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馬北風大漠傳有聲小說

大漠南北的大漠指的是什么地方
1個回答2022-09-16 16:31
塔克拉瑪干沙漠
漠北之戰(zhàn)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9 15:49

河西戰(zhàn)役之后,匈奴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但卻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小動作,不斷在漢朝的邊境活動騷擾。而漢朝內(nèi)部,卻因為長期與匈奴的拉鋸戰(zhàn),產(chǎn)生了巨大的財政問題,于是漢武帝在國內(nèi)實行了一些列的政策,復蘇經(jīng)濟,準備和匈奴來一場決戰(zhàn)。

兩年之后的公元前119年,漢武帝調(diào)集了十萬的兵馬,派衛(wèi)青和霍去病深入漠北,尋找匈奴的主力。匈奴得知漢軍來襲之后,將人畜等轉(zhuǎn)移到了輜重,而在漠北留下了精兵,等著漢軍到來。衛(wèi)青帶著一路兵馬,穿過沙漠最終于單于相遇,衛(wèi)青見匈奴早有準備,于是沉著用兵,從左右包抄,將匈奴兵團團圍住。單于見大事不妙,于是就從西北方向突圍出去了。

衛(wèi)青派人連夜追擊,但是沒有追上單于,路上卻也殲敵上萬,還搶得了匈奴的大批糧草。另一路的霍去病也從另一個方向穿過大沙漠,與匈奴的左、右賢王相遇,霍去病對匈奴發(fā)起了猛烈的攻擊,匈奴被漢軍大敗,匈奴的.屯頭王、韓王等都被漢軍所俘虜,自損一萬殲敵其萬余人,所以匈奴左、右賢王的兵馬其實差不多都已經(jīng)沒了。左賢王棄軍而逃,霍去病乘勝追擊,到了狼居胥山的時候祭天地之后,得勝而歸。

這一戰(zhàn)匈奴將近損失了九萬余人,可以說是元氣大傷,之后實力也日漸衰弱,但是漢軍其實也是后備空虛無法發(fā)起有利的進攻了,導致匈奴的根本威脅沒有被根除。但是總的說來還是算漢軍在這次漠北之戰(zhàn)中獲得了勝利。

漠北之戰(zhàn)漢朝損失

匈奴一直以來都是漢朝的邊境憂患的主要來源,漢朝的幾個皇帝也都在這個問題上采取了很多措施。在漢武帝之前也有皇帝采取了和親的政策,但是到了漢武帝,他十分反對和親政策,采取了“鐵腕”政策,與匈奴屢次交戰(zhàn),對匈奴造成了致命的打擊,而漠北之戰(zhàn)則是漢軍與匈奴的交戰(zhàn)中最艱苦也是涉足最遠的一場戰(zhàn)役。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調(diào)集了十萬的兵馬,派衛(wèi)青和霍去病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對匈奴進行最后的攻勢。衛(wèi)青從定襄出發(fā),穿過大沙漠,終于在漠北和匈奴單于的軍隊相遇。匈奴在此早有準備,但是衛(wèi)青也看出樂匈奴的計謀于是沉著應戰(zhàn),從兩路包抄,將匈奴給團團圍住。最后單于就率領了一些精壯的兵馬,突圍出去,衛(wèi)青派了五千精兵追擊了兩百多里地,但是沒有抓住單于。這一戰(zhàn)最后以衛(wèi)青殲敵一萬九千人,奪得匈奴大量的糧草而告終。

另一方面霍去病從代郡出發(fā),從另一個方向進入漠北,穿過大沙漠,與匈奴左、右賢王的兵馬碰了個正著。于是霍去病就和匈奴左、右賢王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zhàn)爭,因為漢軍攻勢兇猛,最后霍去病俘獲了匈奴的屯頭王、韓王等,以及匈奴的將軍、相國等大官總計八十六人。另外霍去病自損一萬,卻殲敵七萬多人。所以這兩邊的戰(zhàn)績加在一起,一共應該殲敵將近九萬,而漢軍方面的損失應該在一萬人以上,但絕不會超過兩萬。

三國演義中的漠北之戰(zhàn)?
1個回答2024-02-22 15:46

漠北之戰(zhàn),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朝在漠北地區(qū)進行的一次大規(guī)模戰(zhàn)役。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遣大將軍衛(wèi)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及數(shù)萬步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力求徹底殲滅匈奴主力,并組織步兵數(shù)十萬、馬數(shù)萬匹以保障作戰(zhàn)。

西漢與匈奴的漠北戰(zhàn)役,是漢武帝向匈奴戰(zhàn)略進攻的頂點.也是匈奴伊稚斜單于與西漢畢其功于一役的戰(zhàn)略大決戰(zhàn)。

漠北是現(xiàn)在的哪里
1個回答2024-02-15 23:06

漠北是現(xiàn)在的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區(qū)。又稱嶺北,指中國北方沙漠、戈壁以北的廣大地區(qū),位于瀚海沙漠群的北部,即今天的蒙古高原,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位于蒙古國南部的東戈壁省、東戈壁省、南戈壁省、戈壁阿爾泰省等省份以北,漠北政治軍事文化中心是和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區(qū)。自漢代以后常稱為漠北。

漠北的氣候

漠北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約200毫米。最熱的月份和最冷的月份平均氣溫相差極大。如蒙古首都烏蘭巴托1月份平均氣溫為-31℃(-24℉),而7月份平均氣溫則達16℃。漠北冬季(11月--次年4月)寒冷而漫長,全年最冷的是一月,當?shù)仄骄鶜鉁卦?30℃至-15℃,最低氣溫甚至可以達到-40℃,并伴有大風雪。

漠北之戰(zhàn)
1個回答2024-03-15 14:35
公元前119年 雙方:西漢和匈奴 地點:漠北
漠北是現(xiàn)在的哪里
1個回答2024-02-18 06:13

漠北是現(xiàn)在的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區(qū)。又稱嶺北,指中國北方沙漠、戈壁以北的廣大地區(qū),位于瀚海沙漠群的北部,即今天的蒙古高原,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位于蒙古國南部的東戈壁省、東戈壁省、南戈壁省、戈壁阿爾泰省等省份以北,漠北政治軍事文化中心是和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區(qū)。自漢代以后常稱為漠北。

漠北的氣候

漠北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約200毫米。最熱的月份和最冷的月份平均氣溫相差極大。如蒙古首都烏蘭巴托1月份平均氣溫為-31℃(-24℉),而7月份平均氣溫則達16℃。漠北冬季(11月--次年4月)寒冷而漫長,全年最冷的是一月,當?shù)仄骄鶜鉁卦?30℃至-15℃,最低氣溫甚至可以達到-40℃,并伴有大風雪。

漠北之戰(zhàn)簡介
1個回答2024-02-06 16:29

漠北之戰(zhàn)簡介

漠北之戰(zhàn)是漢朝對漠北地區(qū)匈奴的征討,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派大將軍衛(wèi)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領5萬騎兵,分兩路深入漠北,殲滅匈奴主力,還組織步兵數(shù)十萬、馬數(shù)萬匹來保障作戰(zhàn)。單于聽到后,轉(zhuǎn)移輜重,部署精兵在大漠北邊,反擊漢租耐軍。

漢武帝原本計劃用霍去病部由定襄(今內(nèi)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北進,聽到單于東去,于是改成由代(今河北蔚縣東北)出發(fā),命令衛(wèi)青部從定襄出發(fā)。衛(wèi)青率軍隊出塞后,得知單森亮于還沒有東去,于是親自帶領精兵快速進軍,同時命令李廣、趙食其從東路迂回策應。

衛(wèi)青行軍1000余里,穿過大漠,此時的單于本部早已布陣好,很快兩軍就開始交戰(zhàn),衛(wèi)青先以武剛車(兵車)環(huán)繞為營,穩(wěn)住陣腳,隨后遣5000騎兵出戰(zhàn),到晚上衛(wèi)青乘勢指揮騎兵從兩翼包圍單于。單于看見漢軍兵強馬壯,知道難以取勝,于是就率精騎數(shù)百,突圍從西北逃走,至此匈奴軍潰散。

緊接著,衛(wèi)青趕快派輕騎追擊,親自帶領主力跟上,直到顏山趙信城,殲敵有2萬人,燒掉積弊春春粟后會師。李廣、趙食其由于迷失道路,沒有和衛(wèi)青在漠北會師。

霍去病率領校尉李敢等出塞后,和右北平郡太守路博德部會師,穿過大漠,和匈奴左賢王部經(jīng)歷一場激戰(zhàn)后,漢軍大勝,奪取左賢王指揮旗鼓。匈奴兵逃跑,霍去病率部緊追,轉(zhuǎn)戰(zhàn)漠北,直到狼居胥山等地,深入2000余里,殺死7萬余人才回來。

漠北之戰(zhàn)最終以漢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經(jīng)過這次戰(zhàn)役以后,危害漢朝百余年的匈奴邊患已基本得到解決。在歷史上,漢武帝戰(zhàn)勝匈奴具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它打通了到塔里木盆地及中亞的商路,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也歸屬于漢朝。從此,在從中原到中亞的絲綢之路上,西漢的外交使節(jié)和商人往來不斷,絲綢之路逐漸成為中西交流的一座橋梁。

西北地區(qū)沙漠里種的胡楊樹,還是白楊
2個回答2023-03-24 23:15
沙漠里長的是胡楊樹,新疆的胡楊林非常出名,成為新疆旅游一景。而白楊樹一般多生長在東北地區(qū),耐嚴寒,零下40度的條件下無凍害。
老北京胡同的胡同與人名
1個回答2024-03-17 05:57

北京的胡同,名字很有講究,是我們研究明清社會的參考資料。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以后,他的功臣大都居住在北京,不少胡同以此得名。
如永康侯徐忠住宅所在的胡同就叫永康侯胡同,即今天北城的永康胡同。武安侯鄭亨住宅所在的胡同叫武安侯胡同,后來錯叫武王侯胡同,即今天的西四北八條。
明初大將軍徐達長期居住在北京,他的長女嫁給了當時的燕王朱棣。朱棣攻打南京時,徐達第四子增壽為朱棣通風報信,被建文帝殺掉。朱棣進南京后撫尸痛哭,他即位后就追封徐增壽為武陽侯,不久又封定國公,定國公徐氏居住的街巷就叫定府大街,也就是今天北城的定阜街。
至于今天的三不老胡同是三保太監(jiān)鄭和故居所在地。鄭和人稱三保老爹,他居住的胡同叫三保老爹胡同,后來訛稱為三不老胡同。東城的無量大人胡同,即今天的紅星胡同,是吳良大人胡同的誤稱。吳良是明太祖手下大將。
明朝中葉以后商業(yè)經(jīng)濟發(fā)達起來,當時有些個體勞動者也以他們出色的勞動為他們居住的胡同留下了名字。如明朝南城有個姓唐的洗布帛的勞動者,他們居住的胡同就叫唐洗白街,即今天崇文區(qū)的唐洗泊街。
宣武區(qū)有條粉房琉璃街,那是粉房劉家街的誤稱。東城有個姓姚的手工業(yè)勞動者,鑄鍋鑄得好,他家所在的胡同就叫姚鑄鍋胡同,后來被訛稱為堯治國胡同,就是今天北京站西街附近的治國胡同。
北城有個豆腐陳胡同,后來訛稱豆腐池胡同。明朝還有個特點,當時制作祭祀用的紙馬鋪很多,這反映了明朝宗教活動盛行。胡同名字中就有汪紙馬胡同、何紙馬胡同,今天都已訛稱為汪芝麻胡同、黑芝麻胡同了。
北京的胡同名稱,實際上是以人為中心的,有的胡同直接以人名來命名。也有不少胡同雖沒以人名來命名,但其中卻有名人故居,像米市胡同里有康有為故居、北半截胡同中有譚嗣同故居、珠朝街有孫中山先生到過的中山會館、小楊家胡同是老舍先生的出生地、護國寺街有梅蘭芳故居,后圓恩寺胡同有茅盾故居、西四北三條有程硯秋故居等等。而其它各類胡同名稱雖不是直接以人名來命名的,但也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直接關系。
象文丞相胡同、張自忠路、趙登禹路等胡同的名稱都是人們?yōu)榱思o念民族英雄而命名的,從而明顯表達了人們對民族英雄的敬慕。這就說明胡同的名稱絕不僅僅只有實用的指代作用,還具有美學功能和人文傾向。

北京老胡同的胡同之最
1個回答2024-03-19 11:45

北京的胡同名稱包羅萬象,有自然景觀、生活用品、人物姓氏等。有的名稱反映了胡同的明顯特征,如“寬街”、“八道灣”、“一尺大街”等;有的名稱則表露出人們的美好原望,如“安福胡同”、“壽長胡同”、“永祥胡同”等。胡同的名稱反映出胡同與人們?nèi)粘I钪g的密切關系。
北京的土地變遷之所以受到格外的關注,不僅因其文化古都,更因為其身為京畿,提供示范。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城市小巷。在北京,胡同浩繁有幾千條,他們圍繞在紫禁城周圍,大部分形成于中國歷史上的元、明、清三個朝代。
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于13世紀的元朝, 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幾百年的演變發(fā)展。北京胡同的走向多為正東正西,寬度一般不過九米。胡同里的建筑幾乎都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種由東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對稱形式圍在一起的建筑物。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個緊挨一個排列起來,它們之間的通道就是胡同。 現(xiàn)在,北京胡同文化發(fā)展已經(jīng)開發(fā)出了一項旅游新項目——串胡同。 來自四面八方的外國朋友乘坐北京古老的交通工具人力三輪車,經(jīng)舒暢剎 海西沿,過銀錠橋到鼓樓,登樓俯看北京舊城區(qū)和四通八達的胡同,然后 前往后海地區(qū),參觀京城古老的南北官房胡同、大小金獅胡同、前后井胡 同,走進普通的四合院,和北京人聊一聊,了解普通北京人的生活,最后沿柳蔭街到有“紅樓大觀園”之稱的恭王府,體驗舊時王公貴族的居住環(huán) 境和御花園。
外國朋友們在北京的胡同里流連忘返,連聲稱贊:“北京的胡同太美了,太迷人了!” 北京的胡同作為北京古老文化的載體,具有一種永恒的魅力。 北京胡同歷經(jīng)了數(shù)百年的風雨蒼桑,它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征,是北京古老文化的體現(xiàn),現(xiàn)如今國家非常重視北京胡同的文化發(fā)展,北京旅游局在一些保護較好的胡同中,開辟出了游覽專線,旅游者可乘坐舊式三輪車游覽胡同,還可到住在胡同里的百姓家作客。北京的胡同文化就這樣傳播到了全世界。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