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發(fā)源于北京

相聲起源于老北京 叫什么名字
1個回答2024-01-31 03:53
  相聲(Cross talk)一種民間說唱曲藝。相聲藝術(shù)源于華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國及海內(nèi)外,始于明清,盛于當代。主要采用口頭方式表演。表演形式有單口相聲、對口相聲、多口相聲等。是扎根于民間、源于生活、又深受群眾歡迎的曲藝表演藝術(shù)形式。著名流派有“侯(寶林)派”、“馬(三立)派”、“常(寶堃)派”、“蘇(文茂)派”、“馬(季)派”等。著名表演大師有侯寶林、馬三立、常寶堃、蘇文茂、馬季等多人,后起之秀有郭德綱等人。
  相聲一詞,古作像生,原指摹擬別人的言行,后發(fā)展成為象聲。象聲又稱隔壁象聲,明朝即已盛行。相聲起源于華北地區(qū)的民間說唱曲藝,在明朝即已盛行。經(jīng)清朝時期的發(fā)展直至民國初年,象聲逐漸從一個人摹擬口技發(fā)展成為單口笑話,名稱也就隨之轉(zhuǎn)變?yōu)橄嗦?。一種類型的單口相聲,后來逐步發(fā)展為多種類型的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綜合為一體,成為名副其實的相聲,而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對口相聲最終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相聲形式。
  相聲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國各地。一般認為于清咸豐、同治年間形成。是以說笑話或滑稽問答引起觀眾發(fā)笑的曲藝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變而來的。到了晚清年代,相聲就形成了現(xiàn)代的特色和風格。主要用北京話講,各地也有以當?shù)胤窖哉f的“方言相聲。
  在相聲形成過程中廣泛吸取口技、說書等藝術(shù)之長,寓莊于諧,以諷刺笑料表現(xiàn)真善美,以引人發(fā)笑為藝術(shù)特點,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藝術(shù)手段。
北京面人的來源傳說
1個回答2024-03-17 01:15

捏面人跡兆這種手藝流傳到如今總有二三百年了。傳說它和劉墉還有點兒關(guān)系呢。
劉墉在北京當官,但并不是老北京人 ,自從他父親做官后才在北京安了家,因此家里的管家絕轎、差人大多數(shù)是從山東老家?guī)淼摹N房里有個大師付,也姓劉。這一年從老家來了個親戚,姓王,有四十多歲了,大家都叫他老王,是山東荷澤縣人,因為家鄉(xiāng)年景不好,想到京城的劉師付,于是就來投奔了。劉師付孤身一人,住在劉府的下房里,老王投奔他,也住在了下房,幫助干些雜活。
有一回,老王姿宏租幫助揉饅頭,干著干著來了興致,他照著山東人過年節(jié)的習慣,把饅頭揉成了各種形狀。要說老王的手可真夠巧的,一疙瘩面在手里揉揉捏捏,有的就成了仙桃,有的成了朵花。他又用一個小木梳在揉好的面團上一壓一挑,一會兒做成一條小魚,一會兒又做好一只蝴蝶,上鍋一蒸形狀一點兒不變,往飯桌上一端,引得劉府的家眷們拿在手里仔細地瞧,反復地看,競舍不得吃了。劉墉也覺得挺有意思,就問這是誰做的,當然也免不了稱贊幾句。
劉師付回去對老王一五一十地說了,老王聽說劉大人夸他,更來了精神,就想再露一手。他找了些江米面、精米面和好蒸熟,捏成了大丫頭、小小子、雞、狗等模樣,又找來了胭脂和染料,給這些小玩意兒上了一點色,這么一來可又中看多了,老王托劉師付把小玩意兒分送給劉府的內(nèi)眷們,這更引起了大家的夸贊,可巧劉墉又看到了,他的興趣也來了,就讓劉師付去傳喚老王,要跟他聊聊。

北京胡同文化的北京胡同的來源
1個回答2024-05-17 14:04

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于13世紀的元朝,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幾百年的演變發(fā)展。北京胡同的走向多為正東正西,寬度一般不過九米。他們串起來,就像一塊豆腐,方方正正,不歪不斜。胡同里的建筑幾乎都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種差盯歷由東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對稱形式圍在一起的建筑物象征和諧團圓。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個緊挨一個排列起來,它們之間的通道就是胡同。
別看這胡同從外表上看模樣都差不多,但它們的特色卻各不相同。在北京城西部有個胡同叫九道彎,原因是一個小小的胡同竟要拐九個彎。有的胡同如果曾住過一個有名的人,那這條胡同就會以這個人的名字命名,比如石老娘胡同和王皮匠胡同。還有的胡同是按照其形狀命名的,像羊尾巴胡同和耳朵眼胡同,聽起來就這么生動形象。北京的胡同真是數(shù)也數(shù)不盡,有句俗話不是這么說嗎:“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賽牛毛”。不少胡同里的一片磚、一虛搜片瓦都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城市小巷。胡同原為蒙古語,即小街巷。由于北京古時城建就有嚴格規(guī)劃,所以胡同都比較直,星羅棋布,共有7000余條,名稱五花八門,有的以人物命名,如文丞相胡同;有的以市場、商品命名,如金魚胡同;有的以北京土語命名,如悶葫蘆罐胡同等。北京最長的胡同就是東西交民巷,全長6.5公里;最短的一尺半大街,則畢長不過十幾米;最窄的胡同要數(shù)前門大柵欄地區(qū)的錢市胡同,寬僅0.75米,稍許胖點的人得屏住呼吸才能通過。在北京,胡同浩繁有幾千條,他們圍繞在紫禁城周圍,大部分形成于中國歷史上的元、明、清三個朝代。

北京人在北京3 資源
1個回答2022-05-05 19:52
在國際化都市所得到的資源肯定比二三線城市多一些
北京怎樣找個人房源?
1個回答2022-10-01 22:26
去正規(guī)中介看看。
廟會起源于北京嗎?
1個回答2024-03-16 10:04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jié)場”。   廟會風俗,起源于祭祀活動?!抖Y記》中記載: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子貢觀摩為酬謝農(nóng)神而舉辦的祭祀活動,并評價說“一國之人皆若狂”。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也逐漸形成。它們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生存競爭,在南北朝時各自站穩(wěn)了腳根,在唐宋時,則又都達到了自己的全盛時期,出現(xiàn)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如圣誕慶典、壇醮齋戒、水陸道場等等。佛道二教競爭的焦點,一是寺廟、道觀的修建。二是爭取信徒,招徠群眾。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均增加了媚眾的娛樂內(nèi)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善男信女們趨之若鶩,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隨喜添趣。為了爭取群眾,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所謂“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xiāng)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后,大興佛事,每年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陽城各寺都將佛像送至景明寺。出行時的隊伍中以辟邪的獅子為前導,寶蓋幡幢等隨后,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唐宋以后廟會的迎神、出巡大都是這一時期行像活動的沿襲和發(fā)展。   魏晉南北朝時,佛道二教興起,商品交換日益頻繁,寺廟為商業(yè)活動提供了商機,廟會就此開始了。簡言之,廟會由祭祀活動而產(chǎn)生,因娛樂大眾而發(fā)展,為商品交換而興盛。   北京最早的廟會,在老北京眼里應是“燈市口”廟會?,F(xiàn)在已不復存在了。明朝時,著名的燈市在東華門外,燈市長二里,白天是市場,夜晚張燈火。閩粵海外的珍異,三代六朝的古董,四民穿著的服飾,老少皆喜的食品,所謂“日市開場,貨隨類分”。入夜,張燈結(jié)彩,齊奏鼓樂,施放焰火。到了清初,東華門的燈市盛況不再。這是因為滿族人進北京,只準旗人居住內(nèi)城,把漢人全都趕到前三門外,于是,東華門外的燈市與西單城隍廟的廟會移到了前門外的靈佑宮與廣安門內(nèi)的慈仁寺(今報國寺),至今東華門外只保留了燈市口的舊名。   在明代,都城隍廟的廟會規(guī)模也相當可觀。明代的《燕都游覽志》說:“廟市者,以市于城西之都城隍廟而名也,西至廟,東至刑部街,約三里許,大略與燈市同。每月以初一、十五、二十五開市,較多燈市一日耳。”都城隍廟中供奉著守護北京城池的神仙———城隍老爺。清末一場大火,將廟燒毀。然而這座古廟于老北京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故被確定為北京廟會的誕生地,雖然它不復存在了
北京法源寺
3個回答2022-04-05 07:46
上香可以在門口請一把,幾塊錢、不貴的。

上香并不在乎貴賤,不上香、用至心去上心香更好。

拜佛沒啥特別的規(guī)矩,跪下磕頭完全OK;最好擯除雜念,也不要求什么。
你知道北京城的起源資料嗎?
1個回答2023-02-21 15:31
知道的不詳細
北京名師孫源梓
1個回答2024-03-11 03:33
人物簡介:孫源梓(男,1986年6月1日生,中共黨員,祖籍安徽),江湖人稱“孫老師”,弟子戲稱“歐巴”“禽禽”,北京思杜教育創(chuàng)始人,中學化學教師,高中化學競賽教練員,頑強不息的創(chuàng)業(yè)者。眾多標簽云集一身,他到底是如何成為這樣的呢?

初中時,他天性十分頑劣,打架、逃課(不抽煙不喝酒,從小就有愛惜生命的意識)、創(chuàng)教(至今所有同學仍稱之教主)無所不干。初三時因喜歡一個女孩,決意努力學習,也曾因軍訓時一同學唱歌十分難聽,孫源梓便在開學給他辦演唱會,引得全校萬人圍觀。

高二時,一次上學的路上,驀然回首,“金風雨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面對曾經(jīng)喜歡的女孩,孫源梓暗自發(fā)狠,必須以優(yōu)異的高考成績站在那位女孩面前。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從全班倒數(shù)第一到年級名列前茅,最后考入中國科技大學。不禁讓人感嘆:“男人的成功都開始于一個女人”。(很慶幸,這個女孩現(xiàn)在真成了孫源梓的老婆)

大學雖是班長(學前班到大學都是班長),但孫源梓非安分之人。大一成績專業(yè)前列卻未得獎學金,遂棄文從商。做過舊書倒賣,飲水機改造,批發(fā)飲用水,學生兼職介紹等,大二時創(chuàng)辦第一所教育機構(gòu)——春雷教育,懷著滿腔熱血投身教育事業(yè),春雷教育是失敗的,一起合伙的都轉(zhuǎn)行了,但是他依然堅持,大三的時候繼續(xù)一個人在外兼職教師,畢業(yè)時,囊中已有30萬積蓄。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是他的人生格言,孫源梓但求做一個頑強不息的創(chuàng)業(yè)者。后來他遇到了一個與他并肩作戰(zhàn)的戰(zhàn)友——張悟理。

在經(jīng)歷四年的獨行教育后,偶然機會結(jié)識張悟理老師,二者想法一致,理想相似,以勢如破竹之勢創(chuàng)辦思杜教育,雖“敝路藍縷,以啟山林”,但在各方幫助之下,思杜教育借勢風云突起,一躍成為北京特訓教育一枝獨秀。

在教學方面,孫源梓著有《壓力式習慣培訓》、《方法比努力更重要》、《抓住學習的本質(zhì)》等學習習慣培訓教材,另有《18題解決中考化學》、《構(gòu)建高考化學思維導圖》、《高中化學基礎(chǔ)知識手冊》等課程教參,亦有《高中化學各年級期中期末無題訓練卷》、《高中名校題庫》等訓練題,所帶學生有二七人考入清華北大,一百三十多人考入復旦、人大等名牌大學,每年更有大量學生被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等名校錄取。

從一個頑劣學生就這樣變成了 一個教書育人的人民教師,而且碩果累累,桃李滿天下。
北京胡同的取名有哪些來源?
1個回答2023-08-17 06:32
北京的胡同名稀奇古怪,比如花市頭條,就是賣花唄,還有耳朵眼糊涂,可能就是彎彎曲曲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