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成語比喻書法之妙入木三分?

2023-12-20 10:00

1個回答
入木三分
?
【拼音】
rù mù sān fēn 123
【含義】
相傳晉時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原形容書法的筆力極為強勁?,F(xiàn)比喻人的見解、議論、分析得深刻。
【用法】
用于褒義。
【示例】
① 徐鑄成《張恨水與劉云若》:“(劉云若)刻畫人物極生動,特別是描寫天津下層社會的生活,真可說是入木三分。”
② 姚錦《時間》:“他的生活閱歷深,在洶涌的文思中洋溢著詩情哲理,下筆左右逢源,勾畫人物常常栩栩如生、入木三分?!?br/>【出處】
唐·張懷瑾《書斷·王羲之》:“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br/>【近義詞】
① 鞭辟入里
② 力透紙背
【反義詞】
① 蜻蜓點水
② 一孔之見
【故事】
  王羲之字逸少,晉朝時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他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書法家,因為他曾經(jīng)做過右軍將軍,所以后人又稱他為王右軍。
  王羲之的書法,可以稱得上冠絕古今,他的字秀麗中透著蒼勁,柔和中帶著剛強,后代的許多書法家,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學習書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范本。現(xiàn)今在他留下來的書帖中最著名的有《蘭亭集序》、《黃庭經(jīng)》等。
  王羲之的字寫得這樣好,固然與他的天資有關(guān)系,但最重要的還是由于他的刻苦練習。他為了把字練好,無論休息還是走路、心里總是想著字體的結(jié)構(gòu),揣摩著字的架子和氣勢,而且不停地用手指頭在衣襟上劃著。所以時間久了,連身上的衣服也劃破了。
  他曾經(jīng)在池塘邊練習寫字,每次寫完,就在池塘里洗滌筆硯。時間一久,整個池塘的水都變黑了。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他在練習書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據(jù)說他很愛鵝,平時常常望著在河里戲水的鵝發(fā)呆,后來竟然從鵝的動作中領(lǐng)悟出運筆的原理,而對他的書法技藝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個道觀去玩,看到一群鵝非??蓯?,便要求道士賣給他。觀里的道士早就欽慕他的書法,便請他寫部《黃庭經(jīng)》作為交換。王羲之實在太喜歡那些鵝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給觀里寫了部《黃庭經(jīng)》,道士便把那些鵝都送給了他。
  還有一次,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時非常驚奇,王羲之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他贊嘆地說:“右軍將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相關(guān)問答
童話總能把我們帶入神奇美妙的情境改為比喻句.
1個回答2024-01-20 23:06
童話總能像一座時光機一樣把我們帶入神奇美妙的情境
入木三分用來比喻什么
3個回答2023-01-22 19:47
“入木三分”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筆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書法筆力強勁,也比喻見解、議論十分深刻透徹。
入木三分比喻什么
4個回答2023-03-28 14:36
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fā)現(xiàn)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F(xiàn)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動物的妙喻和好詞
1個回答2024-02-21 02:57
網(wǎng)上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 需要在好詞、好句、好段書上找
動物的妙喻
1個回答2024-03-01 22:27
變色龍--比喻見風使舵的人 中山狼---- 比喻忘恩負義的人 應聲蟲---- 比喻隨聲附和的人 孺子牛---- 比喻心甘情愿為人民大眾服務,無私奉獻的人。 千里馬----得才兼?zhèn)?大有...
全文
比喻,成語怎么妙用
1個回答2024-03-05 15:56
心如刀割~美若天仙~海市蜃樓~海枯石爛~天涯海角~福如東?!缁ㄋ朴瘛绯鲆晦H~似水年華~如魚得水~如虎添翼~如隔三秋
比喻,成語怎么妙用
1個回答2024-03-06 18:48
揮汗如雨, 愛財如命, 求賢若渴, 驕陽似火
動物的妙喻
1個回答2024-03-09 03:12
比喻當?shù)貜姍M誣賴、欺壓人民的壞人叫(地頭蛇) 比喻代人承擔過失的人叫(替罪羊) 膽小怕事,唯唯諾諾的人叫(老鼠) 比喻瞎了一只眼的人(含諧謔意),叫(獨眼龍) 比喻見風使舵的...
全文
動物的妙喻
1個回答2024-02-25 11:44
比喻失勢的壞人叫(落水狗) 比喻當?shù)貜姍M無賴、欺壓人民的壞人叫(地頭蛇) 膽小怕事、唯唯諾諾的人叫(應聲蟲) 比喻瞎了一只眼的人,叫(獨眼龍) 比喻見風使駝的人叫(變色龍) 比喻能勞動而不勞...
全文
世界奇妙的地方比喻句?
1個回答2024-02-11 16:52
1、童年像冬天的雪,潔白無瑕,一望無際 2、一陣風吹過,幾片枯黃的葉子飄落下來,落在地上,給大地鋪上金黃的地毯 3、滿天的黑云像妖魔一般在空中奔跑,使喚雷電和石頭似的雨點互相攻擊 4、欣賞了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