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杠桿作圖

杠桿原理公式及圖解
1個回答2024-01-22 07:27

杠桿原理公式: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shù)式表示為F1·l1=F2·l2。

式中,F(xiàn)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xiàn)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阻力就是動力的幾倍。

杠桿又分成費力杠桿、省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

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tǒng),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動力臂延伸其中公式這樣寫: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這樣就是一個杠桿。

杠桿也有省力杠桿跟費力的杠桿,兩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現(xiàn)不同。例如有一種用腳踩的打氣機,或是用手壓的榨汁機,就是省力杠桿(動力臂 > 阻力臂);但是我們要壓下較大的距離,受力端只有較小的動作。

另外有一種費力的杠桿。例如路邊的吊車,釣東西的鉤子在整個桿的尖端,尾端是支點、中間是油壓機(力矩 > 力臂),這就是費力的杠桿,但費力換來的就是中間的施力點只要動小距離,尖端的掛勾就會移動相當大的距離。兩

種杠桿都有用處,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評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動作范圍。另外有種東西叫做輪軸,也可以當作是一種杠桿的應用,不過表現(xiàn)上可能有時要加上轉(zhuǎn)動的計算。

什么是杠桿
4個回答2022-12-15 10:45
【杠桿的定義】
只要在力的作用下能夠繞支撐點轉(zhuǎn)動的堅實物體都是杠桿。
【杠桿的性質(zhì)】
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支撐點叫做支點
使剛桿轉(zhuǎn)動的力叫做動力阻礙杠桿轉(zhuǎn)動的力叫做阻力
當動力和阻力對杠桿的轉(zhuǎn)動效果相互抵消時,杠桿將處于平衡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叫做杠桿平衡
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
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叫做力臂
從支點O到動力F1的作用線距離L1叫做動力臂
從支點O到阻力F2的作用線距離L2叫做阻力臂
【杠桿平衡條件】
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變?yōu)镕2/F1=L1/L2
杠桿的平衡不僅與動力和阻力有關(guān),還與力的作用點及力的作用方向有關(guān)。
什么是杠桿?
2個回答2023-04-09 17:51
它必須有一個固定的點,另外一根比較更的棒子可以圍繞這個點進行轉(zhuǎn)動。這是一個物理學的概念。
什么是杠桿
1個回答2023-04-17 03:25
物理學中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圍繞著固定點轉(zhuǎn)動的堅硬物體叫做杠桿 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繞著一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就叫杠桿。在生活中根據(jù)需要,杠桿可以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彎的。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就是杠桿(lever).
  杠桿不一定必須是直的,也可以是彎曲的,但是必須保證
物理書中的杠桿
是硬棒。
  蹺蹺板、剪刀、扳子、撬棒等,都是杠桿。
  滑輪是一種變形的杠桿,且定滑輪是一種等臂杠桿,動滑輪是一種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兩倍的杠桿

 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固定點叫做
支點
  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叫做
動力,(施力的點叫動力作用點)
  阻礙杠桿轉(zhuǎn)動的力叫做
阻力,
(施力的點叫阻力作用點)
  當動力和阻力對杠桿的轉(zhuǎn)動效果相互抵消時,杠桿將處于平衡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叫做
杠桿平衡,但是杠桿平衡并不是力的平衡。
  杠桿平衡時保持在靜止或勻速轉(zhuǎn)動。
  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叫做
力的作用線
  從支點O到動力F1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1叫做
動力臂
  從支點O到阻力F2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2叫做
阻力臂
  杠桿平衡的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qū)懽?br/>  
F1×L1=F2×L2

 使用杠桿時,如果杠桿靜止不動或繞支點勻速轉(zhuǎn)動,那么杠桿就處于平衡狀態(tài)。
  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變?yōu)镕2/F1=L1/L2
  杠桿的平衡不僅與動力和阻力有關(guān),還與力的作用點及力的作用方向有關(guān)。
  假如動力臂為阻力臂的n倍,則動力大小為阻力的1/n
杠桿原理
  "大頭沉"
  動力臂越長越省力,阻力臂越長越費力.
  省力杠桿費距離;費力杠桿省距離。
  等臂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梢杂盟鼇矸Q量。例如;天平
杠桿原理
1個回答2024-02-06 06:56
很多時候不用分清哪個是動力還是阻力的,你也分不清。在一些特別情況下有一個力明顯是杠桿轉(zhuǎn)動的原因,那么它就是動力了,它的力臂就是動力臂了。另一個就是阻力臂了。做力臂的方法就要分三步了:1.找到支點2.找到力的作用線——就是力所在的直線3.過支點做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所得到的垂線段就是力臂了。動力阻力臂都是這樣的。
如果你第二步不會的話就會有點困難,力的作用線就是力所在的直線:一、找到力的作用點;二、沿力的方向做一條帶箭頭的直線。你做的這條射線所在的直線就是力的作用線了。注意:不管阻力還是動力都是杠桿受到的力,所以方向要看準了。
杠桿原理怎么和孩子說?
1個回答2024-02-07 04:01

杠桿又分稱費力杠桿

、省力杠桿

和等臂杠桿

,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

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

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

=阻力×阻力臂,用代數(shù)式

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xiàn)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xiàn)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阻力就是動力的幾倍。

對于小學生來講,杠桿的原理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1-23 04:14
力乘桿度等于另邊力乘桿度 說邊費力
杠桿原理
1個回答2024-01-25 07:21
1.怎么理解 為什么 力臂的長短可以影響平衡?
(1)這是人們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或者說是在實驗中總結(jié)出的規(guī)律。
(2)力的作用效果與作用點、作用方向有關(guān),也就是與力臂有關(guān)。
(3)從轉(zhuǎn)動力學角度看,力矩是導致物體轉(zhuǎn)動的原因,力矩的大小等于力乘以力臂。
2.如果是重心 那么沒有力臂的影響又怎么來重心呢?
如果支點就在杠桿的重心,而且杠桿也不受其他的力作用,此時,重力對杠桿的平衡不起任何作用。理論上,杠桿可以在任何角度平衡。
杠桿原理。
1個回答2024-01-23 17:19
杠桿原理,又稱“杠桿平衡條件”,是一條物理學力學定理。其內(nèi)容是: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shù)式表示為F1·L1=F2·L2。
杠桿原理是誰發(fā)現(xiàn)的?
1個回答2024-01-23 15:52

公元前287年,阿基米德出生于地中海中部的西西里島。在阿基米德11歲的時候,菲迪阿斯將他送往埃及深造。阿基米德長到7歲的時候,父親為他請了最好的教師,教他數(shù)學、天文學、哲學和文學。群眾中流傳的伊索寓言、荷馬史詩,是阿基米德最愛聽的故事。這些故事給了他智慧。

阿基米德來到亞歷山大的時候,歐幾里得已經(jīng)去世,他的學生埃拉托色尼便成了阿基米德的老師。師生之間感情甚洽,他們一起討論數(shù)學、天文學、力學方面的問題,一起看戲劇,聽音樂。每當風和日麗之時,他們還一起去散步或游覽尼羅河。就在這種融洽的關(guān)系中,阿基米德的知識和智慧一天天豐富起來。

阿基米德從11歲去亞歷山大學習和工作,直到47歲才回到敘拉古,時間是公元前240年。在這時正是他的創(chuàng)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他被委任為亥厄洛國王的顧問,繼續(xù)從事數(shù)學和力學方面的研究。

在阿基米德記有他靜力學研究成果的《論平面的平衡》一書中,他從一系列公理出發(fā),推證出物體A、B的最重mA、mB,與它們分別到支點O的距離OA和OB有如下關(guān)系:

mA/mB=OB/OA

這就是著名的杠桿原理。阿基米德非常欣賞自己的這一發(fā)現(xiàn)。據(jù)說,他曾以這樣的豪語評價杠桿的作用:“給我一個穩(wěn)固的支點,我就能把地球挪動!”

阿基米德在流體靜力學研究上取得的一個最偉大的成就是發(fā)現(xiàn)了浮力定律。

他著成了《浮體論》這部流體力學的經(jīng)典著作。在這本書中,他提出:“任何浸在水中的物體,它在水中失去的重量等于它所排開的水的重量?!睋Q句話說就是:“一個密度小于水的物體,用力使它下沉,就要克服一種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開的水的重量?!边@就是浮力定律,又稱阿基米德定律。這一定律,不僅僅對于水,對一切液體、氣體都適用。

阿基米德設(shè)計和制造成功了一種省力的提水機械:讓一個斜面繞在一根軸上,構(gòu)成一個類似現(xiàn)在的螺桿式的東西。螺桿置于一個兩端開口的圓筒內(nèi),一端裝有可使螺桿轉(zhuǎn)動的搖柄。這時,只要把圓筒的下端置于水中,再用力輕輕搖動螺桿,水就會沿著螺紋的斜面爬升,直到從圓筒的上端流出來。從此,這種機械被稱之為“阿基米德螺旋提水器”。為了保衛(wèi)祖國,他把自己的晚年全部獻給了抵御敵軍的器械的研究,先后研制成功投石機、回轉(zhuǎn)起重機等武器,一次又一次地打敗了羅馬軍隊的進攻。

由于阿基米德所發(fā)明的種種武器的威力,終使羅馬軍隊攻占敘拉古的意圖長期未能得逞。羅馬的海軍統(tǒng)帥馬塞拉斯在吃了多次敗仗以后,沮喪地說,阿基米德這個“幾何學妖怪”使我們出盡了洋相。

阿基米德用他的智慧照亮了蠻荒時代的天空,使文明的曙光照耀著歐洲大地。他像一個純真的孩童,沉醉在科學的翱翔中,渾然不受名利的影響,甚至連死亡的陰影也不能遮擋這種為科學而獻身的巨大喜悅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