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間尺108

眉間尺是誰?
2個回答2022-10-09 19:38
眉間尺,因眉距廣尺得名,傳為春秋著名鑄劍工匠干將、莫邪之子。父為楚王 話劇眉間尺
鑄劍而失命,遂立志復(fù)仇,以頭賄客,代擊楚王。事跡載《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寶劍》、《吳越春秋·闔閭內(nèi)傳》(漢趙曄)、《列異傳》(魏曹丕)、《搜神記》(晉干寶)。
眉間尺濤劍,典故?
1個回答2024-03-15 00:56
應(yīng)該是眉間尺鑄劍,選自魯迅的鑄劍

追問:老師,那講的是什么故事?

追答:魯迅小說《鑄劍》,有一位黑色人,名叫宴之敖者。這位黑色人來歷不明,甚至面目也不清楚,但他疾惡如仇,冷峻而不露聲色。面對死亡,他毫不畏懼,只是發(fā)出“冷冷地尖利地笑”。黑色人幫助眉間尺復(fù)仇,不是一般的仗義同情,而是對國王所代表的惡勢力一種仇恨力量所致,是黑色人自己靈魂深處的動力驅(qū)使。黑色人報仇的方式更是奇特詭秘。他用眉間尺的頭,借眉間尺的寶劍,設(shè)計引國王至寶鼎前,揮劍取下國王的頭。在眉間尺頭與國王頭展開激戰(zhàn)關(guān)鍵時刻,黑色人面不改色,從從容容地劈下自己的頭,加入與國王的搏斗,幫助眉間尺戰(zhàn)勝國王,完成復(fù)仇大業(yè)。 黑色人的名字“宴之敖”本來就是魯迅曾經(jīng)用過的筆名。
晏之敖跟眉間尺什么關(guān)系﹖
1個回答2024-05-17 19:25
晏之敖又叫“黑色人”,幫助干將莫邪之子眉間尺向楚王復(fù)仇。借用眉間尺的首級刺殺楚王
眉間尺中的黑衣人是誰 原來眉間尺是個恐怖故事
1個回答2024-01-06 18:39

  傳聞眉間尺是干將的兒子,干將為楚王鑄劍后被楚王殺害。眉間尺長大后要為父親報仇,結(jié)果遇到了一個神秘的黑衣人。大家都好奇眉間尺遇到的黑衣人是誰。黑衣人要眉間尺的頭顱,并告訴眉間尺自己可以幫助他對付楚王,但是需要眉間尺把頭給他,這個故事是個民間神話傳說,1991年還曾經(jīng)被制作成一部木偶戲電影上映。

  眉間尺是只存在于傳說中的人物,傳聞因為他生下來之后,眉間距足足有一尺而得名。眉間尺的父親是春秋時期有名的鑄劍工匠干將,母親是莫邪。

  干將花了三年的時間為楚王鑄造成了一把利劍之后,就被楚王殺死了。干將知道自己完成使命后必然會被殺掉滅口,他活著的時候就留下了另外一把寶劍,并且囑咐妻子,一定要讓他們還未出世的兒子,將來替他殺了楚王,報仇雪恨。

  后來眉間尺出生了,他長大后母親將父親的事情告訴了他。眉間尺為了給父親報仇離開了家鄉(xiāng),前往京城找楚王尋仇。但是楚王做夢夢到了眉間尺找自己報仇的事情,他將眉間尺的畫像貼的到處都是,眉間尺沒法自由行動,只好暫時找了個深山躲了起來。

  在深山里,眉間尺遇到了一個黑衣人(因為這個故事就是個傳說,所以黑衣人是誰并不重要),這個黑衣人告訴眉間尺,說他能替眉間尺報仇,但是需要眉間尺把頭跟劍都給他。

  眉間尺聽聞能替父親報仇,二話不說,就用寶劍砍掉了自己的頭顱,把頭顱送給了黑衣人。之后黑衣人帶著眉間尺的頭去找楚王邀功。實際上他是在迷惑楚王。黑衣人給楚王提建議稱,為了防止眉間尺死后仍然興風(fēng)作浪,不如把他的頭顱放到鍋里煮。

  楚王聽了這個建議。但是奇怪的是眉間尺的頭在鍋里煮了很久也沒有煮爛。這個時候黑衣人的機(jī)會來了,他趁著楚王趴在鍋上查看怎么回事的時候,直接拔出了寶劍,砍掉了楚王的頭。楚王的頭在湯鍋里跟眉間尺的頭打了起來,難分勝負(fù),黑衣人為了幫眉間尺,竟然也割下了自己頭。三顆頭顱在湯鍋里奮戰(zhàn)了七天七夜,最終眉間尺獲勝了。這就是民間流傳的眉間尺的故事,雖然無厘頭,但是也有點恐怖故事的感覺。

眉間尺的列異傳
1個回答2023-12-01 23:00

1.《列異傳》據(jù)《隋書·經(jīng)籍志》記載為三卷,魏文帝撰。后來此書亡逸。魯迅《古小說拘沈》輯本鑄劍故事這一則錄自《太平御覽》卷第三百四十三。然《太平御覽》卷第三百四十三“兵部七十四·劍中”所輯錄之文并非曹氏撰《列異傳》,而是漢劉向所撰《列士傳》逸文。其文如下:
《列士傳》曰:干將、莫耶為晉君作劍,三年而成。劍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劍獻(xiàn)君,留其雄者。謂其妻曰:“吾藏劍在南山之陰,北山之陽;松生石上,劍在其中矣。君若覺,殺我,爾生男以告之?!奔爸辆X,殺干將。妻后生男,名赤鼻,具以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劍,思於屋柱中,得之。晉君夢一人,眉廣三寸,辭欲報仇。購求甚急,乃逃朱興山中。遇客,欲為之報,乃刎首,將以奉晉君??土铊Z煮之,頭三日三日跳,不爛。君往觀之,客以雄劍倚擬君,君頭墮鑊中,客又自刎。三頭悉爛,不可分別,分葬之,名曰“三王冢”。
此條逸文之末尚有校語云:“《列異傳》曰莫耶為楚王作劍,藏其雄者?!端焉裼洝芬嘣粸槌踝鲃Αb畔ね??!边@一則逸文及校記十分重要,第一它說明眉間尺故事的原始出典是《列士傳》而非《列異傳》,也非《吳越春秋》;第二,校記指出了眉間尺故事不同文本的異文,魯迅就是按照這條校記指出的異文,將《列士傳》里的眉間尺故事校訂幾字之后直接編入曹氏《列異傳》的——這里姑且判斷系魯迅所校改,后面再分析這一問題。魯迅輯入《列異傳》文字所校改的幾字是:“為晉君作劍 ”改為“為楚王作劍”;“留其雄者”改為“藏其雄者”;“具以告之”改為“告之”;“思於屋柱中得之”改“忽於屋柱中得之”;“晉君夢一人”改“楚王夢一人”;“將以奉晉君”改“將以奉楚王”;“頭三日三日跳”改“頭三日三夜跳”(“三日三日”當(dāng)系刻誤);“君往觀之”改“王往觀之”;“客以雄劍倚擬君,君頭墮鑊中”改“客以雄劍倚擬王,王頭墮鑊中”。魯迅文本見《魯迅輯錄古籍叢編》卷一和《魯迅全集》卷二《故事新編·鑄劍》中的注釋,可以參照。魯迅徑直校改《列士傳》的理由就是《越絕書》和《吳越春秋》的記載證明鑄劍故事不可能發(fā)生在晉國,這二書均記的是吳越之史事,干將、莫耶亦傳為吳人,而魯迅在輯錄《列異傳》時,見到《御覽》上的這一條很有啟發(fā)意義的校記就算找到了一個文本的依據(jù)了。但是《御覽》上的這一條校記,既然已說明曹丕的《列異傳》并不取《列士傳》“為晉君作劍”之說,國度變了,主角也換了,二者之間的文字又怎么能夠雷同呢?校語中所謂“馀悉同”應(yīng)當(dāng)是指內(nèi)容相同,文字也大致相仿罷了,而不是說整篇可以照搬,“《列異傳》曰莫耶為楚王作劍”,魯迅輯本并未依從照搬而只能參照別書將“莫耶”仍然寫作“干將莫耶(邪)”,這一點就很說明問題;況且校記不單指《列異傳》,還包括了《搜神記》,而《搜神記》的內(nèi)容雖與《列士傳》相同,但文字卻完全兩樣,顯然不能僅僅校改幾字后就可以又同時視作是《搜神記》逸文的。因此《古小說拘沈·列異傳》中輯錄的眉間尺故事是否系曹丕所作是很為可疑的。
這里應(yīng)該說明,魯迅《古小說拘沈》是未定稿,生前并未刊印。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魯迅輯錄古籍叢編》第1卷編入了《古小說拘沈》,并“按手稿及原引據(jù)書進(jìn)行了初步的校勘”?!读挟悅鳌吩龘?jù)書《太平御覽》,《叢編》是以景宋本作??钡?,因此筆者也以景宋本為據(jù)(系用中華書局縮印之商務(wù)印書館1935年景宋本,1960版,1998年重印本)?!秴簿帯啡绻麤]有作???,當(dāng)然不會發(fā)現(xiàn)問題,如1938年版《魯迅全集》第8卷收入時的情況一樣;但既然作了校勘,而且原書編纂者也提供了這種便利,所引據(jù)之書均注明了書名及卷次,這就沒有理由不寫出校記,尤其是當(dāng)書名、作者都不相符(劉向的《列士傳》變成了曹丕的《列異傳》),原書編纂者又作了校改時更應(yīng)該加以說明,指出其異同。并且,筆者以為單用景宋本校勘,仍然可能會存在一個問題:宋刊本固然優(yōu)于各種傳抄轉(zhuǎn)刻本,可是魯迅當(dāng)年在紹興整理古籍時不大可能用到宋刊本。他后來到北京輯?!讹导窌r還只能取清代“鮑崇城刻本《太平御覽》”進(jìn)行比勘。1927年魯迅在廣州購到清代南海李氏重刻本,這大約不過是據(jù)鮑刻本傳刻。直到1935年底,魯迅才預(yù)約購到商務(wù)印書館剛剛出版的景宋本一套,可是此時已是魯迅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已無時間再以景宋本來重新??薄豆判≌f拘沈》了。由于《太平御覽》流傳的時間長,版本眾多,各本中的文字是有出入的,魯迅根據(jù)明清刻本所輯錄的文字是否會與宋刊本有異呢?這是不能憑空作出推斷的,顯然這就很有比勘的必要。因此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編輯出版《魯迅輯錄古籍叢編》時,不應(yīng)只尋求善本,《列異傳》也不應(yīng)僅以宋刊本進(jìn)行???,還應(yīng)該用魯迅所使用的版本進(jìn)行匯校,并著其異同,這樣如果遇到異文,無論是版本上的問題還是輯校上的問題就會清清楚楚了。如果匯校證明是由于版本不同而出現(xiàn)的差異,那么將《列士傳》改頭換面變成《列異傳》的責(zé)任就不在魯迅而是明清時的傳抄轉(zhuǎn)刻者了。

故事新編的鑄劍里幫助眉間尺的那個黑衣人是誰?
1個回答2024-03-07 23:36
宴之熬者
是魯迅曾經(jīng)用過的筆名
眉間尺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1個回答2023-11-04 20:15

眉間尺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如下:

眉間釋義:在二側(cè)眉毛間,額部的平坦隆起;亦指緊接著鼻根上方的額骨或正中矢狀斷面通過此區(qū)的一點。

此處又為印堂穴,也是上丹田的位置。所謂印堂發(fā)黑就是看眉間的。眉間也是川字紋出現(xiàn)的地方。

造句:

1、血染江山的畫,怎敵你眉間一點朱砂,覆了天下也罷,始終不過一場繁華。

2、幸福是一種感覺,卻可以畫在臉上,描在眉間,唱在嘴上,寫在心里。

3、幸福是一種感覺,卻可以畫在臉上,描在眉間,唱在嘴上,寫在心里。幸福是一種體驗,卻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擁有。拿出你的幸福,一個人的幸福會魔術(shù)般的變成許多人的幸福。

4、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醒來驚覺不是夢,眉間皺紋又一重。

5、而當(dāng)初那個男生,眉間還有冷冽的薄絮,帶著一團(tuán)光,將自己的航道從此更換去往傳說的方向。終于啊他的溫和都打上禮節(jié)性的印記,慢慢地撤出她所能看到的世界。如同消失在地平線上的桅桿,從此帶走海洋的碧藍(lán)。

6、血染江山的畫,怎敵你眉間一點朱砂,覆了天下也罷,始終不過一場繁華,碧血染就桃花,只想再見你淚如雨下。

7、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醒來驚覺不是夢,眉間皺紋又一重。在你生日的這一天,只希望你快樂!

8、風(fēng)吹過你的發(fā)梢,那是情的輕撫;雪飄落你的眉間,那是愛的圣潔;我的短信及時趕來,那是牽掛你的心田:天氣變冷,注意保暖,我的愛與你相伴!

9、我坐在時間旁,思念坐我身旁,你在我心間,思念鎖我眉間,你安靜入睡,思念讓我安靜,一個人一輩子一次牽手,兩個人兩顆心兩眼相望,親愛的,愛你。

10、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醒來驚覺不是夢,眉間皺紋又一重。在你生日的這一天,只希望你能快樂、健康、美麗,生日快樂!

眉間尺是魯迅作品中的哪一個
1個回答2022-07-23 10:04
《鑄劍》1927,原名《眉間尺》
眉間尺是魯迅作品中的人物
1個回答2023-11-23 12:41
眉間尺是魯迅《故事新編》里的《鑄劍》中的人物。 魯迅的《鑄劍》表現(xiàn)了正義的復(fù)仇精神,一般人只注意黑衣人的形象,卻忘記了魯迅筆下著力描寫的眉間尺。

眉間尺這個涉世不深的青年,經(jīng)歷了由優(yōu)柔到果斷的心理歷程,接受了愛與恨的精神洗禮,為反對暴戾獻(xiàn)出了寶貴的生命。在他的身上,魯迅謳歌了獻(xiàn)身的精神,呼喊堅強(qiáng)與果毅。這些絕不是空洞的概念,更不是玄虛的猜測。 作品一開始描寫眉間尺對付老鼠的忽擒忽縱的猶豫不決的態(tài)度,注意文中三次提及眉間尺克服猶豫的性情和三次提及眉間尺擔(dān)心背上的劍誤傷無辜的情節(jié),然后對比他后來毫不猶豫地獻(xiàn)出了劍和自己的頭的果斷。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