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愛國故事:朱德的扁擔

2024-01-04 21:47

1個回答
1928年冬日的一天,天剛麻麻亮,朱德軍長又帶領部分紅軍戰(zhàn)士和赤衛(wèi)隊員到寧岡龍市挑糧。

這天,朱軍長像往日一樣精神飽滿,穿著一身灰布軍裝,背著斗笠,扎著腰帶,打著綁腿,穿著草鞋下山去。來到龍市,戰(zhàn)士們有的用籮筐擔,有的'用口袋背;沒有工具的戰(zhàn)士索性脫下長褲,把褲口扎緊,把糧食裝滿兩條褲腿,往肩上一搭一樣方便。這樣,大家挑的挑、背的背,翻山越嶺,穿行在井岡山的蜿蜒山徑上。

那年,朱德軍長已經(jīng)40多歲了。他頭戴斗笠,挑著滿滿一擔糧和年輕的戰(zhàn)士們一道走著。大家想:朱軍長晚上忙著思考作戰(zhàn)大計,白天還要挑糧,這可會累壞他。他們商量一起到朱德軍長面前提“抗議”,勸他少挑些。朱軍長似乎看穿了大家的心思說:“同志們,今天我們來比比賽,看誰最先趕到黃洋界上的大槲樹那兒!”一聽說比賽,戰(zhàn)士們勁頭來了:“好啊!誰先到大槲樹誰是英雄!”一個戰(zhàn)士靈機一動說:“朱軍長,比賽可以,但有個條件?!敝燔婇L問:“什么條件?”戰(zhàn)士說:“你年紀大,不能挑那么多,分給我們一點?!敝燔婇L一聽,爽朗地笑起來了:“那可不行!”說著,挑起擔子就走了,留下了一陣笑聲。

中午時分,隊伍趕到黃洋界大槲樹下休息。黃洋界海拔1300多米,地勢險要雄偉,一邊是高山峻嶺,一邊是萬丈懸崖。這里云海翻涌時如一望無際的汪洋大海,故黃洋界又稱“汪洋界”。休息時戰(zhàn)士們議論開來了,七嘴八舌地說,勸也勸不住,講也講不過,怎么辦?最后大家叫一個機靈的小戰(zhàn)士把朱軍長的扁擔“偷”來藏起來了。戰(zhàn)士們認為這樣朱軍長可以休息了。那知道朱軍長砍來一根大毛竹,用柴刀做了一根又大又扎實的扁擔,并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大字,從此,他的扁擔再也沒人“偷”了。戰(zhàn)士們看到朱軍長大步流星走在山路上,滿臉是汗,軍裝濕透了,扁擔壓得彎彎,感動不已。這時,山道上響起一陣陣歌聲:

同志哥,扁擔閃閃亮,朱軍長帶頭挑糧上井岡;井岡兵強馬又壯,糧食充足裝滿倉;消滅白狗子,分田又分糧;保衛(wèi)根據(jù)地,人民得安康……
相關問答
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匆刂斓碌谋鈸?
3個回答2023-11-13 23:18
你好,因為朱德將軍特別的平易近人,很多事情都是親力親為,還喜歡幫助別人,一有空他就會幫助老百姓戰(zhàn)士們挑水,戰(zhàn)士們不一樣朱德將軍那么辛苦,能夠休息一下,所以將扁擔藏起來,希望可以讓他休息一下,希望我的回...
全文
朱德的扁擔講了什么事情?
1個回答2023-12-10 22:06
朱德的扁擔講的是: 1928年冬天,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面臨敵人的經(jīng)濟封鎖和軍事圍剿,糧食奇缺,紅四軍發(fā)起下山挑糧運動。 朱德作為紅四軍軍長,身先士卒,帶頭挑糧,每次都挑滿兩只籮筐,走在隊伍的前列。 ...
全文
名人愛國故事:朱德的扁擔
1個回答2024-01-04 14:30
1928年冬日的一天,天剛麻麻亮,朱德軍長又帶領部分紅軍戰(zhàn)士和赤衛(wèi)隊員到寧岡龍市挑糧。 這天,朱軍長像往日一樣精神飽滿,穿著一身灰布軍裝,背著斗笠,扎著腰帶,打著綁腿,穿著草鞋下山去。來到龍市,...
全文
朱德的扁擔告訴我們了一個什么道理?
2個回答2023-04-08 11:36
這篇文章告訴了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艱苦奮斗干,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要半途而廢,任何的成功都是通過艱苦奮斗著卓越的貢獻得到。
朱德的扁擔的資料38個字
1個回答2023-03-16 03:27
師付分業(yè)廠今天跑那么遠的地方
跪求小學課文《朱德的扁擔》
2個回答2023-11-25 22:30
要守住井岡山,粉碎敵人的圍攻,除了修筑五大哨口工事、安頓好重傷員修建紅軍醫(yī)院外,還有一宗大事就是要準備糧食??墒蔷畬?“人口不滿兩千,產(chǎn)谷不到萬擔”,糧很少,僅夠群眾自用,部隊要吃糧、儲糧,都得去山...
全文
朱德同志為什么要在自己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4個回答2023-11-24 04:58
因為當時有很多人不讓老朱挑擔,因為他公事繁忙,年齡又大,就把扁擔藏起來。所以他就在上面寫了這幾個字,不讓別人拿,自己堅持干活,與廣大士兵共患難。
經(jīng)典愛國故事:朱德的扁擔
1個回答2023-11-16 05:28
1928年冬日的一天,天剛麻麻亮,朱德軍長又帶領部分紅軍戰(zhàn)士和赤衛(wèi)隊員到寧岡龍市挑糧。 這天,朱軍長像往日一樣精神飽滿,穿著一身灰布軍裝,背著斗笠,扎著腰帶,打著綁腿,穿著草鞋下山去。來到龍市,戰(zhàn)...
全文
關于朱德扁擔被偷的故事
1個回答2023-12-28 09:41
井岡山“人口不滿兩千,產(chǎn)谷不到萬擔”,糧很少,僅夠群眾自用,部隊要吃糧、儲糧,都得去山下挑。因此,紅軍戰(zhàn)士在井岡山斗爭的那些日子里,“挑谷上坳”便成了部隊的一項經(jīng)常工作。 從井岡山...
全文