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鼓繞口令

求虎和鼓繞口令
1個回答2024-02-18 13:03
墻上掛面鼓,

鼓上畫老虎,

老虎抓破鼓,

拿塊布來補(bǔ)。

不知是布補(bǔ)鼓,

還是布補(bǔ)虎?
河童 繞口令
1個回答2024-03-09 15:39
河童(かっぱ)かっば らった

[河童盜竊了]



河童(かっぱ)ラッパ(平假名是:らっば) かっぱ らった

[河童盜竊了喇叭]



トッテ チッテ タ (平假名是:とってちってた)

[拿了扔了]



河童(かっぱ) 菜っ葉(なっぱ) かっぱ らった

[河童盜竊了菜葉]



河童(かっぱ) 菜っ葉(なっぱ) 一っ把(いっぱ) 刈った(かった)

[河童割了一把菜葉]



刈って(かって) 切って(きって) 食った(くった)

[割的切了吃了]
繞口令兒童,東西南北?
1個回答2024-02-15 03:10

出東門過大橋,

大橋底下一樹棗,

青的多,紅的少,

拎著竿子去打棗,

一個棗,兩個棗,三個棗,十個棗

這是一段繞口令,一口氣說下來才算好。

--

出南門,面正南,

有一個面鋪面沖南。

面鋪門口掛著一個藍(lán)布棉門簾。

摘了藍(lán)布棉門簾,看了看,這個面鋪面沖南,

掛上藍(lán)布棉門簾,瞧了瞧,喲,嗬!

面鋪還是面沖南。

-

出西門走七步,拾到雞皮補(bǔ)皮褲。

是雞皮補(bǔ)皮褲,

不是雞皮不必補(bǔ)皮褲。

--

出北門,朝北走,

走出八千八百八十八大步,

來到八千八百八十八里鋪。

八千八百八十八里鋪,

種了八千八百八十八棵芭蕉樹。

東北繞口令有哪些呢?
1個回答2024-03-08 09:45

東北繞口令有如下:

1、菠蘿與陀螺

坡上長菠蘿,坡下玩陀螺。坡上掉菠蘿,菠蘿砸陀螺。砸破陀螺補(bǔ)陀螺,頂破菠蘿剝菠蘿。

2、買油又買肉

老舅進(jìn)城看小六,小六高興買油又買肉。買完了油和,老六就要走,老板說“:你給了油錢,沒給肉錢。”老板娘說“:你給了肉錢沒給油錢。”老六說“:我給了油錢也給了肉錢?!?/p>

3、白菜和海帶

買白菜,搭海帶,不買海帶就別買大白菜。買賣改,不搭賣,不買海帶也能買到大白菜。

4、一匹布、一瓶醋

肩背一匹布,手提一瓶醋,走了一里路,看見一只兔,卸下布,放下醋,去捉兔。跑了兔,丟了布,灑了醋。

5、施家絲店賣絲線

施家絲店賣絲線,買線進(jìn)了絲線店?;怂膫€錢,買四條細(xì)絲線;花了十四個錢,又十四條細(xì)絲線;花四十個錢,買四十條細(xì)絲線;花四十四個餞,買四十四條綱絲線。

兒童繞口令鵝過河
1個回答2024-01-30 04:12

兒童繞口令鵝過河:鵝過河,坡上立著一只鵝,坡下就是一條河。寬寬的河,肥肥的鵝。鵝要過河,河要渡鵝。不知是鵝過河,還是河渡鵝?

繞口令又稱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等。是一種民間傳統(tǒng)的語言游戲,由于它是將若干雙聲、疊韻詞或發(fā)音相同、相近的語、詞有意集中在一起,組成簡單、有趣的語韻,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讀起來使人感到節(jié)奏感強(qiáng),妙趣橫生。

繞口令是民間漢語語言游戲,將聲母、韻母或聲調(diào)極易混同的字,組成反復(fù)、重疊、繞口、拗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氣急速念出。關(guān)于繞口令的產(chǎn)生,可以追尋到5000多年前的黃帝時代。古籍中僥幸保存下來的《彈歌》“晰竹,續(xù)竹,飛土”,相傳為黃帝時所作。

據(jù)考證,這是比較接近于原始形態(tài)的歌謠,其中,已經(jīng)有了繞口令的基本成分——雙聲疊韻詞。由此推想,很可能在文字出現(xiàn)以前,繞口令就已經(jīng)萌動于勞動人民的口頭語言之中了。至于誰是繞口令的具體作者和修改者,人們根本沒有留意。

另一方面,民間流傳的繞口令保持和發(fā)揚(yáng)了它的通俗淺顯的特點(diǎn),越來越完善,并且被搜集整理出來。清朝末年,意大利駐中國的官員韋大利搜集的《北京兒歌》(1896年出版,英漢對照本)中,就有繞口令《玲瓏塔》。何德蘭搜集的《孺子歌圖》中,也有繞口《禿丫頭》。

特點(diǎn)概述:

繞口令的特點(diǎn)是將若干雙聲、疊韻詞匯或者發(fā)音相同、相近的語詞和容易混淆的字有意集中在一起,組合成簡單、有趣的韻語,形成一種讀起來很繞口,但又妙趣橫生的語言藝術(shù)。值得一提的是,繞口令是語言訓(xùn)練的好教材。

認(rèn)真練習(xí)繞口令可以使頭腦反應(yīng)靈活、用氣自如、吐字清晰、口齒伶俐,可以避免口吃,更可作為休閑逗趣的語言游戲。如:“山前有個嚴(yán)圓眼,山后有個楊眼圓,二人山前山后來比眼;不知嚴(yán)圓眼比楊眼圓的眼圓,還是楊眼圓比嚴(yán)圓眼的眼圓?!?/p>

鵝和河的繞口令
1個回答2024-01-30 17:48

1.坡上立著一只鵝,坡下就是一條河。

寬寬的河,肥肥的鵝,鵝要過河,河要渡鵝。

不知是鵝過河,還是河渡鵝。

2.河上是坡,坡下是河。

寬寬的河,肥肥的鵝。

河坡飛來丹頂鶴,鶴望河與鵝。

小鶴笑呵呵,不知是鵝過河,還是河渡鵝。

類似繞口令如下:

粉紅墻上畫鳳凰,先畫一個紅鳳凰,再畫一個黃鳳凰,黃鳳凰上面畫上紅,紅鳳凰上面畫上黃,紅鳳凰成了紅黃鳳凰,黃鳳凰成了黃紅鳳凰,粉紅墻上分不清,哪個是紅鳳凰,哪個是黃鳳凰?

兒童繞口令鵝過河
1個回答2024-02-12 18:30

兒童繞口令鵝過河:鵝過河,坡上立著一只鵝,坡下就是一條河。寬寬的河,肥肥的鵝。鵝要過河,河要渡鵝。不知是鵝過河,還是河渡鵝?

繞口令又稱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等。是一種民間傳統(tǒng)的語言游戲,由于它是將若干雙聲、疊韻詞或發(fā)音相同、相近的語、詞有意集中在一起,組成簡單、有趣的語韻,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讀起來使人感到節(jié)奏感強(qiáng),妙趣橫生。

繞口令是民間漢語語言游戲,將聲母、韻母或聲調(diào)極易混同的字,組成反復(fù)、重疊、繞口、拗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氣急速念出。關(guān)于繞口令的產(chǎn)生,可以追尋到5000多年前的黃帝時代。古籍中僥幸保存下來的《彈歌》“晰竹,續(xù)竹,飛土”,相傳為黃帝時所作。

據(jù)考證,這是比較接近于原始形態(tài)的歌謠,其中,已經(jīng)有了繞口令的基本成分——雙聲疊韻詞。由此推想,很可能在文字出現(xiàn)以前,繞口令就已經(jīng)萌動于勞動人民的口頭語言之中了。至于誰是繞口令的具體作者和修改者,人們根本沒有留意。

另一方面,民間流傳的繞口令保持和發(fā)揚(yáng)了它的通俗淺顯的特點(diǎn),越來越完善,并且被搜集整理出來。清朝末年,意大利駐中國的官員韋大利搜集的《北京兒歌》(1896年出版,英漢對照本)中,就有繞口令《玲瓏塔》。何德蘭搜集的《孺子歌圖》中,也有繞口《禿丫頭》。

特點(diǎn)概述:

繞口令的特點(diǎn)是將若干雙聲、疊韻詞匯或者發(fā)音相同、相近的語詞和容易混淆的字有意集中在一起,組合成簡單、有趣的韻語,形成一種讀起來很繞口,但又妙趣橫生的語言藝術(shù)。值得一提的是,繞口令是語言訓(xùn)練的好教材。

認(rèn)真練習(xí)繞口令可以使頭腦反應(yīng)靈活、用氣自如、吐字清晰、口齒伶俐,可以避免口吃,更可作為休閑逗趣的語言游戲。如:“山前有個嚴(yán)圓眼,山后有個楊眼圓,二人山前山后來比眼;不知嚴(yán)圓眼比楊眼圓的眼圓,還是楊眼圓比嚴(yán)圓眼的眼圓。”

河里有只船繞口令
1個回答2024-02-04 19:44

河里有只船,船上掛白帆。風(fēng)吹帆張船向前,無風(fēng)帆落寬告停下船。

類似的繞口令還有

九月九,九個酒迷喝醉酒慎鬧明。九個酒杯九杯酒,九個酒迷喝九口。喝罷九口酒,又倒九杯酒。九個酒迷端起酒,“咕咚、咕咚”又九口。九杯酒,酒九口,喝彎告罷九個酒迷醉了酒。?>>

樹上臥只猴,樹下蹲條狗。猴跳下來撞了狗,狗翻起來咬住猴,不知是猴咬狗,還是狗咬猴。?


白石造白塔,白塔白石塔。層層白石搭白搭,白塔層層高又大。高高白塔入白云,白云上面有白塔。

求鵝過河兒童繞口令
1個回答2024-03-08 23:14








鵝過河兒童繞口令

哥哥弟弟坡前坐,

坡上臥著一只鵝,

坡下流著一條河,

哥哥說:寬寬的河,

弟弟說:白白的鵝。

鵝要過河,

河要渡鵝。

不知是鵝過河,

還是河渡鵝



鵝過河繞口令
1個回答2024-02-02 00:10

繞口令是民間漢語語言游戲,將聲母、韻母或聲調(diào)極易混同的字,組成反復(fù)、重疊、繞口、拗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氣急速念出。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鵝過河繞口令,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鵝過河:

哥哥弟弟坡前坐,

坡上臥著一只鵝,

坡下流著一條河,

哥哥說:寬寬的'河,

弟弟說:白白的鵝。

鵝要過河,

河要渡鵝。

不知是鵝過河,

還是河渡鵝

2.造房子:

撿顆小石子,

在地上畫個方格子

畫好了格子造房子

畫個大方格子造個大房子,

畫個小方格子造個小房子,

樓上的房子分給鴿子,

樓下的房子分給小兔子。

3.畫獅子:

有個好孩子,

拿張圖畫紙,

來到石院子,

學(xué)畫石獅子。

一天來畫一次石獅子,

十天來畫十次石獅子。

次次畫石獅子,

天天畫石獅子,

死獅子畫成了“活獅子”。

4.捉壁虎:

李虎捉壁虎,

本是虎捉虎,

李虎滿屋轉(zhuǎn),

壁虎不敢咬李虎,

李虎也捉不住壁虎。

5.比錘:

爐東有個錘快錘,

爐西有個錘錘快,

兩人爐前來比賽,

不知是錘快錘比錘錘快錘得快?

還是錘錘快比錘快錘錘得快?

6.換斑竹:

斑竹林里頭有干斑竹,

包谷林里頭有干包谷。

潘家三虎走進(jìn)包谷林,

掰了一擔(dān)干包谷,

回家路過斑竹林,

換了三根干斑竹。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