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第一章讀后感

2023-01-14 20:05

2個回答
除非哲學老師,不然不會布置這種題目。這種題目要自己寫,不用像是讀后感。妙不可言傳。

描寫思路:以文章內(nèi)容作為主題,真實得描述感想,正文:

隨手翻起來了書架上的這本《道德經(jīng)》,經(jīng)常聽孩子誦讀,自己對文章的大意卻不甚了解。在查找網(wǎng)絡資源后,對第一章進行了粗略的了解?,F(xiàn)就部分章節(jié)內(nèi)容淺談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無為“就是合道之為。

通行本《道德經(jīng)》第一章,老子就把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狀態(tài)稱作“無“(無,名天地之始)。天地未分之前,世上什么也沒有,只有“先天地生“的道在“周行而不殆“地運行,布生天地和萬物??梢姟暗馈熬褪鞘澜绠a(chǎn)生、發(fā)展、變化的本原,是天地萬物的母體,也就是現(xiàn)在所稱的事物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無“是道的根本屬性。

“無為“即是根據(jù)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而采取的管理對策,是在對天地萬物的運行規(guī)律有透徹理解后而采取的最簡單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手段?!盁o為“是一種管理理念,更是一種境界。

萬物是平等的,也是自由的和多樣的。平等是前提,自由和多樣是必然的結(jié)果,因為萬物是平等的,它們各自有自己存在的理由、生存方式和生活規(guī)律即有各自的“德“;

誰也不屬于誰,誰也不能命令別人該怎樣生活。世間萬物是平等的、自由的和多樣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真心地按道的要求采取無為策略,讓萬物按各自的“德“自由平等也生長、生活。

相關(guān)問答
一起讀經(jīng)典《道德經(jīng)》第五十章第五十一章
1個回答2024-03-09 20:05
《老子·第五十章 》 人一生出來,就進入了死亡。人以四肢九竅活著,人以四肢九竅死去,人以這四肢九竅,將自己的生命送到死地。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世人太貪婪今生的享樂了。聽說善于得到并持守真生命的人,行路...
全文
《老子道德經(jīng)》第五章
1個回答2024-01-20 14:12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虛而不屈 動而愈出 多言數(shù)窮 不如守中。 答:天地無心于萬物,任其生滅,圣人無心于愛民,任其自養(yǎng)自成. 天地之間如同...
全文
道德經(jīng)四十章感人故事
1個回答2024-01-30 23:52
道德經(jīng)講的是人與自然和諧永生的方法。我讀了一遍又一遍道德經(jīng),我突然發(fā)現(xiàn),道德經(jīng)可能是上一代地球文明或者宇宙高級智慧文明寫給人類發(fā)展的指導書。像小國寡民(人口限制),像水(順應規(guī)律),無知無欲(不加控制...
全文
馬德的一篇文章
1個回答2024-02-27 08:43
  走散的炊煙(馬德)   唯一不變的是炊煙.   就在村莊之上,就在樹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   秋天來了是冬天,炊煙老了,是新的炊煙.   炊煙是可以散去的,但是根是散不去的,他的...
全文
道德經(jīng)第二章
1個回答2024-02-18 02:19
這個字的意思就是“不”。 這段經(jīng)文的意思,借用佛家的話說: 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 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主客就是能所,相對而立。 夫唯弗居,是以...
全文
道德經(jīng)第二十八章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13 04:57
道德經(jīng)第二十八章原文及譯文如下: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
全文
小學生道德文章?
1個回答2024-02-15 22:01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最美麗的花兒,最圣潔的心靈,它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蕩。 有時道德是一種感恩。 從前,有一個和尚叫佛印,與朋友出去玩,路過海邊時,與朋友說話不投機,被朋友甩...
全文
馬德的一篇文章
1個回答2024-03-09 21:07
  走散的炊煙(馬德)   唯一不變的是炊煙.   就在村莊之上,就在樹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   秋天來了是冬天,炊煙老了,是新的炊煙.   炊煙是可以散去的,但是根是散不去的,他的...
全文
道德經(jīng)第五十四章原文及譯文
1個回答2024-05-11 16:41
道德經(jīng)第五十四章原文及譯文如下: 道德經(jīng)·第五十四章? 作者:老子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
全文
道德經(jīng)第一章
1個回答2024-03-16 08:08
《道德經(jīng)》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