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名人的資料,急求

2024-05-26 16:02

江西名人的資料,越多越好
1個回答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后親友私謚靖節(jié)。東晉潯陽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特強,從小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歷二年(1042)登楊鎮(zhèn)榜進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xué)士。熙寧二年(1069)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后,隱居,病死于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鐘山,謚文。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詩人,書法家。修水縣人。

晏殊(90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撫州市)人。北宋著名詞人。自幼天資聰敏,篤學(xué)能文,十四歲舉神童,十五歲應(yīng)廷試,得到真宗的賞識,賜同進士出身。復(fù)試,擢秘書省正字,得盡讀秘閣藏書,學(xué)問益博。繼遷翰林學(xué)士,深為真宗所倚重,“事無巨細(xì),皆咨訪之”。仁宗即位,益加信任,歷居要職,先后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文武職宰相)。后出知河南,兼西京留守,進階至開府儀同三司,勛上柱國,爵臨淄公。卒謚元獻。



歐陽修(1007-1073),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永豐縣沙溪人)。北宋卓越的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四歲喪父,家貧,他的母親以荻畫地,教他寫字。多誦古人篇章,為詩文,“下筆出人意表”。天圣八年(1030)中進士,任西京留守推官。景佑元年(1034)任鎮(zhèn)南軍節(jié)度掌書記、館言事,得罪宰相被貶,歐陽修寫信斥責(zé)司諫高若訥不主持正義,被降知夷陵縣。康定元年(1040)復(fù)任館閣??保幮蕹缥目偰?。慶歷三年(1043)任右正言、知制誥。五年,杜衍、范促淹、韓琦、富弼等名臣相繼被排擠出朝,歐陽修上疏為他們分辯,因被貶知滁州,后又改知揚州、潁州?;视釉辏?049)回朝,先后任翰林學(xué)士、史館修撰等職,和宋祁等一同編修《新唐書》,又自修《五代史記》(即《新五代史》)。晚年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太子少師。神宗熙寧五年(1072)卒于家,謚文忠。



曾鞏(1019-1083),字子固。南豐人。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幼年聰慧,十二歲作《六論》,一揮而就,言簡意賅,氣勢雄渾,得到歐陽修的贊賞,從此名聞四方。青年時,多次外游,和王安石友善,常有詩文往來,并將安石推薦給歐陽修。嘉佑二年(1057)中進士后,調(diào)任太平州司法參軍。翌年,召回京師,編校史館書籍,遷館閣???、集賢校理。熙寧二年(1079)先后在齊、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守正不阿,頗有政聲。元豐三年,徙知滄州,過京師,神宗召見時,他提出節(jié)約為理財之要,頗得神宗賞識,留三班院供事。元豐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學(xué),委任史館修撰,編纂五朝史綱,未成。元豐五年,拜中書舍人。次年卒于江寧府。理宗時追謚文定。著有《元豐類稿》五十卷、《續(xù)元豐類稿》四十卷、《隆平集》三十卷。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吉水縣)人。南宋杰出的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中進士。授贛州司戶,后調(diào)任永州零陵縣丞,得見謫居在永州的張浚,多受勉勵教誨。孝宗即位后,張浚入相,即薦萬里為臨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喪,服滿后改知奉新縣。乾道六年(1170)任國子博士,開始作京官,不久遷太常丞,轉(zhuǎn)將作少監(jiān)。淳熙元年(1174)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舉廣東常平茶鹽,曾鎮(zhèn)壓沈師起義軍,升為廣東提點刑獄。不久,遭母喪去任,召還為吏部員外郎,升郎中。十二年(1185)五月,以地震應(yīng)詔上書,極論時政十事,勸諫孝宗姑置不急之務(wù),精專備敵之策,堅決反對一些人提出的放棄兩淮、退保長江的誤國建議,主張選用人才,積極備戰(zhàn)。次年,任樞密院檢詳官兼太子侍讀。十四年(1187),遷秘書少監(jiān)。高宗崩,萬里因力爭張浚當(dāng)配享廟祀事,指斥洪邁“指鹿為馬”,惹惱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為秘書監(jiān)。紹熙元年(1190),為接伴金國賀正旦使兼實錄院檢討官。終因孝宗對他不滿,出為江東轉(zhuǎn)運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諸郡行鐵錢,萬里以為不便民,拒不奉詔,忤宰相意,改知贛州。萬里見自己的抱負(fù)無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無實際官職,只領(lǐng)祠祿,等于退休)而歸,從此不再出仕,朝命幾次召他赴京,均辭而不往。開僖二年(1206),因痛恨韓胄弄權(quán)誤國,憂憤而死,官終寶謨閣文士,謚“文節(jié)”。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孫,字天祥,后改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廬陵(今吉安縣)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



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若士,亦號海若,又號清遠(yuǎn)道人,別號玉茗堂主人。臨川人。明代偉大的戲劇家、文學(xué)家。
相關(guān)問答
江之歌的資料簡介
1個回答2024-04-08 12:35
《江之歌》這篇文章表面上看是長江之歌,實際上寫作的對象是纖夫。他們的生活是艱難的、殘酷的、是最后的無望的抗議。他們的歌是痛苦的呻吟、失望的嘆息,聽起來令人心碎,簡直不像是人類的聲音。作者看到和聽到了...
全文
江西古代文化名人資料
1個回答2024-03-17 00:51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xué)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
全文
漓江的資料
1個回答2023-07-16 21:00
漓江的水是碧綠的,清澈的,清得可以數(shù)出小魚有多少條
長江三峽的資料簡介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2-07 09:12
長江三峽的資料簡介: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 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于這一地區(qū)地殼...
全文
韓江的有關(guān)資料
1個回答2024-03-10 13:04
韓江   Han River   亦作Han Chiang或Han Jiang。      中國廣東省第二大河。唐稱惡溪,後紀(jì)念韓愈,改稱韓江。北源汀江出福建西南寧化縣西南部武夷山,南流至廣東...
全文
演員何江的個人資料
1個回答2024-05-31 13:00
  姓名:何江   英文:Hejiang北影影視學(xué)院·院長何江   性別:男   出生:1981年8月   籍貫:北京   現(xiàn)居:北京   民族:漢   血型:O型   身高:178c...
全文
長江相關(guān)的資料故事傳說大概三十多個字
1個回答2024-03-30 08:15
長江,亞洲第一大河,其流域面積、長度、水量都占亞洲第一位。它發(fā)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峰。長江支流眾多,長江流域從西到東約3,219公里,由北至南966公里余。長江全長6300多千米,...
全文
錢塘江資料
1個回答2024-07-03 19:24
錢塘江,古稱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羅剎江",一般浙江富陽段稱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稱為錢塘江。錢塘江最早見名于《山海經(jīng)》,因流經(jīng)古錢塘縣(今杭州)而得名,是吳越文化的主要發(fā)源...
全文
mtk6753參數(shù)怎么樣?mtk6753參數(shù)性能
1個回答2025-04-09 22:48
? ?   MediaTek MT6753為64 bit八核心處理器,架構(gòu)為ARM Cortex-A53,1.3 - 1.5GHz的時脈較MT6752的1.7GHz要低一些,不過這顆新處...
全文
湯姆遜效應(yīng)的原理
1個回答2025-04-09 22:46
式中 eA(T,T0):導(dǎo)體A兩端溫度為T、T0時形成的溫差電勢; T,T0 : 分別為金屬棒高、底端的絕對溫度; σA :湯姆遜系數(shù),其數(shù)值非常小,而且與金屬材料及其溫度有關(guān),譬如銅在0℃時湯姆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