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名人勵志故事

殘疾人勵志名人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1-07 20:24

1、斯蒂芬·威廉·霍金

1963年,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盧伽雷氏癥),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

患病后,霍金為了家庭,為了自己的理想,果斷的“站了起來”,繼續(xù)了自己的研究。他自己在個人傳記中談到,他并不認為疾病對他有多大影響,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

同時,他又努力證明自己能夠象常人那樣生活,霍金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能做到的事情絕不麻煩別人,他很憎恨別人把自己當作殘疾人,他說:一個人身體殘疾了,決不能讓精神也殘疾。

霍金的意志力是非常堅強的,同時他又是一個對生活很有主見的人。他對生活永遠充滿了樂觀和幽默的態(tài)度。在他患病后,曾有6次非常近距離的和死神交手,他都頑強的活了下來。

2、孫臏

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龐涓后來出仕魏國,他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孫臏,于是暗地派人將孫臏請到魏國加以監(jiān)視。

孫臏到魏國后,龐涓捏造罪名將孫臏處以臏刑和黥刑,砍去了孫臏的雙足并在他臉上刺字,想使他埋沒于世不為人知。

不久,齊國使者來到魏國,暗中探訪孫臏,把他藏入車中帶回齊國。在一次王公貴族的賽馬活動中,大將田忌將足智多謀的孫臏推薦給齊威王。

在齊威王面前,孫臏暢談兵法,盡敘平生所學,受到齊威王的賞識,被任命為齊國軍師。后來,在齊魏馬陵一戰(zhàn)中,龐涓被孫臏打得“智窮兵敗”,無顏見世人而自刎,孫臏從此名揚天下。

3、張海迪

張海迪五歲時,得了硬脊膜外血管病變。此后的十六年間,她先后動過四次大手術,摘除了六塊脊椎板,使她從第二胸椎以下,即占三分之二的軀體失去了知覺。

張海迪的命運是很不幸的,可是在黨和人民的撫育、關懷和幫助下,她沒有沮喪,而是以頑強的毅力向命運挑戰(zhàn)。

她克服種種困難,自學了小學和中學的基本課程,閱讀了一千多冊政治、文學、醫(yī)學、外語等方面的書籍;自學英語達到大學程度。

翻譯了十六萬多字的英文作品和資料;她還不顧自身的病痛,用自學的醫(yī)學知識和中醫(yī)針灸技術,為群眾治病一萬人次以上。

她滿腔熱情地幫助周圍的青年學習、工作和進步,使他們奮起革命精神,在工作中做出貢獻。

她在高考預選中得四百三十六分而不能跨進校門,卻鼓勵和幫助別的青年進了大學,她自己不能進工廠勞動,到邊疆保衛(wèi)祖國,卻鼓勵和幫助別的青年成為先進生產者、戰(zhàn)斗英雄。

殘疾人勵志的故事有那些
1個回答2024-01-20 16:48
楊佩——無臂也想飛
楊佩,女,漢族,1990年生,肢體殘疾,陜西省平利縣人。9歲時遭高壓電擊,雖然失去雙臂,但始終樂觀向上,不向命運屈服。如今小楊佩跟隨母親遠赴北京打工,心中一直有個愿望,待有了一筆錢后,要繼續(xù)學習深造,然后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她特別喜愛唱歌、跳舞,希望將來能擁有一個自己的殘疾人藝術團。
家住在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興隆鎮(zhèn)蒙溪街村的楊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里的變壓器放在村中央,孩子們來來往往總喜歡拉著高壓線線桿的斜拉線玩,9歲那年,一天吃過午飯上學去的她走到變壓器前時,習慣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線,但她沒有想到這次斜拉線已經松開并碰上了高壓線。
命運在一瞬間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截肢對于還沒開啟自己絢麗人生的她來說,意味著學業(yè)的廢棄和生活的無著。
從那以后,家里更困難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親帶著弟弟留在家里,而母親帶著她選擇了外出打工掙錢。沒了手,連自己的生活都很難自理,更不用說打工賺錢了。小楊佩自己慢慢練以腳代手,練就了一雙靈活的雙腳。但現實又實在是太殘酷,沒有一家單位肯接納無手的楊佩,無奈之下,她選擇了乞討的生活。
殘疾人勵志故事
1個回答2024-02-21 19:34
電影《我和世界不一樣》??!
關于殘疾人的勵志故事
1個回答2024-01-18 23:38
1.《網絡媽媽》
2.《綻放》
3.《站起來》
4.《表殼里的葵花》
5.《花開有聲》
6.《海洋天堂》
中國十大勵志人物殘疾名人
1個回答2024-03-27 06:58

中國十大勵志人物殘疾名人有吳南生、蔡星坊、方章霖、林旭、黃金旺、王守平、王剛、劉東梅、李翠惠、徐明。

1、吳南生

2007年之前,吳南生在一家私企做財務。一次意外事故,造成他脖子難以轉動,背部彎曲。因身體每況愈下,他只能辭職回到家中?!澳菚r我每天都沉浸在自我抱怨中,想不明白原因,也看不見未來。”吳南生感嘆,兩個孩子年紀尚小,生活還要繼續(xù)。

2、蔡星坊

2008年,18歲的蔡星兆轎坊應征入伍。服役期間,他擔任過班長,也曾舍生忘死遠赴異國執(zhí)行“維和”任務。光榮退伍后,2013年的一場意外導致他的脊椎受到嚴重損傷,從此無法站立和行走。

3、方章霖

病痛,曾一度將方緩唯章霖擊垮。2010年,方章霖被確診為股骨頭壞死,雙腿無法站立,只能臥病在床,家里的“頂梁柱”一下就塌了,家里的煙葉田也面臨著荒蕪的窘境。將樂縣殘聯得知情況后,幫助他申請扶持資金,解了燃眉之急。

4、林旭

6歲時因生病先后喪失了聽力和語言能力。他沒有放棄,也沒有抱怨上天的不公,憑著堅強的毅力,在市聾啞學校勤奮求學。意外接踵而至,2002年,林旭的父親因病截肢,母親要照顧父親和年幼的妹妹,家里的重擔全壓在剛從學校畢業(yè)的林旭肩上。

5、黃金旺

40歲的黃金旺雖然肢體殘疾,但他不僅自強自立,開了自己的店鋪,還是一名熱心公益的資深志愿者。在校期間,他就利用美容美發(fā)專業(yè)技能,經常參加校外愛心義剪活動。

6、王守平

是高新區(qū)上板城鎮(zhèn)老爺廟村一名肢體殘疾人,多年來經歷過許多困難、挫折、別人的鄙視與冷眼,但在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活出自己,讓別人看看。

7、王剛

23歲的那年病魔無情地奪去了他的視力。他在家里人耐心的開導和妻子細心的呵護下,慢慢明白了作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首先要有對家庭的責任感。一次偶然的機會,家里叔叔帶著他尋求殘聯幫助,參加市殘聯盲人按摩培訓班。

8、劉東梅

出生在平泉一個小山村。幼小時被查出來雙側蹤關節(jié)錯位。2002年,她考上了河北大學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yè)。2008年,她開辦愛妻愛子影像館。2010年,殘聯讓她參加了河北省殘疾人職業(yè)技能培訓,學習過程中,促使她萌生了一個決定,要辦一所殘疾人職業(yè)技能培訓學校。

9、李翠惠

2000年患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右腿落下了終生的殘疾。張海迪“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的一句名言點醒了她。

10、徐明

幼年時患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導致全身70%的骨節(jié)變形。2006年起,擔任站前社區(qū)殘疾人專職委員后,暗下決心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轄區(qū)殘疾朋友們排憂解難。

殘疾名人勵志名句

1、每族哪肆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風帆。

2、生命的意義在于全心全意的投入。



鼓勵殘疾人的古文要勵志的
1個回答2024-02-27 03:07
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倜儻派陸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耐畝。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昌羨森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求一個視頻,關于一個外國殘疾人的勵志故事。謝謝
1個回答2024-02-20 20:00
尼克。胡哲 網上可以搜到很多
有關殘疾人的勵志事例
1個回答2024-06-08 13:20
尼克·胡哲:沒有四肢的人生
輪椅上站起的“靈魂行者”
青春勵志:劉偉,至少我還有一雙完美的腿
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記巴東無臂少年楊彬的成長之路
勵志人物:斷臂鋼琴師劉偉
不給自己任何借口
殘疾人的勵志故事
1個回答2022-11-15 12:51
隱形的翅膀! 很感人的。!
殘疾人的勵志故事
1個回答2023-11-09 20:31

殘疾人的勵志故事精選

  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故事,尤其是那些殘疾人的勵志故事。這些發(fā)生在身邊的小事情,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有了新的認識,讓我們對一個殘缺不全的世界有了全新的解讀。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的的殘疾人的勵志故事,歡迎瀏覽!

  殘疾人的勵志故事(1):把愛寫在左手

  有一個新認識的朋友,他很陽光,喜歡各種娛樂和運動,尤其喜歡打籃球。他打籃球的方式很奇特,總是用左手運球,居然能用單手在人群阻擋中準確地投籃。其實,他這樣做的原因并不是出于賣弄球技,而是因為他只有一只手。這只神奇的左手居然能打一手好球,寫一手好字,甚至能在鋼琴上演奏出動聽的樂曲。

  更讓我敬佩的,是他對生活樂觀的態(tài)度和健康的心態(tài)。他的言語總是那樣的親切。他工作努力,與同事朋友的關系融洽,與客戶的交流愉悅。常常得到老總的嘉獎……見過許多因為身體殘疾心理也一同“殘疾”的人,所以一直不理解他的“健康”。直到有一天,見到了他的家人,我才醒悟。

  那天,我和一個朋友去他家看他,他的父母非常熱情,請我們留下吃飯。

  他們一家人都很熱情,談起他的時候,言語之中總透露著無盡的溫情愛意與驕傲、自豪。

  聊了半個鐘頭之后,晚餐準備好了,大家就圍坐在桌前,品嘗起他母親做的美味佳肴,我也成了左撇子……

  那一刻,感動如潮水般涌上心頭,我從來都沒有想象過,這個世界原來還有這樣真摯而細致的愛。一家人為了給自己殘疾的只有一只左手的親人一個平和而正常的環(huán)境,一齊改掉自己堅持了幾十年的使用右手的生活習慣。

  成長可以想象,在他年幼時用左手第一次笨拙地拿起筷子,夾起一片菜葉時,他的家人也正同樣笨拙地、用左手反復練習那個動作,直至成為習慣。而這樣的`習慣與愛伴隨著他,與他一起成長。為了讓他健康樂觀地生活,他們把所有的愛,全部寫在了左手上.

  殘疾人的勵志故事(2)圖文介紹著名殘疾人尼克·胡哲的勵志人生

  尼克·武伊契奇(Nick Vujicic),我們習慣叫他尼克·胡哲,1982年12月4日生于澳大利亞墨爾本,塞爾維亞裔澳大利亞籍基督教布道家,“沒有四肢的生命”(Life Without Limbs)組織創(chuàng)辦人、著名殘疾人勵志演講家。他天生沒有四肢,但勇于面對身體殘障,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

  他的臉上永遠是自信的微笑,他的眼睛閃爍著動人的神采,他的足跡遍布全球,用自己的故事告訴大家再大的困境都能超越,只要用心愛自己和這個世界。

  尼克說:“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嘗試,

  沒有失敗,沒有失敗者”,

  “失敗,其實是放棄”,

  “生命的意義在于全心全意的投入”,

  “做你自己”,

  “相信你自己,你能做到”,

  “你每天都有選擇”,

  “要有希望,為夢想而前行”。

  尼克說:“現在就算你用百萬元來引誘我,叫我長出手腳,我也不會考慮”

  尼克打出生時就沒有四肢,只有軀干和頭,就像一尊殘破的雕像。這幅模樣甚至連他的父母都無法接受??上攵@樣的軀體給尼克造成了多大的困難。他所能利用的身體部位,只有一個長著兩根腳趾的小腳,被他妹妹戲稱為“小雞腿”,因為尼克家的寵物狗曾經誤以為那個是雞腿,想要吃掉它。
?

;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