!壁w王同意了。廉頗還在邊境上布置了大量的軍隊,防備秦國的進攻。

到了澠池,見到秦王,雙方行過禮,便在筵席上敘談,酒到中巡,秦王對趙王說:“我聽說你喜歡鼓瑟,我這里有瑟,就請你奏一支曲子助助興吧!”趙王不敢推辭,只好彈了一曲。

這時,秦國的御史走了過來,在簡上寫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趙王在澠池宴會,秦王命趙王鼓瑟。

藺相如見此不悅,上前對秦王說:“趙王聽說秦王擅長擊缶(瓦盆),我這里有個缶,請你敲敲缶讓大家高興高興?!鼻赝趼犃瞬淮笈豢洗饝?。藺相如又端起缶走過去,獻給秦王,秦王還是不肯敲。

藺相如就說:“現(xiàn)在我離大王只有五步,如果大王不答應,我拼著一死,也要濺你一身血。”意思是要和秦王拼命。

秦王的侍衛(wèi)看到秦王受到脅迫,慌忙拔出刀來,要殺藺相如。藺相如瞪著雙眼,大喝一聲,嚇得侍衛(wèi)連連后退,秦王心里很不高興,也只好勉強在缶上敲了幾下。藺相如回頭叫來趙國的御史,也把這件事情記下來:某年某月某日,趙王和秦王在澠池宴會,趙王命秦王敲缶助興。

秦國的大臣們見秦王沒有占便宜,就說:“請趙王獻出十五座城地為秦王祝壽!”藺相如也不示弱,說:“請秦王拿咸陽(秦國都城,今陜西咸陽縣東)為趙王祝福!”

一直到酒筵結束,藺相如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機智勇敢地同秦國君臣進行了針鋒相對、不屈不撓的斗爭,挫敗了秦國的圖謀。秦國也知道廉頗率領大軍駐扎在邊境上,使用武力也得不到好處,便只好恭恭敬敬送趙國君臣回國。以后,秦、趙間暫時停止了戰(zhàn)爭。

相關問答
澠池會見是三國演義故事嗎
1個回答2024-01-27 13:21
不是的。 出自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講述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為集中力量攻打楚國,主動與趙國交好,約趙惠文王會于澠池(今河南省澠池縣)。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談。趙王害怕...
全文
澠池會面是成語嗎?
1個回答2024-01-26 05:19
不是成語,是典故。 指公元前279年, 藺相如 隨從 趙惠文王 與 秦昭王 會于 澠池 之事。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京劇《將相和》第十六場:“ 澠池 會上殺氣高,兩國君臣假談笑?!眳⒁姟?!-- -->...
全文
澠池相會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6 04:00
我是在網(wǎng)上幫你搜索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趙惠文王作國君的時候,得到楚國的一塊寶玉和氏璧。貪得無厭的秦昭襄王聽到這個消息,派人送信給趙王,愿意拿十五個城池換這塊璧。趙王不敢拒絕,但又怕上當。地位...
全文
將相和澠池之會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1個回答2023-02-06 10:57
上面說的都不對
澠池會見是成語么
1個回答2024-02-12 14:52
不是成語,是典故。 指公元前279年, 藺相如 隨從 趙惠文王 與 秦昭王 會于 澠池 之事。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京劇《將相和》第十六場:“ 澠池 會上殺氣高,兩國君臣假談笑。”參見“ 澠池...
全文
澠池相會成語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2-12 01:28
釋義:澠池:古城名,在今河南澠池縣南。本指戰(zhàn)國時趙國藺相如在澠池會上不畏秦王,為趙國立下功勛。后泛指為國立下巨大功勛。
澠池會故事
1個回答2024-02-11 00:21
故事的起因是: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見,想在會見時侮辱趙王,侮辱趙國。 故事的經(jīng)過是:藺相如出謀,自己跟趙王前行,廉頗率軍做好抗秦準備。在會見中,秦王要趙王鼓瑟并讓人記錄下來,以此侮辱趙國和國君。藺相...
全文
將相和,澠池之會
1個回答2024-02-27 01:46
同意,1擊了缶是低級樂器,而趙王鼓的瑟是高級樂器;2他受辱又不敢進攻趙國,怕廉頗
澠池相會故事 簡單點
1個回答2024-02-27 05:26
公元前279年(趙惠文王二十年),秦昭王想和趙國講和,以便集中力量攻擊楚國,于是派使者到趙國,約趙王在西河外的澠池(今河南澠池縣境內(nèi))見面,互修友好。趙王害怕,想不去,大將軍廉頗和大夫藺相如商議,認為...
全文
澠池之會的主要內(nèi)容?
1個回答2024-02-29 22:11
詭計多端的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談。 趙王害怕上當,又不敢不去。 藺相如為了祖國榮譽,不怕犧牲,決定親自陪同趙王前往澠池。 在宴會上,他與秦國君臣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