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隨身聽大全

那些隨意評論別人的人,是不是自以為是?
4個回答2022-12-06 01:44
是的 這樣的人讓人反感 他們自己并非做得多么好 但是卻對別人的言行品頭論足指指點點 實際上他們啥也懂不了多少 只不過是人少賣弄顯擺罷了
為什么不要隨意評價別人
1個回答2022-07-26 01:41
評價別人的好處都喜歡聽,但是壞處就不要評價了。別人不喜歡聽還得罪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沉默?;蛘咛魞?yōu)點去說。
評書隨唐演義的后文書是?
1個回答2024-01-29 16:24

《隋唐演義》接下來是聽《說唐后傳》->《大唐驚雷》->《羅通掃北》->《薛家將》->《秦英征西》->《薛剛反唐》

有名的詩隨便來幾句,給好評
1個回答2024-04-13 08:28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如何看待有些人對別人隨意的評價?
5個回答2022-11-15 08:53

對于那種隨意去評價他人的行為,我是非常不贊同的。很多時候別人怎么樣,不需要我們?nèi)ピu價,我們也沒有親自去經(jīng)歷別人所經(jīng)歷的事,也沒有資格去評價。很可能會因為你的一兩句言語就傷害到其他人。所以每當想要去評價他人的時候,就要在心里告訴自己不要這樣做。

有的人為什么隨便評價別人?
2個回答2023-02-12 04:22
這種人素質(zhì)低,以為自己都是對的。
教師讀書隨筆 讀《怎樣評價學生
1個回答2024-02-26 20:45
“‘怎樣’評價”重音在“怎樣”二字上,意味著著重找尋的是評價的方式,其中不乏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和創(chuàng)新性。按理說,追求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和新穎性本無可非議,因為“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強調(diào)學生發(fā)展的個體差異和發(fā)展的階段性特點,而多元的評價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要,新穎的評價方式也體現(xiàn)著時代性特征和教師教學的藝術(shù)性。但有一點大家不要忽視,那就是過于追求評價方式的多元和新穎,可能會偏離評價的本質(zhì),甚至會與科學的評價背道而馳,尤其是在不明就里的情況下接觸評價的。在教育改革的當下,“評價”二字風靡大江南北,已經(jīng)不再是時尚,但并不真正了解“評價”的也是大有人在。因為當下的教育界,販賣理論尤其是外來理論的所謂“專家”這不少,而從事教育實踐的實干家卻很稀缺。因為很多教學管理者和教師不免“上當”,憑著一知半解,就開始進行所謂的教育教學評價的改革,比如又得老師覺得評價就是課堂上的對學生的評價性語言,有的老師認為評價就是寫評語,有的老師認為把評價任務(wù)寫得很死板,等等,這些對于評價的認識不免狹隘;還有的老師認為評價是很高深莫測的東西,是只有在專家嘴里說出來的,這也未免“太抬舉”評價了。如此種種追求評價方式的做法,導致雖然他們在評價的多元化和新穎性上“頗多建樹”,但最終后勁不足,或者顯赫一時,或迷茫無助,或無疾而終,究其本質(zhì),是對評價的本質(zhì)未能有深刻的認知,舍本逐末了。 而“怎樣‘評價’”四個字,重音在于“評價”,強調(diào)的是如何正確認識評價以及在此基礎(chǔ)上去尋找評價的具體實施方法和實施評價后的反思性工作。它與前者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它首先是思考評價的定義、功能及意義,在科學、正確認識“評價”的基礎(chǔ)上去實施評價,或者說去尋找評價的方式?!霸鯓印u價’”是一個科學而完整的認知體系,而不是簡單的經(jīng)驗主義做法?!霸鯓印u價’”需要我們首先思考“評價”是什么,本書中“評價”作為學習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指的是觀察學生的的學習過程,共同協(xié)作去解釋所收集到的資料,制定標準,描述進展,收集結(jié)果,記錄反思和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并幫助他們改正缺點的過程。這定義既沒有那么神秘和“高不可攀”,也不是簡單的口頭評語,而有其科學、完整又合乎情理的定義。以此定義為基點,就要思考誰參與評價的問題,作者讓學生、教師、家長甚至社區(qū)成員都作為評價的參與者或協(xié)作者,進行協(xié)助性評價,這樣就使得評價的主體多元化了;還有就是對學生評價的有效性問題,本書講述了真實性評價與表現(xiàn)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終結(jié)性評價等評價方式,以及豐富的評價活動,都旨在尋找更科學、更完備的評價方式和評價體系,來準確測評學生的學習活動。這個環(huán)節(jié)與“‘怎樣’評價”類似,只不過它的指向性、科學性更強,是基于某種教育理論而不是經(jīng)驗做出的自覺行為。當然,“怎樣‘評價’”還要求在實施評價之后去反思,對其效果做出評價并改進,這是屬于元認知范疇的事情,但也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如此才能讓評價呈現(xiàn)螺旋式發(fā)展。所以,把“評價”的前生今世思考明白了,才能真正把“評價”做好,否則,片面追求評價方式的多元和新穎,不足以“謀長遠”。僅以本書中的“成長記錄袋”和“小組合作學習”為例,來介紹國內(nèi)的一些做法與本書做法的不同點,進而闡釋上述兩個概念的不同。 “成長記錄袋”對于我們不少老師并不陌生,在十幾年前曾風靡一時,那時的中小學流行做成長記錄袋。這種成長記錄袋里裝的是什么呢?大多是學生以前的榮譽、作品等充滿正能量的東西,一般就是用一個文件袋裝著一些紙質(zhì)的東西,有的學生材料較多,有的則很少。這種成長記錄袋多是以行政力量推行、用以應(yīng)付檢查的,且多是集中某一時間讓學生把東西放進去,“形式主義”特點明顯。我把這種成長記錄袋解釋為“記錄的是學生‘成長’的袋子”,匯聚著一堆‘代表’學生‘成長’的東西,看似是評價的終端,卻沒有評價的起點,嚴格意義上說,這種“成長記錄袋”是偽成長記錄袋,與真正的評價無多大關(guān)系。且看本書中的成長記錄袋的功能及做法。本書認為,教師運用成長記錄袋可以確認學生在完成一項復雜完美的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的思考過程和學生應(yīng)用知識的證據(jù)——成長記錄袋的功能與評價息息相關(guān),是評價的有效載體。書中還列出了制作成長記錄袋的詳細步驟,其認真、嚴謹?shù)木窨梢娨话?。過程性成長記錄袋顯示了學生的新想法和新理解的發(fā)展過程:它們是逐漸展現(xiàn)出來的,并且存在于多種計劃之中,包括成功的和不成功的計劃。這就體現(xiàn)著評價的真實性原則,過程很重要。教師在運用成長記錄袋評價策略是多采用加德納的多元智能評價方法,以八種智能生發(fā)出八種評價形式,多元評價不是憑經(jīng)驗,而是有相關(guān)的理論支撐。而且,成長記錄袋評價中的隨堂記錄卡還提供了一個很好地展示學生進步的手段,因為它們能及時、具體地評價學生。另外,讓學生向家長和社區(qū)展示自己的成長記錄袋,無疑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成長進步的動力,而這正是評價的應(yīng)有功能??傊瑫兴榻B的成長檔案袋(記錄袋)真實記錄著學生成長中的點點滴滴,是真正“記錄著”學生成長足跡的,而這正是真實性評價的內(nèi)在含義——所評價的是學生的實際的表現(xiàn)而不是對他們潛在能力的抽象假設(shè)。另外,不得不佩服美國人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他們是真正把此作為一項研究、一項事業(yè)來做,這種精神品質(zhì)很值得我們一線教師學習。
隨心所欲是批評人的嗎
1個回答2024-03-11 01:40
我覺說隨著自性做事乎別說自
“人,最大的修養(yǎng):不隨意評論別人,不隨意干涉別人”你怎么看呢?
3個回答2022-09-11 03:30
未經(jīng)他人的苦難,就不要擅自多加評論,你不知道他經(jīng)歷了什么,憑什么過多的干涉他的生活嘞?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