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碏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1):石碏諫寵州吁
1個回答2023-11-26 05:21
《石碏諫寵州吁》出自《左傳》,故事發(fā)生的時間為魯隱公三年。

春秋時期, 衛(wèi)莊公 娶齊莊公之女為妻子,是為“莊姜”,美而無子。于是莊公又娶陳國女子,曰“厲媯”,生子卻早夭。而厲媯之妹戴媯為莊公生一子,是為“ 桓公 ”,莊姜視為己出。

同時,莊公的寵妾生有一子,名“ 州吁 ”。他受到寵愛,并且好弄兵器,但是莊公并不禁止他。

于是大夫 石碏 向莊公進諫,說是愛子就要教導他,不要讓他走上邪路。他向莊公提出了教子的“義方”,即“六順”(“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

奈何莊公不聽勸諫,仍對州吁放任自流。對于石碏而言,更要命的是他的兒子 石厚 跟州吁來往密切,臭味相投。

文章最后一句是“桓公立,乃老。”說的是桓公即位后,石碏告老辭官。當然,后來的事態(tài)發(fā)展惡劣,石碏并非真正的“告老”。

這篇文章的一個重要的主題是“教子”,到現(xiàn)在仍有其現(xiàn)實意義。

為人父母者,自然是愛自己的孩子,但這愛不應該是“溺愛”、“嬌寵”,還不對其加以正確的引導。偏偏莊公對州吁就是這樣的愛,乃至于州吁有恃無恐,“階之為禍”。

桓公即位后,州吁與石厚合謀,殺了桓公,篡位,但不足一年便“自作孽不可活”,最終還是被石碏除掉。除了除掉州吁,石碏大義滅親,亦除掉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境烧Z“大義滅親”就是這么來的?!?br/>
“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假如衛(wèi)莊公能像竇燕山那樣以“義方”教導自己的孩子,即便不能讓他揚名天下,也不至于落到弒君篡位,梟首落幕的下場吧。

后人有詩云:“ 教子須知有義方,養(yǎng)成驕佚必生殃。鄭莊克段天倫薄,猶勝桓侯束手亡。 ”除了對衛(wèi)莊公寵溺州吁的諷刺,還警醒為人父母者引以為戒!
石碏大義滅親的出處
1個回答2024-03-09 21:20

《石碏大義滅親》選自《春秋左傳》
《左傳》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公羊傳》、《谷梁傳》是從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釋《春秋》,而《左傳》則從豐富銷弊的歷史材料去詮釋《春秋》。唐劉知幾《史通》評論《左傳》時說:“其言簡而要,其事詳而博。”對研究春秋史和遠古史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左傳》敘事敢于直書不諱,揭示事情的真實面貌,全書有關戰(zhàn)爭的文字較多,這些文字翔實生動,如晉楚城濮之戰(zhàn)、秦晉郩之戰(zhàn)、齊晉鞌之戰(zhàn)、晉楚鄢陵之戰(zhàn),都有出色的敘述。善于敘事,講究謀篇布局,章法嚴謹,都是《左傳》的獨到之處。正因為如此,它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歷代注釋《左傳》的著作頗多,西晉大學者杜預撰《春秋經(jīng)傳集解》,把《春秋》與《左傳》合為一編。唐孔穎達遵循杜預注而為疏,成為歷史上最有影響的注釋之作。清洪亮吉撰《春秋左傳詁》、劉文淇撰《春秋左傳舊注疏證》、今人楊伯峻撰《春秋左傳注》,都是比較重要的注本。
《左槐派傳》相傳是虧明族春秋末期的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馬遷首先認為《左傳》是左丘明所寫,自劉向、裴骃、劉歆、桓譚、班固皆以《左傳》出于左丘明。唐朝的劉知幾《史通·六家》亦稱:“左傳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

古文觀止里的成語 什么觀止成語
1個回答2024-02-11 16:02
嘆為觀止
【拼音】:tàn wéi guān zhǐ
【釋義】:嘆:贊賞;觀止:看到這里就夠了。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同感于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br/>【例句】:這篇文章語言清新、流暢;讀后讓人~;連聲叫好。
嘆觀止矣
【拼音】:tàn guān zhǐ yǐ
【釋義】:用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吳國的季札在魯國看各種樂舞,看到舜時的樂舞,十分贊美,說:“觀止矣。
探觀止矣
【拼音】:tàn guān zhǐ yǐ
【釋義】:用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古文觀止的止是什么意思,觀止
2個回答2022-12-16 11:30
應該是停止的意思。
觀止,指看到這里就可以休止了。語出《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季札 ﹞見舞《韶箾》者,曰:‘……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古文觀止”和“嘆為觀止”中“觀止”什么意思,是不是一樣?
2個回答2022-11-29 11:37
觀止:看到這里就夠了?!肮盼挠^止”和“嘆為觀止”中“觀止”的意思是一樣的。
“古文觀止”中的觀止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2-12-19 10:18
觀止是"好極了"的意思。它是引用一個古人觀賞樂舞時發(fā)出的贊詞"觀止矣".
《古文觀止》中的“觀止”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2-12-13 19:16
1、古:古代
2、文:文章
3、觀:閱讀
4、止:截止,到此為止
5、古文觀止:截止到現(xiàn)在,最好的古文。
古文觀止中“觀止”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2-12-14 12:31
觀止:看到這里就可以休止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覺一切歌曲腔調(diào)俱出其下,以為觀止矣。--《明居湖居聽書》《古文觀止》
到底是嘆為觀止還是嘆為止觀?
1個回答2024-03-01 21:21
嘆為觀止。

沒有什么“嘆為止觀。”

嘆為觀止 ( tàn wéi guān zhǐ ) (褒詞)

解 釋 嘆:贊嘆;觀止:看到了止境。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高簡

出 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襄公滑備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br/>
用 法 連動式;本身是一動賓式短語,可充當句子的謂語部分;
注意點 如果句子主語是物或者是其他人,要在“嘆為觀止”前加“令(觀看的)人”,如果主語直接是觀看者,就不需信念毀要加。
示 例 1. 清·.王韜《淞隱漫錄·海外壯游》:“更佐以樂音燈影,光怪陸離,不可逼視。生撫掌稱奇,~?!?br/>2.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上海浦東經(jīng)濟發(fā)展日新月異,高樓林立,美麗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簡直讓人嘆為觀止。
3. 每一個舞姿都使人站栗,讓人嘆為觀止 。
4. 黃山的美景,令人嘆為觀止。

近義詞 拍案叫絕 擊節(jié)嘆賞
什么是止觀???
1個回答2023-01-29 23:18
佛教名詞。止,巴利語samatha,音譯作奢摩他;義為平靜,乃是心處于專一、不動、無煩惱、安寧的狀態(tài),亦即禪定的修行法門。
  觀,巴利語vipassanà,音譯作毗婆舍那;乃是直觀覺照一切名色法(身心現(xiàn)象)的無常、苦、無我本質(zhì),亦即智慧的修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