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五蠹有聲書

韓非子五蠹是什么道理
1個回答2024-01-25 23:01
1.者是代詞,就是什么什么的人
2.走 在文言文中是跑的意思
3.冀 想要 希望的意思
4.兔子是不可能再得到了,而他也遭到了宋國的人恥笑
5.守株待兔
6.告訴我們不要總想著天上掉餡餅
韓非子的五蠹主要都講了什么?
1個回答2024-01-22 14:36

韓非子的“五蠢”棗首思想出自其著作《五蠢》。

“五蠢”,指的是當時社會上的五種人:

其一,學者,指戰(zhàn)國末期的儒家;

其二,言談者,指縱橫家;

其三,帶劍者,指游俠;

其四,患御者,指依附貴族私門的人;

其五,工商之民。

韓非子曰:“此五者,邦之蠢也。”

也就是說韓非子認為這五灶巖逗種人無益于耕戰(zhàn),就像蛀蟲那樣有害于社會。

韓非(約公元隱賣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戰(zhàn)國時期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韓王之子,荀子學生,李斯同學。

韓非子創(chuàng)立的法家學說,為中國第一個統(tǒng)一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jù),被譽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兩個人之一(另一人為莊周)。

韓非深愛自己的祖國,但他并不被韓王所重視,而秦王卻為了得到韓非而攻打韓國。韓非入秦后陳書秦王弱秦保韓之策,終不能為秦王所用。

韓非因彈劾上卿姚賈,而致姚賈報復,遂入獄,后李斯入獄毒之。韓非人雖死,但是其法家思想?yún)s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奉《韓非子》為秦國治國經要,幫助秦國富國強兵,最終統(tǒng)一六國。

韓非將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將老子的辯證法、樸素唯物主義與法融為一體。

著有《韓非子》,共五十五篇,十萬余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xiàn)他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思想。

韓非子《五蠹》什么成語?
1個回答2024-01-31 01:46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隆冬到來時,百花亦已絕?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韓非子的五蠹主要都講了什么
1個回答2024-02-07 11:48
五蠹( dù ),指當時社會上的五種人:(一)學者(指戰(zhàn)國末期的儒家),(二)言談者(指縱橫家),(三)帶劍者(指游俠),(四)患御者(指依附貴族私門的人),(五)工商之民.韓非曰:“此五者,邦之蠹也.”蠹,蛀蟲.韓非認為這五種人無益于耕戰(zhàn),就像蛀蟲那樣有害于社會。
韓非子 五蠹
1個回答2024-04-25 15:28
典 故

宋國有個農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見有一只野兔從旁邊的草叢里慌慌張張地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墩子上,便倒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了。農民走過去一看:兔子死了。因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農民高興極了,他一點力氣沒花,就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野兔,日子就好過了。從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氣種地了。每天,他把鋤頭放在身邊,就躺在樹墩子跟前,等待著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這樹墩子上來。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農民當然沒有再撿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卻荒蕪了。

[提示]

這是一則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兔子自己撞死在樹墩子上,這是生活中的偶然現(xiàn)象。宋國那個農夫卻把它誤認為是經常發(fā)生的必然現(xiàn)象,最后落得個田園荒蕪,一無所獲。不靠自己勤勤懇懇的勞動,而想靠碰好運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我們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觸株②,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③,冀復得兔④。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⑤?!俄n非子》
[簡譯] 從前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顆樹樁。一天,一只跑地飛快的兔子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而死。從此,那個農民荒廢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樹樁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當然,兔子是沒等到,他自己卻成了宋國的笑柄。

[注釋]

①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和樹莖。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種農具,形狀象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為宋國笑——而他自己卻被宋國人恥笑。
韓非子·五蠹
1個回答2024-04-20 03:50
典 故

宋國有個農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見有一只野兔從旁邊的草叢里慌慌張張地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墩子上,便倒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了。農民走過去一看:兔子死了。因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農民高興極了,他一點力氣沒花,就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野兔,日子就好過了。從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氣種地了。每天,他把鋤頭放在身邊,就躺在樹墩子跟前,等待著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這樹墩子上來。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農民當然沒有再撿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卻荒蕪了。

[提示]

這是一則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兔子自己撞死在樹墩子上,這是生活中的偶然現(xiàn)象。宋國那個農夫卻把它誤認為是經常發(fā)生的必然現(xiàn)象,最后落得個田園荒蕪,一無所獲。不靠自己勤勤懇懇的勞動,而想靠碰好運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我們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觸株②,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③,冀復得兔④。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⑤?!俄n非子》
[簡譯] 從前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顆樹樁。一天,一只跑地飛快的兔子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而死。從此,那個農民荒廢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樹樁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當然,兔子是沒等到,他自己卻成了宋國的笑柄。

[注釋]

①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和樹莖。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種農具,形狀象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為宋國笑——而他自己卻被宋國人恥笑。
韓非子五蠹怎么讀拼音
1個回答2024-01-21 07:35

韓非子五蠹的讀音為hán、fēi、zǐ、wǔ、dù。

五蠹是指當時危害社會、蛀食國家的五種人,分別是學者、言談者、帶劍者、患御者、工商之民?!俄n非子》是戰(zhàn)國末期韓國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輯集而成的。五蠹是散文篇名,載于《韓非子》。

五蠹的解釋:

1、學者

韓非子說的學者,不是泛指飽學之士,而屬于狹義概念,特指那些墨守儒家思想,以仁政或陳腐干政的死板儒士。

2、言談者

言談者指古代說客,美其名曰縱橫家。韓非子認為,這些人憑一張破嘴以外交家名義為己牟利。

3、帶劍者

是指不受朝堂管制的俠客,他們常提著劍四處游走吹牛,所謂游俠。韓非子認為,帶劍者自我標榜俠義精神,實際上我行我素,以己為法,浪蕩世間,不受治于法。

4、患御者

泛指那些為逃避征兵而流亡的人,他們或逃到他國,或為門客和幕僚,依附士大夫或貴族階層。

5、工商之民

指從事商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群體。韓非子認為,這些群體都屬不務正業(yè)的人。商工之民不從事農業(yè)耕種,以業(yè)務便利囤積居奇,壓榨老百姓從中牟取私利,于國于民無益。

韓非子文學特點

韓非子的文章說理精密,文筆犀利,議論透辟,推證事理,切中要害。韓非子的文章構思精巧,描寫大膽,語言幽默,于平實中見奇妙,具有耐人尋味、警策世人的藝術效果。

韓非子還善于用大量淺顯的寓言故事和豐富的歷史知識作為論證資料,說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體現(xiàn)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對社會人生的深刻認識。在他文章中出現(xiàn)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豐富的內涵,生動的故事,成為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至今為人們廣泛運用了。

<韓非子.五蠹>
4個回答2023-12-03 22:18
宋人有耕田者:宋國有個農夫正在田里翻土。

兔走觸株:一個兔子跑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墩子上

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沒有再次得到兔子而被宋國人恥笑。

濃縮成語:守株待兔。

道理:這是一則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兔子自己撞死在樹墩子上,這是生活中的偶然現(xiàn)象。宋國那個農夫卻把它誤認為是經常發(fā)生的必然現(xiàn)象,最后落得個田園荒蕪,一無所獲。不靠自己勤勤懇懇的勞動,而想靠碰好運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我們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韓非子 五蠹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1個回答2024-02-21 21:20
五蠹( dù ),指當時社會上的五種人:(一)學者(指戰(zhàn)國末期的儒家),(二)言談者(指縱橫家),(三)帶劍者(指游俠),(四)患御者(指依附貴族私門的人),(五)工商之民.韓非曰:“此五者,邦之蠹也.”蠹,蛀蟲.韓非認為這五種人無益于耕戰(zhàn),就像蛀蟲那樣有害于社會.
韓非子《五蠹》
2個回答2022-06-19 00:42
i don not know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