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原文全文屈原

屈原的<<離騷>>,這個"離騷"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2-06-27 16:29
“離”通“罹”,“騷”即“憂”之意,“離騷”即“罹憂”,遭受憂患之意。
屈原的離騷有什么思想感情
1個回答2022-09-30 08:40
自己看一遍絕對明白
屈原《離騷》
1個回答2024-03-15 18:04
《離騷》全文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视[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作者:屈原?(先秦)
離騷中與屈原進行對話的女子是誰
1個回答2024-01-27 19:33
女嬃。根據(jù)查詢《離騷》詩詞可知,《離騷》中提到一個神秘的女性女媭,節(jié)選為“女媭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她總是以長者的口吻親切地責備、規(guī)勸著屈原,焦慮不安地關(guān)心著屈原的命運?!峨x騷》是中國戰(zhàn)國時期詩人屈原創(chuàng)作的詩篇,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
屈原 離騷
1個回答2024-02-28 06:01
自《離騷》漫漫遠意思;修屈原借句表達內(nèi)堅定信念:雖道路漫我要窮黃泉碧落追尋我理想

句詩采用象征手用腳路象征路用求索路象征理想追尋啊雖路修遠、崎嶇、坎坷內(nèi)執(zhí)著終久求索達自理想
有關(guān)屈原和離騷的事
1個回答2022-07-24 21:07
端午 粽子 咸鴨蛋
屈原《離騷》原文
1個回答2024-03-01 22:29

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峨x騷》是屈原的佳作,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閱讀屈原《離騷》的原文,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帝高陽之苗裔兮 ,我是古帝高陽氏的子孫,

朕皇考曰伯庸,我的父親字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 攝提那年正當孟陬啊,

惟庚寅吾以降,正當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皇覽揆余初度兮, 父親仔細揣測我的生辰,

肇錫余以嘉名: 于是賜給我相應(yīng)的美名:

名余曰正則兮, 父親把我的名取為正則,

字余曰靈均。 同時把我的字叫作靈均。

(開頭八句,敘述說高貴的出身、降生的祥瑞和美好的名字,表現(xiàn)出高度的莊重自愛。

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 天賦給我很多良好素質(zhì),

又重之以修能。 我不斷加強自己的修養(yǎng)。

扈江離與辟芷兮, 我把江離芷草披在肩上,

紉秋蘭以為佩。 把秋蘭結(jié)成索佩掛身旁。

汩余若將不及兮, 光陰似箭我好像跟不上,

恐年歲之不吾與。 歲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朝搴阰之木蘭兮, 早晨我在山坡采集木蘭,

夕攬洲之宿莽(莽宿)。 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 時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

春與秋其代序。 四季更相代替變化有常。

惟草木之零落兮,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而衰,

恐美人之遲暮。 害怕君王逐漸衰老。

不撫壯而棄穢兮, 何不利用盛時揚棄穢政,

何不改乎此度(也)? 為何還不改變這些法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 乘上千里馬縱橫馳騁吧,

來吾道夫先路(也)! 來呀,讓我在前引導開路!

已如何積極自修,鍛煉品質(zhì)和才能

屈原《離騷》譯文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譯文: 我是高陽帝的后代子孫啊, 我的偉大的先父名叫伯庸。

太歲在寅那年,正當新正之月啊, 又恰在庚寅之日我降生到世上。

父親察看揣度我初生的姿態(tài)啊, 一開始就賜我美好的名字。

為我取名叫正則啊, 又取了字叫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譯文: 我已經(jīng)有這么多內(nèi)在的美質(zhì)啊, 又加上美好的容態(tài)。

身披香草江離和幽雅的白芷啊, 還編結(jié)秋蘭作為佩帶更加芳馨。

時光飛快,我似乎要趕不上啊, 心裏總怕歲月流逝不把我等待。

清晨摘取山坡上的`香木蘭啊, 傍晚又把經(jīng)冬不枯的香草來采。

日月飛馳不停留啊, 春天剛剛過去就迎來秋天。

想那花草樹木都要凋零啊, 唯恐美人也將有暮年到來。

你為什么不乘著壯年拋棄惡習啊, 又為什么不改變原來的政治法度?

你若乘上駿馬縱橫馳騁啊, 來吧,請讓我在前面為你帶路。 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昌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 惟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余身之僤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讒以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 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shù)化。 譯文: 古代的三王德行多么完美啊, 眾多的賢臣在他們身邊聚會。

雜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啊, 豈只只是聯(lián)系優(yōu)秀的蕙和芷?

那堯舜是多么光明正大啊, 已經(jīng)遵循正道走上了治國的坦途。

桀與紂是那樣狂妄邪惡啊, 他們只因走上邪路而難以舉步。

那些結(jié)黨營私的小人茍且偷安啊, 使國家的前途昏暗艱險。

難道我自己害怕災(zāi)難禍患嗎, 怕只怕君王的車子顛覆不起!

我前前后后奔走照料啊, 追隨著前王的足跡不斜不偏。

君王不體察我火熱的內(nèi)心啊, 反而聽信讒言對我大發(fā)脾氣。

我本來知道直言會招來禍殃啊, 想忍耐不說卻又無法控制。

我指著上天讓它為我作證啊, 我這樣做的緣故全是為了君王。

本來說好以黃昏為迎娶之期啊, 沒想到半路上又改變主意。

當初他已與我說好了啊, 后來卻翻悔另有它想。

屈原 離騷
1個回答2024-03-04 16:24
寫作年代
司馬遷在《史記·太史 公自序》中說:“屈原放逐,著《離騷》?!眲t當作于 放逐以后。今人對此說法不一,有說作于懷王世被疏以 后,有說作于頃襄王世被放以后,有說作于懷王末頃襄 王初,有說始作于懷王時而作成于頃襄王初,迄無定論。

創(chuàng)作緣由
司馬遷在《史記·屈原 列傳》中引劉安《離騷傳》說:“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 幽思而作《離騷》”;又說:“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 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 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鼻?原的“憂愁幽思”和怨憤,是和楚國的政治現(xiàn)實緊密聯(lián) 系在一起的。《離騷》就是他根據(jù)楚國的政治現(xiàn)實和自 己的不平遭遇,“發(fā)憤以抒情”而創(chuàng)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詩。由于其中曲折盡情地抒寫了詩人的身世、思想和境 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歷程的形象記錄,稱 它為詩人的自敘傳。
屈原 離騷
2個回答2022-07-26 16:22
寫作年代
司馬遷在《史記·太史 公自序》中說:“屈原放逐,著《離騷》?!眲t當作于 放逐以后。今人對此說法不一,有說作于懷王世被疏以 后,有說作于頃襄王世被放以后,有說作于懷王末頃襄 王初,有說始作于懷王時而作成于頃襄王初,迄無定論。

創(chuàng)作緣由
司馬遷在《史記·屈原 列傳》中引劉安《離騷傳》說:“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 幽思而作《離騷》”;又說:“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 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 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屈 原的“憂愁幽思”和怨憤,是和楚國的政治現(xiàn)實緊密聯(lián) 系在一起的?!峨x騷》就是他根據(jù)楚國的政治現(xiàn)實和自 己的不平遭遇,“發(fā)憤以抒情”而創(chuàng)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詩。由于其中曲折盡情地抒寫了詩人的身世、思想和境 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歷程的形象記錄,稱 它為詩人的自敘傳。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