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洪洞移民有聲讀物

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
1個回答2024-03-21 18:37
洪洞大槐樹移民姓氏有:李氏家譜、王氏家譜、張氏家譜、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羅、梁、宋、鄭、謝、韓、唐、馮、于、董、蕭、程、曹、袁、鄧、許、傅、沈、曾、彭、呂、蘇、蔣、賈、丁、魏、薛、葉、閻、余、潘、杜、戴、夏、鐘、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譚、廖、鄒、熊、金、陸、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顧、侯、邵、孟、龍、萬、段、雷、錢、湯、尹、黎、易、常、武、喬、賀、賴、龔、文、龐、樊、殷、施、陶、洪、翟、安、顏、倪、嚴(yán)、牛、溫、蘆、季、俞、章、魯、葛、韋等多個姓氏家譜。

姓氏,姓者,統(tǒng)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注“貴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
洪洞大槐樹移民是哪一年
1個回答2022-10-26 22:11
大槐樹移民是明朝洪武三年,也就是1730年。
明朝政府先后數(shù)次從山西的平陽、潞州、澤州、汾州等地,中經(jīng)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處辦理手續(xù),領(lǐng)取“憑照川資”后,向全國廣大地區(qū)移民。
明初經(jīng)洪洞縣大槐樹處遷往全國各地的移民曾達(dá)百萬人之多,其時間之長、規(guī)模之大、影響之深,不僅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見的。這對于當(dāng)時的明王朝以及后來的社會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yuǎn)的影響。
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共移了多少人
2個回答2023-01-19 05:40
保守估計三百萬左右
洪洞遷民移址始于那一年?
1個回答2022-10-16 00:45
解:
根據(jù)題意得
當(dāng)k=-1時A≈{x|-2.4≤x≤-1.5}A={x|-3π/4≤x≤-π/2}
當(dāng)k=0時A≈{x|0.78≤x≤1.57}A={x|π/4≤x≤π/2}
當(dāng)k=1時A≈{x|3.92≤x≤4.71}A={x|5π/4≤x≤3π/2}
些已經(jīng)足夠了些范圍內(nèi)和B={x|-2≤x≤3}交集
A∩B={x|-2≤x≤-π/2

π/4≤x≤π/2}
祝愉快
洪洞的風(fēng)土民情
1個回答2024-03-18 07:57
龍舞,有的地方稱之為“舞龍”,也有的稱之為“龍燈舞”。這是在山西洪洞普遍流行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演出的時間,一般都在農(nóng)歷正月十五鬧“紅火”、鬧“元宵”的時候,也有一些地方在農(nóng)歷二月初二的“龍?zhí)ь^”時表演,這是一種極為普遍的民間藝術(shù),這種傳統(tǒng)的藝術(shù)節(jié)目,大都與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

洪洞廣勝寺一年一度的古廟會,是在每年農(nóng)歷的三月十八日,廟會會期為五天。前后共五天的廟會,使廣勝寺人山人海,形成節(jié)日般的熱鬧。廟會期間,霍縣、汾西縣、臨汾市、襄汾縣、安澤縣、古縣、侯馬市的客商、游人、趕會的男女老幼,絡(luò)繹不絕地從四面八方向廣勝寺匯聚。廟會期間,廣勝寺前,售貨的、擺地攤的、跑馬賣藝的,演戲的、耍雜技的,各行各業(yè),各顯其能,吸引著廣大顧客和游人。

洪洞人把掃墓叫“上墳”,也叫“說墳”,意思是清明期間家家都要到自家的墳塋祭奠,所以叫“上墳”;到了墳地,長者要給晚輩孩子們講說地下的先祖,所以叫“說墳”。上墳的時間則有不同。洪洞南部,一般是集中在清明的前三天,第一天上新墳,第二天上舊墳,第三天則是被家族“出戶”的人家上墳的日子。而洪洞北部則是過了春分,就上新墳,此后至清明前一天(即寒食節(jié))之前上舊墳,清明前一天是被家族“出戶”的人家上墳的日子。

洪洞縣的兩個村民聚落羊獬和歷山每年都要舉行“接姑姑迎娘娘”的走親活動,所謂的“姑姑”和娘娘“即為傳說中堯舜時代的娥皇和女英。整個場面聲勢浩大,氣氛熱烈,無人不為之震撼。整個“接姑姑”活動,簡單地說,是每年陰歷三月初二,羊獬人去歷山“接姑姑”(羊獬人稱娥皇女英為姑姑),三月初三抬至萬安歇一宿,三月初四回羊獬,直到陰歷四月二十七,歷山人再來羊獬,四月二十八將“娘娘”(歷山人稱鵝黃女英為“娘娘”)迎回歷山,同日,萬安人來,四月二十九回萬安。
洪洞三月三傳統(tǒng)習(xí)俗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內(nèi)涵深遠(yuǎn),獨一無二,與民眾生活習(xí)俗緊密相關(guān),是最古樸的民風(fēng)和最珍貴的遺產(chǎn)之一。
山西洪洞移民的方向?具體點。
1個回答2023-01-22 18:06
拜托,全國各地好像都有的
藁城人的藁城簡介
1個回答2024-03-23 18:10

藁城地處河北省西南部,2014年9月23日成為省會石家莊市的一個區(qū) 。境域地理坐標(biāo)為北緯37°51′~38°18′44″,東經(jīng)114°38′45″~114°58′47″。轄區(qū)總面積836平方公里。北鄰新樂市,南接趙縣境,東與晉州市相連,西與正定搭界,東北與無極接壤,西南與欒城毗鄰。西距石家莊市中心點31公里,北至首都北京264公里。

明朝初年,為什么要實行“洪洞大槐樹移民”?
2個回答2023-04-11 16:45
明朝初期為了鞏固自己的疆土,使自己的疆土得以充分的利用,所以進(jìn)行了洪洞大槐樹移民。
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的具體情況
1個回答2022-08-31 10:41
我祖上就是山西洪洞,移民到山東臨沂
方言里面的“解手”等應(yīng)該都是從那時來的
山西的洪洞為什么叫洪洞?
1個回答2024-03-09 18:06
2樓  今洪洞縣城是1954年4月9日由政務(wù)院批準(zhǔn)將原洪洞、趙城兩縣合并后形成的。當(dāng)時曾按慣例取兩縣名字首字,命名為洪趙縣,但到1958年又改為洪洞縣,這樣改的目的可能是考慮到洪洞縣大槐樹移民歷史在中國北方群眾中的廣泛影響和億萬移民后裔對故土的情感,所以才特意保留了“洪洞”這一歷史文化品牌。

  原洪洞縣在西周初稱“楊”字,因古代楊人生息于此而得名。西周金文的“楊”字形如人舉著武器向太陽舞蹈的樣子,專家由此推測,古楊人是一個崇祀太陽神的部族。西周初,封周文王庶子伯僑于祥乎襲此,為楊侯(另有周宣王之子尚父封楊之說)。據(jù)史家考證,古楊人于西周從這里向南方遷徙,輾轉(zhuǎn)至今湖北房縣楊子山附近,建楊子國,南齊因在此置楊子縣。后又東遷至江蘇一帶,留下?lián)P州、揚子江等有關(guān)地名。在長江下游又與越人雜居,形成了春秋時期的揚越,戰(zhàn)國時,揚越人的活動已達(dá)嶺南,廣州市神化傳說有五位仙人持谷穗騎五羊創(chuàng)建五羊城的故事,這實際上就是揚越人開發(fā)廣州的歷史反映。如此來說,早在三千年前洪洞縣境已經(jīng)開始移民了,而且比明初移民的范圍更遠(yuǎn)更廣。再說伯僑為楊侯,子孫世襲達(dá)四頃尺五百年,晉獻(xiàn)公時將楊侯國滅掉,后封晉悼公之弟于楊,號曰楊干。晉平公時,楊又成為叔向的采邑,叔向子羊舌石以邑為氏,改姓楊氏。漢代學(xué)者揚雄在自敘家世時說:“叔向食采楊氏,生伯石,字食我,以邑為氏。”說明洪洞還是楊姓的發(fā)祥地,且古代楊、揚二字通用,楊、揚兩姓同出一祖。春秋末,晉國私家勢力逐漸壯大,并不斷對羊舌、祁等舊貴族發(fā)起進(jìn)攻。前514年,新興勢力滅羊舌氏,將其采邑分為楊氏、平陽、銅?三縣,以僚安為楊氏縣大夫。這是洪洞縣境內(nèi)最早的置縣。西漢在此置楊縣,縣址在今洪洞縣東古村(一說在東南范村)。

  東魏時出于戰(zhàn)爭需要,在楊縣北25里建屯兵城堡“洪洞戌”,也稱“洪洞鎮(zhèn)”,洪洞之名從此出現(xiàn)。古籍中對此地名也有記載,如姚最《序行記》:“周建德五年,從行討齊師,次洪洞,百雉相臨,四周重復(fù),控?fù)?jù)要險,城主張元靜率其所部,肉袒軍門請降。”再如《北史》:“周主至?xí)x州,宇文憲自雀鼠攻拔洪洞?!边@些史料中的“洪洞”皆指軍事要塞洪洞鎮(zhèn),其位置在今洪洞縣上紀(jì)略一帶。

  隋義寧元年(617年),李淵起兵太原,南下霍邑,在經(jīng)過楊縣時,因惡其縣名與隋帝姓氏同為“楊”,遂改楊縣為洪洞縣,乃以古戌洪洞為名。

  說到洪洞的含義,地方志記載是,因城南有上古傳說中的仙人洪崖所居住的“洪崖古洞”而得名,這種解釋顯然過于牽強。記得郝樹侯先生談到過他的見解,他認(rèn)為:“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因為這個地方靠近汾河,謹(jǐn)兄形容它波濤澎湃。”對此,很多人表示贊同。在古籍中“洪洞”又作“鴻洞”,原意確是形容大水,如《淮南子·原道》:“(水)靡濫振蕩,與天地鴻洞?!庇袝r也形容大風(fēng),如漢代王子淵《洞簫賦》:“風(fēng)鴻洞而不絕”。我認(rèn)為東魏在此設(shè)軍鎮(zhèn),建洪洞戌,還應(yīng)該有以洪波之勢顯揚軍威的意味。

  洪洞縣北為原趙城縣,“趙城”的來歷也頗為悠久。西周時,周穆王有一位得力的駕車手,叫造父,相傳周穆王西巡,由造父駕良馬八匹直趨昆侖,見到西王母后聽說徐偃王謀反,又與周穆王日馳千里,東歸擊徐,大破叛軍,造父以此軍功受封趙城?!摆w”的本意是超速疾行,“趙城”這個地名就是以造父日馳千里平徐偃王的功績而命名的,和很多古封國名一樣,如“晉”是為顯揚唐叔虞善射;“周”是以后稷善稼穡;“楚”是紀(jì)念先祖起于山林,都是為紀(jì)念先輩功業(yè)或反映其文化特征而產(chǎn)生的地名。造父的后裔便以趙為氏,尊趙城為其發(fā)祥地。

  原趙城縣境從漢至隋歷屬彘縣、永安縣、霍邑縣,隋義寧元年(617年),始分出趙城縣,直到1954年與洪洞縣合并。

  洪洞縣西臨霍岳,東帶汾水,以得山川勁氣,民性剛毅,風(fēng)土質(zhì)樸而聞名于世,故謂“洪洞”嘉名非此地不可當(dāng)也.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