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獨奏打虎上山

京二胡的演奏名家
1個回答2024-03-12 20:38

王少卿(1900~1958),男,江蘇鹽城人,出身梨園世家,幼年學老生,1918年改拉胡琴,20世紀20年代應邀為梅蘭芳伴奏,并為《西施》編制新腔,此后即與梅合作終生。在為梅蘭芳伴奏時,王少卿與徐蘭沅合作,共同研究將京二胡引進京劇以豐富樂隊。
張似云,男,1917年生人,京二胡演奏名家, 一生致力于京劇音樂演奏,20世紀40年代末曾與京劇藝術大師張君秋合作幾十年,并與何順信先生共同創(chuàng)作了《望江亭》、《狀之媒》、《西廂記》等一大批優(yōu)秀張派代表劇目的音樂唱腔,為張派藝術的形成和發(fā)展作出貢獻。
潘永玲,女,1944年生于上海市。中國京劇院京胡、京二胡琴師,國家一級演奏員,中國戲曲學院、北京戲曲藝術職業(yè)學院教授。京胡、京二胡兩門兼能,演奏韻味醇厚,音色優(yōu)美,自然大方,剛柔相濟,與樂隊配合默契。先后與杜近芳、劉長瑜、楊秋玲等長期合作,與劉秀榮、楊春霞、李維康等名家多次合作。

二胡獨奏《老師我想你》
1個回答2024-03-12 05:53
目前,在很多的網(wǎng)站找不到關于《老師我想你》二胡獨奏欣賞
求音樂:二胡獨奏花兒與少年
1個回答2024-03-17 11:18
你在網(wǎng)上搜下黃江琴二胡獨奏花兒與少年.
二胡獨奏
1個回答2024-01-27 18:56
中國古典網(wǎng)視頻有“戰(zhàn)馬奔騰”
二胡獨奏曲
1個回答2024-01-29 18:47
那也太多了。賽馬,喜看麥田千層浪,奔馳在千里草原,山村小景,戰(zhàn)馬奔騰,喜送公糧,江南春色。葡萄熟了,紅軍的哥哥回來了,一枝花,梁祝,紅梅隨想曲,……
好聽的二胡獨奏的曲子
1個回答2023-10-08 23:15
二胡獨奏二泉映月
二胡獨奏
1個回答2024-02-02 01:03
聽了您的錄音,感覺您可能已有幾年的練習經(jīng)歷,有一定的甚礎。二胡演奏的基本要求是音準、節(jié)奏和音色要好,其它樂器應該也是如此。您的音準不錯;節(jié)奏不太穩(wěn),至少拍子要準;音色似也有提高的余地。這幾個基本要求可以說是拉好二胡的必要條件,不能初步達到,別人聽起來會不舒服。

二胡演奏的較高要求是藝術表現(xiàn)力,讓人聽了感動。拉二胡和說話、唱歌、唱戲一樣,講究吐字行腔,語氣聲調變化,每個字都很清楚但沒有語氣聲調的變化,就會和小學生朗讀課文一樣,缺少感染力。建議您到中國二胡藝術網(wǎng)看看天津音樂學院呂鴻燕、西安音樂學院牛苗苗等的一對一教學視頻,領略一下二胡到底應該怎么拉。

至于技術方面,得體的裝飾音會使效果錦上添花,但過多、隨意加裝飾音,聽起來會感覺油滑,另外拉二胡揉弦會增加感染力,易多練習,您好像是在用手指扣揉,聽起來好像抖抖嗦嗦,拉歌曲時很少用。

作為業(yè)余演奏,您拉得不錯,有一定的功底。祝您在拉琴中得到精神享受,技藝不斷提高。
二胡獨奏
1個回答2024-02-08 16:14
比賽般要求5鐘內建議:葡萄熟戰(zhàn)馬奔騰,洪湖民愿

演建議都建議些別:枝花三門峽暢想曲第二胡狂想曲,奔馳千草原...

比賽根據(jù)比賽主題或鄰近節(jié)曲目

演建議選比較渲染力具民族特色曲更
二胡獨奏樂曲。
1個回答2024-03-08 09:53
推薦《二泉映月》(二胡十大名曲之首)、《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最好聽,最有技術含量)、《一枝花》、《、江河水》(有點悲傷)、《良宵》、|《山村變了樣》(這首五級的曲子,不太難但非常好聽)、《三門峽暢想曲》(氣勢如虹,酣暢淋漓)、《戰(zhàn)馬奔騰》、《蘭花花敘事曲》、《豫北敘事曲》(非常動人) 總之好聽的二胡獨奏曲太多了,全屏樓主的技術和造詣了
最好聽的二胡獨奏曲
1個回答2024-05-06 05:33

最好聽的二胡獨奏是《鄭世二泉映月》。

這首曲是二胡名曲,是中國民間音樂家華彥鈞(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紀50年代初由音樂家楊蔭瀏先生根據(jù)阿炳的演奏,錄音記譜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風靡全國雹叢明。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它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xiàn)力,曾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jīng)典作品獎”。

《二泉映月》是二胡名曲中不可多得的傳世之作,曲中二泉,即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作者華彥鈞(阿炳)以二泉映月為樂曲命名,不僅將人引入夜闌人靜、家清月冷的意境,聽畢全曲,更猶如見人——一個剛直頑強的盲藝人在向人們傾吐他坎坷的人生。

《二泉映月》創(chuàng)作背景

阿炳原為無錫城區(qū)雷尊殿道士,自幼受到四巨頭吳地小山歌、長篇敘事歌、灘簧、說因果和絲竹樂等鄉(xiāng)土音樂的熏陶,對音樂非常喜愛。在父親的教習下,他十六源告七歲便學會了結構繁復、技法多變的梵音,吹、拉、彈、打、唱、念樣樣精通,并能正式參加道教法事音樂的演奏活動。

才藝出眾的阿炳,經(jīng)常通過拉二胡、彈琵琶、說新聞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恨情仇,通過音樂揭露當時的黑暗。他把自己對痛苦生活的感受通過音樂反映出來,產(chǎn)生了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