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二胡演奏

求二胡伴奏《小花鼓》
1個回答2023-10-28 14:23
?center&tpl=ik&aid=7&default_tab=4&default_page=2#2,0
聽二胡,古箏,小提琴,鑼鼓的演奏,寫出聽后的感受。
1個回答2024-03-08 10:26
很難嗎?就寫出你最真實的感受啊。鑼鼓的喜悅,讓你想到了豐收啊,表達了開心的感情。
古箏啊,很優(yōu)美啊,小橋流水人家,寧靜的感覺讓人覺得很舒服之前的。寫到夠字數(shù)就ko~\(≧▽≦)/~啦啦啦
空靈鼓演奏最好聽的音樂
1個回答2024-01-25 09:10

空靈鼓演奏最好聽的音樂《無羈》。

《無羈》是由林海作曲,古裝仙俠劇《陳情令》的片尾曲。古韻十足的歌詞搭配蕩氣回腸的國風旋律,將溫暖動人的情節(jié)表達得淋漓盡致。羊阿寶的空靈鼓演奏體現(xiàn)出典雅沉逸,婉轉悠揚,別有一番古風韻味。

清酒一壺,對影成雙,嘆一句悲情不過此生不能相守。何為正,何為邪,這世間的大道又該如何區(qū)別,簫聲起,鼓音揚,那少年只身騎馬終不歸?在這空靈音色中,讓我們靜靜聆聽,一曲悠揚,我們曲終人不散。

空靈鼓

空明鼓又叫空靈鼓,是一種碟形鋼舌振動時發(fā)聲的新型打擊類樂器,具有手碟和馬林巴,木舌鼓等(主要靠音舌帶動共鳴腔震動的樂器)綜合特點??彰鞴氖且环N碟形振動時發(fā)聲的新型打擊類樂器,具有手碟和馬林巴,木舌鼓等綜合特點。空明鼓作為一種新的樂器,為很多初學者提供了樂趣。

空明鼓的創(chuàng)造,起源于中國遠古——西周的編鐘??彰鞴氖菂R集中國千年哲學、宗教、文化、藝術、音樂、國學之思想精髓,融合現(xiàn)代工藝技術、聲音理論、創(chuàng)新設計于一體的音樂雕塑。最初的鼓制作工藝比較粗糙,音調也有限。隨著空明鼓生產(chǎn)技術的發(fā)展,如今已研發(fā)出專業(yè)演奏級別的14、15音的產(chǎn)品。

二胡演奏
1個回答2024-03-12 05:57
首先沒看明白樓主是節(jié)奏合不上還是音高找不到。如果節(jié)奏不和就多跟示范練習節(jié)奏。如果是音高不對得先搞清楚原曲(伴奏)是什么調門的,然后判斷定音的高度和指法。
二胡演奏家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5-03 17:29
近代的劉天華,民間的華彥均。當代的張韶,劉明源,安如礪,劉長福,王國潼,閔慧芬蔣風之趙寒陽,陳耀星,宋飛,張尊蓮,曹德維,嚴潔敏,于紅梅,馬向華,朱江波,薛克,孫煌(本人比較喜歡的)還有好多好多,一下子想不起來了
二胡演奏曲
1個回答2024-03-14 03:35
咱傳統(tǒng)的二泉映月之類的就不多說了



和平之月的賈鵬芳也有不少好聽的二胡

睡蓮 A Water Lily

山雪 Snow Line

河 River

東京歸來Back to Tokyo

天狼星 Sirius

清秋 Pure

樹影婆娑
二胡的演奏
1個回答2024-03-01 01:37
如果是二胡譜的話,應該有連弓符號的吧,如果沒有就是分弓了啊
二胡的演奏方法
1個回答2024-03-17 04:10

二胡的演奏方法如下:1、坐姿:端正坐,勿塌腰,雙肩平,勿低頭。2、左手持琴:

(1)三個四十五度:小臂與琴桿、大臂與體側、身體與琴桿各保持45度狀態(tài)。

(2)食指:第一指節(jié)與第二指節(jié)形成90度直角,食指右側面靠近琴弦(指聯(lián)系虎口處的側面) 。

(3)虎口持琴點與食指觸弦點形成同一高度(從空弦音至同一弦的高八度任何把位) 。DA定弦固定音高外弦2以后則虎口在上,各手指在下。

三、 持弓:

(1)食指第一指節(jié)為支點,大指指肚為力點,兩者成為力的反作用,切忌使勁捏弓桿。

(2)拉外弦時大指、食指低于手腕,拉里弦時大指、食指高于手腕,拉外弦時弓桿搭在?琴筒外側,拉里弦時弓桿抬起離開琴筒。

(3)拉外弦時中指第三指節(jié)向外抵住弓桿,拉里弦時中指無名指肚抵住弓毛。

四、 運弓:

(1)慢弓:1.出弓時肘部從腰間出發(fā),進弓時肘部先回到腰間。

2.大臂先行,小臂隨行,出弓至弓尖時手心漸轉成朝前方向(自照鏡子時本人可見手心) ,進弓至弓根時背漸成朝前方向(自照鏡子時本人可見手背) ,手腕均要放松,弓桿與身體正面成平行,弓毛與琴弦成90度直角

(2)快弓: 注意弓段位置基本上放在弓的中部,速度越快,用弓幅動越小,進出弓要平,切勿繞圈子。

(3)強、弱在運弓時的區(qū)別:強時,手心轉朝下方;弱時,手心轉朝上方向。強時,加寬運弓的幅度和壓力;弱時,減少運弓的幅度和壓力。特強音時強調弓根的運用。

五、 揉弦:大臂、小臂穩(wěn)定,自然產(chǎn)生支持左臂功架的力,揉弦時整個手掌上下煽動,各按弦指第二指關節(jié)放松,不按弦的指亦放松。上下顫動要形成慣性,各手指的壓弦力、上下波動的幅度密度均要統(tǒng)一。強調連貫揉弦,按指時一觸即發(fā);若有特殊需要,才用遲到揉弦。

六、換把:

(1)慢速換把時手腕先行;快速換把時直上直下。(2)樹立把位概念,勿孤立找音,換把時心中要有切把位置(“切把”即指食指的把位位置) ,先換至切把點(如不是同一指,切把音要隱去不發(fā)聲) ,再按所需音位。

七、音準練習:(1)切把音要準。(2)嚴格區(qū)別大小二度、大小三度。

(3)七聲音階和五聲音階的練習同等重要,五聲音階時,有兩個小三度(3-5、6-1)需重點注意

(4)研究樂曲的調式,在練習之前先練該曲的調式音階。

求前奏是架子鼓聲的歌曲
1個回答2023-09-02 06:05
求前奏是架子鼓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