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是什么概念?怎樣提高能力?

2022-05-15 07:40

4個回答
能力是指人們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具備的個性心理特征。它是順利的完成某種活動的必要條件。能力和活動緊密聯(lián)系著。一方面人的能力在活動中形成和發(fā)展,并且在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例如,有經(jīng)驗的紡織工人能分辨出40多種濃淡不同的黑色色調,而一般人只能分辨3至4種;長期生活在呼倫貝爾草原上的鄂溫克族牧民,能夠根據(jù)嗅覺來判斷牧草的營養(yǎng)價值。另一方面,從事某種活動又以一定的能力為前提,能力是人們順利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具備的個性心理特征。
人的氣質和性格雖然也對活動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但它們并不是完成活動所必需的個性心理特征,如謙虛、驕傲、活潑、沉靜就不屬于能力范疇。節(jié)奏感和曲調感對于城市音樂活動是必不可少的;準確地估計比例關系對于城市繪畫活動是必不可少的;觀察的精確性、記憶的準確性、思維的敏捷性是完成許多活動所必不可少的。只有順利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個性心理特征,才能稱為能力。
原蘇聯(lián)心理學家克魯捷茨基指出:如果一個人能夠迅速地和成功地掌握某種活動,比其他人較易于得到相應的技能和達到熟練程度,并且能取得比中等水平優(yōu)越得多的成果,那么這個人就被認為是有能力的。
能力是保證一個人順利地完成某種活動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唯一的條件。順利的完成某種活動所需要的條件是多方面的。個人的健康狀況、活動動機的強度和有關的知識經(jīng)驗等,都是完成活動所必需的。但是,能力是順利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個性心理特征。

一個人的能力來源于知識與實踐的積累,來源于個人的自信,只要你能多學習、多實踐、多思考、多總結,你就一定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的。
概念:
能力 ,是完成一項目標或者任務所體現(xiàn)出來的素質。 人們在完成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有所不同。是指順利完成某一活動所必需的主觀條件。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并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
能力總是和人完成一定的實踐相聯(lián)系在一起的。離開了具體實踐既不能表現(xiàn)人的能力,也不能發(fā)展人的能力。達成一個目的所具備的條件和水平。
能力:是生命物體對自然探索、認知、改造水平的度量。如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動物、植物的生殖能力等。
能力提高方法:

一、確定目標。
提升能力的第一步是要弄清楚四個問題:
(1)我最突出的能力有哪些?
(2)目前工作最急需的能力是什么?
(3)對比工作急需的能力我最欠缺的能力是什么?
(4)我應該如何提升這些欠缺的能力?
二、制定計劃。
制定行動計劃時,要注意幾點:
(1)從知識結構上的合理、優(yōu)化與提升。
一個主管的知識結構,大體上有三種類型:專業(yè)知識、管理知識、相關知識。只有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知識結構,才能有效的支撐和提升自己的職業(yè)能
力。
第一類是傳統(tǒng)的知識結構,即僅有某一專業(yè)知識的結構。這是唯一的知識結構,或稱線性結構。這種知識結構已遠遠不能適應形勢對管理者的要求。
第二類是“T”型知識結構,或稱為縱橫結構。這里的“縱”,表示某一專業(yè)知識方面的深度;這里的“橫”,表示與某一領域相關的知識面的跨度或廣度。“T”型的知識結構也可以稱為通才的靜態(tài)結構。一個現(xiàn)代管理者的知識結構如果缺乏時間標量,沒有反映知識更新率的指數(shù),仍然是不完整的。
第三類是具有時間概念的“T”型知識結構,或稱通才的動態(tài)結構。這類知識結構的主要測定指標有三個:即深度、廣度和時間度。只有這樣的知識結構,才是管理者理想的知識結構。
(2)結合職業(yè)和工作需要去“補短板”。
一般而言,我不主張“補短板”,主張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勢,通過學習使長處更長,優(yōu)勢更優(yōu)。但如果你眼前的工作職位確實需要這種能力,那就必須補上這個缺少的“短板”。例如,作為一名職業(yè)管理者,如果你在職業(yè)管理者所必備的職業(yè)知識和能力上有短板,那么,你就得必須補上。比如,溝通能力是管理者的最基本的素質要求,如果你要想在管理崗位上有所發(fā)展,你就必須補上這一課,否則,你就不稱職,你就無法有更好的發(fā)展。假如你的性格和習慣無法改變,確實補不上這一課,你就應該考慮是不是轉換職業(yè)道路,比如走技術發(fā)展的道路。
(3)從行動上如何約束自己。
知識的掌握和積累必須化為實踐和行動,否則知識再多也只能是紙上談兵。所以,你在學習的同時,一定注意把學到的知識、方法和工具運用到自己的管理實踐中去。比如,你學習了關于時間管理、目標管理、溝通管理方面的知識和方法,那就要有意識給自己制定一個如何落實的行動計劃,如何檢查自己的執(zhí)行情況,如何改進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有“能力″的人的月薪高,有“能力"無視學歷,用人腐敗者在國企把國家當大頭,在私企把老板當大頭,而以“能力"的借口秒殺清北復交的學子們的十年寒窗。
能力以學歷和專業(yè)資格證為證據(jù)最好,沒有證據(jù)而以他人扶持為基礎的能力太雞肋了。
實戰(zhàn)能力,多實戰(zhàn)即可
相關問答
行星概念是誰提出來的?
1個回答2024-02-11 22:53
行星定義直到2006年8月24日才有了一個比較明確且可以被接受的文字敘述。在這之前,盡管行星一詞已經(jīng)被使用了數(shù)千年,但令人驚訝的是,科學界始終沒有給過行星明確的定義。進入21世紀后,行星的認定成為一...
全文
提高英語聽力是學新概念一還是新二
1個回答2024-03-14 04:42
一、新概念選擇英音還是美音?   答:在書店購買的《新概念》配套磁帶就是英音版,由外研社出版。一般我們說的經(jīng)典語音就是這個版本。但是,對于第一冊來說,偶數(shù)課升茄,這個版本的吵廳察錄音是沒有的。只...
全文
時間這個概念是誰提出的?
1個回答2022-11-15 04:33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物理學中提到的“系統(tǒng)”是什么概念?
1個回答2022-07-26 18:13
系統(tǒng)是一系列的組合
基因的概念是誰提出的?
1個回答2023-01-14 18:42
“基因(Gene)”一詞是丹麥遺傳學家威爾赫姆·路德維希·約翰遜(Wilhelm Ludwig Johannsen)在1909年提出的,來源于“希臘語”,意思是“生”。由于讀寫方便,滿足了為“遺傳單位...
全文
量子的概念最早由誰提出
1個回答2024-01-31 02:31
量子概念的提出者是馬克斯·普朗克。 拓展資料: 量子是現(xiàn)代物理的重要概念,最早是由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的。從學術的角度講,量子至少有三重含義。第一重義就是普朗克提出的量子論,他認為...
全文
"自由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誰提出的
1個回答2022-10-03 13:34
是分開計算嗎
提拔和提拔任用是不是一個概念
1個回答2022-10-10 00:23
提拔不就是為了任用么
小提琴十級是什么概念
3個回答2023-02-03 18:14
滿大街都是吧,十級是業(yè)余十級,是演奏的0級。演奏一級至六級,十級也是一個初學者吧
海爾提出的“小微”概念是什么?
1個回答2023-04-23 06:05
您好,小微化首先是海爾建立了一個大的平臺,這個平臺讓每個小微和員工可以創(chuàng)業(yè),可以發(fā)揮價值的平臺。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