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語中,一心現(xiàn)六賢,一心現(xiàn)四圣,是什么意思?

2023-04-09 08:07

哪六賢?哪四圣?
2個回答
佛教沒有六賢的說法。四圣是聲聞 緣覺 菩薩、佛。六凡是六道眾生。你看的書錯字多,會誤導(dǎo)人還是看正規(guī)的佛書吧。
重要的不是六賢和四圣 而是一心
相關(guān)問答
佛經(jīng)或古圣賢書推薦
1個回答2024-03-08 02:38
窮則偏道(含儒釋),達則偏儒(含道釋),其實窮、達皆儒、釋、道也。 道德經(jīng)、大學(xué)、論語、孟子、中庸、菜根譚、壇經(jīng)、金剛經(jīng)、華嚴經(jīng)、圓覺經(jīng) 而史記是表,表而無表,內(nèi)含道,含而無含。
佛經(jīng)屬于圣賢書嗎
2個回答2023-04-10 01:35
佛比圣賢覺悟更高。佛經(jīng)當然是圣賢書了
六道四圣和三乘圣賢,有啥區(qū)別嗎
4個回答2023-07-21 19:05
從一到十呢,這是十法界,前六是六道輪回的六道,成為六凡。后四法伏裂界則是佛陀教法中修行的圣者,稱為四圣。 至于,埋襲三乘,也就是大中小,大,是菩薩乘(佛乘),中,指緣覺乘,下,指聲聞乘 這三類,都足以...
全文
佛經(jīng)或古圣賢書推薦
1個回答2022-08-20 14:21
窮則偏道(含儒釋),達則偏儒(含道釋),其實窮、達皆儒、釋、道也。 道德經(jīng)、大學(xué)、論語、孟子、中庸、菜根譚、壇經(jīng)、金剛經(jīng)、華嚴經(jīng)、圓覺經(jīng) 而史記是表,表而無表,內(nèi)含道,含而無含。
啥叫圣人,啥叫賢人,圣人跟賢人有什么不同
1個回答2022-12-11 18:05
簡單地說,圣人于己嚴,于人寬。賢人只是聰慧,但人品不一定好。
三賢十圣的三賢
1個回答2024-05-04 22:43
賢謂賢善調(diào)和,即指修善根而制伏煩惱,使心調(diào)和的三種修行階位。大小乘所說的三賢位有所不同。 指地前的菩薩位有三階三十心之別。又稱三十心。相對于“十圣”而言。據(jù)《菩薩瓔珞本業(yè)經(jīng)》卷上所述,三賢的菩薩制...
全文
文殊普賢三圣佛中間的是誰
2個回答2022-11-27 02:10
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稱為華藏三圣佛,中間的是毗盧遮那佛。 除此以外還有—— 西方三圣又稱阿彌陀三尊,中間是阿彌陀佛,右邊觀世音菩薩,左邊為大勢至菩薩組成。 本土三圣佛,釋迦牟尼佛...
全文
厄以鑄圣賢,劫以煉仙佛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8-08 09:01
“厄以鑄圣賢,劫以煉仙佛”出自《意氣譜——反菜根譚》,原文節(jié)選如下: 圣賢不能免厄,仙佛不能免劫。厄以鑄圣賢,劫以煉仙佛。 這段意即:圣人賢者不能免除災(zāi)厄,神仙佛祖亦不能免除劫難。災(zāi)厄可以用來鑄就圣...
全文
金剛經(jīng)中,佛祖為何說:一切圣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1個回答2024-01-21 03:20
一切圣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一切賢者與圣人只是因為證悟“無為法”的深淺而在表現(xiàn)形式上有所差別。 開悟的本質(zhì)都是悟到同一個東西,但悟入的深淺卻每個人都不盡相同,并不是說所悟的自性有大小深淺,而是修...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