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赤壁懷古和赤壁賦有什么異同?從不同方面說明

2022-12-21 21:03

蘇軾的赤壁懷古和赤壁賦有什么異同? 從不同方面說明
1個回答
1、體裁不同:前者是詞,后者是散文.
2、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通過緬懷古代英雄人物,抒發(fā)了自己功業(yè)無成的感慨;后者表達了忘懷得失、胸襟坦蕩的人生見解.
相關(guān)問答
蘇軾的赤壁懷古和赤壁賦有什么異同?
1個回答2022-09-18 02:12
1、體裁不同:前者是詞,后者是散文。 2、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通過緬懷古代英雄人物,抒發(fā)了自己功業(yè)無成的感慨;后者表達了忘懷得失、胸襟坦蕩的人生見解。
蘇軾《赤壁賦》《后赤壁賦》中的名句
1個回答2022-12-25 07:51
《赤壁賦》名句 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
全文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赤壁賦有什么異同
1個回答2023-01-11 15:16
一個是旅游日記,一個是懷古詞
蘇軾的《赤壁賦》
2個回答2022-04-22 04:27
前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
全文
赤壁賦——蘇軾
4個回答2022-06-06 11:51
您好!文言文中的“驟”意思很多。在《赤壁賦》里的,應(yīng)該是“多”,和你老師講的一樣。在文章里,“知不可乎驟得”的翻譯是:知道它不能多得。你想啊,如果是“突然”的意思,那就是:知道它不能突然得到。這與原文...
全文
蘇軾的后赤壁賦
1個回答2023-08-09 17:54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
全文
蘇軾為什么要寫赤壁賦
1個回答2024-01-20 16:30
元豐二年(1079年)八月,蘇軾因“烏臺詩案”被加以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獄。在獄中一百多天,受審十余次,慘遭折磨。后經(jīng)多方營救,于當年十二月釋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
全文
蘇軾的赤壁賦什么時候所作
1個回答2023-01-12 14:44
他活著的時候
赤壁賦蘇軾
1個回答2022-06-10 21:01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
全文
蘇軾的《赤壁賦》
1個回答2022-10-03 01:05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