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可以提煉出的成語是 ?

2022-12-13 17:08

《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可以提煉出的成語是 。%D%A
2個回答
是 察言觀色%D%A我的答案怎么樣?
【察察而明】謂在細枝末節(jié)上用心,而自以為明察。%D%A【察察為明】察察:分析明辨;明:精明。形容專在細枝末節(jié)上顯示精明。%D%A【察見淵魚】淵:深潭。能看清深水中的魚。比喻為人過于精明。%D%A【察今知古】指事物的發(fā)展是一個過程。它總是循著時間的先后逐漸演變而成的。觀察它的現(xiàn)在,可以推知它的本來面目。%D%A【察己知人】指情理之中的事情,察度自己,就可知之別人。%D%A【察三訪四】指愛打聽調(diào)查別人的事情。%D%A【察言觀色】察:詳審。觀察別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別人的心意。%D%A【察顏觀色】觀察別人的臉色,以揣摩其心意。%D%A【察言觀行】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
相關(guān)問答
《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可以提煉出的成語是 。
1個回答2022-10-24 13:47
察言觀色 [chá yán guān sè] 觀察言語臉色,以揣度對方的心意。
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什么意思?
3個回答2022-09-26 06:57
原文 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譯文 孔子說:“這叫聞,而不是達。所謂達...
全文
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翻譯
2個回答2022-09-27 02:05
按照個人現(xiàn)在的理解 那些通情達理,八面玲瓏的人,品質(zhì)正直而非常講義氣(義字可解為仁義,好,擅長),仔細體會別人的言語觀察別人的態(tài)度,并且能夠幫對方考慮
如何正確提問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并鍛煉細致的觀察力
1個回答2024-03-04 06:38
口頭表達能力不是一個孤立的能力,其實他是一個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包括思維邏輯、語言組織能力、知識面、反應能力、表情和肢體語言技巧等等。所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應該從提高綜合素質(zhì)入手,然后重點側(cè)重口頭表達技...
全文
道理論據(jù)名人名言并提煉觀點
1個回答2024-04-20 04:38
1、理能服傲。      2、寧輸拳頭不輸理。      3、人的天職在勇于探索真理?!绨啄?     4、人橫前道理,馬橫有韁繩。      5、任何一個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種形象?!既R克...
全文
道理論據(jù)名人名言并提煉觀點
1個回答2024-03-07 14:42
1、理能服傲。      2、寧輸拳頭不輸理。      3、人的天職在勇于探索真理?!绨啄?     4、人橫前道理,馬橫有韁繩。      5、任何一個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種形象?!既R克...
全文
誰知道《論語》顏淵和顏回是不是一個人?有沒有關(guān)于他們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15 05:37
顏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淵,亦顏淵,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說他“一簞食,一飄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他異常尊重老師,對孔子無...
全文
論語顏淵死是第幾節(jié)
0個回答2022-10-21 03:05
《論語》里有關(guān)顏淵
1個回答2024-03-04 04:01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重點在于顏回可以“足以發(fā)”,對老師所講的問題能有所發(fā)揮??此朴薇?,其實大智。
論語 顏淵
1個回答2024-03-05 14:32
子貢問政。 子貢(向孔子)請教如何執(zhí)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孔子說:“足夠的糧食,足夠的兵力,使人民信服”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孔子)說:“去除...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